邀截 [yāo jié]
1. 阻拦袭击。
3. 指拦路抢劫。
邀截 引证解释
⒈ 阻拦袭击。
引《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单步负粮,经远深入,贼地多马,邀截无常。”
《周书·晋荡公护传》:“汝叔将兵邀截,吾及汝等,还得向营。”
《清史稿·邦交志二》:“里( 三元里 )民愤起,号召各乡壮勇,四面邀截, 英 兵死者二百餘。”
⒉ 指拦路抢劫。
引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一折:“将各处进贡,都邀截了。”
《西游记》第九七回:“又见行李沉重,白马快走,人心不足,故又来邀截。”
邀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喧诉释义:⒈谓混杂、纷繁的叙说或诉说。《南史·颜延之传》:“竣(颜竣)容貌严毅,庄(谢庄)风姿甚美,宾客喧诉,常欢笑答之。”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或行财贿,邀截喧诉,请令所由,切加收捉。”⒉谓大声陈诉,杂然相争。《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寿元年》:“今之选人,咸称觅举,奔竞相尚,諠诉无惭。”
- 2.
正奇释义:古代兵法术语。正,用兵常法(如对阵交锋);奇,用兵变法(如设计邀截、袭击)。
- 3.
连状释义:⒈接连上状。《晋书·外戚传·王蕴》:“﹝ 王藴 ﹞性平和,不抑寒素,每一官缺,求者十辈,藴 无所是非。时 简文帝 为 会稽王,辅政,藴 輒连状白之,曰:‘某人有地,某人有才。’务存进达,各随其方,故不得者无怨焉。”⒉连名告状。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行此策后,两市军人,富商大贾,或行财贿,邀截喧诉,请令所由切加收捉。如获头首,所在决杀;连状聚众人等,各决脊杖二十。”⒊指连名上状。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禁选人带京债许借料钱》:“今年三銓于远官,许连状相保,户部各保量加给料钱,衣食稍足,可责清廉。”
- 4.
遏截释义:邀截;拦截。
- 5.
遮要释义:拦截于要害之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王自 长安 出 斜谷,军遮要以临 汉中,遂至 阳平。”《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斜谷 道险,操 恐为 备 所邀截,先以军遮要害之处,乃进临 汉中。”清 叶申霭《题海州陈参戎治盐枭投械归农图》诗:“不耕而穫利万计,鹺船卤灶争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