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养 [xùn yǎng]
1. 抚养以求其顺服;安抚。
英[raise and train(animals); domestricate;]
驯养 引证解释
⒈ 饲养野生动物使逐渐驯服。
引《魏书·术艺传·刘灵助》:“灵助 驯养大鸟,称为己瑞,妄説图讖,言 刘氏 当王。”
《新唐书·西域传下·师子国》:“师子,能驯养师子,因以名国。”
秦牧 《艺海拾贝·菊花与金鱼》:“世界各国的人民,有的驯养金丝雀。”
⒉ 指驯服。
引唐 元稹 《训别致用》诗:“君今虎在匣,我亦鹰就羈,驯养保性命,安能奋殊姿。”
⒊ 安抚。
引《宋书·蔡兴宗传》:“况 安都 外据强地,密邇边关,考之国计,尤宜驯养。”
国语词典
驯养 [xùn yǎng]
⒈ 抚育、畜养。
引《文选·鲍照·舞鹤赋》:「守驯养于千龄,结长悲于万里。」
⒉ 安抚。
引《宋书·卷五十七·蔡廓传》:「况安都外据强地,密迩边关,考之国计,尤宜驯养。」
驯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仆牛释义:即服牛。 驯养之牛。
- 2.
仿野生释义:将人工驯养或培植的动植物,人为的放在野外自然生长。
- 3.
伏枥释义:⒈亦作“伏歷”。 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唐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⒉喻指养育。清 纳兰性德《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⒊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⒋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明 杨珽《龙膏记·
- 4.
传书鸽释义:即信鸽。经驯养可以传递书信的鸽子。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传书鸽》:“张九龄 少年时,家养羣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繫鸽足上。”许地山《银翎的使命》:“是谁那么不仔细,把人家的传书鸽子打死了。”参阅 唐 李肇《国史补》卷下、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
- 5.
四扰释义:指马、牛、羊、豕四种驯养的牲畜。
- 6.
孟戏释义:古代传说中驯养百禽的人物。
- 7.
家畜释义: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广义的家畜也包括家禽。
- 8.
家禽释义: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鸟类,如鸡、鸭、鹅等。
- 9.
御龙释义:复姓。相传 夏 时 刘累 学驯养龙以事 孔甲,赐姓 御龙氏。《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陶唐氏 既衰,其后有 刘累,学扰龙于 豢龙氏,以事 孔甲,能饮食之。夏后 嘉之,赐氏曰 御龙。”晋 陶潜《命子》诗:“御龙 勤 夏,豕韦 翼 商。”逯钦立 校注:“言 御龙 曾任职 夏 朝,豕韦 又辅佐 商 朝。《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 曰,昔 匄 之祖,自 虞 以上,为 陶唐氏,在 夏 为 御龙氏,在 商 为 豕韦氏,在 周 为 唐杜氏。”唐 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夏禹 之鼎,宝命集於 周 朝;
- 10.
扰畜释义:⒈驯服,驯养。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董父 ﹞乃扰畜龙,以服事 帝舜。”杜预 注:“扰,顺也。”⒉驯养禽兽。《楚辞·大招》:“曲屋步壛,宜扰畜只。”朱熹 集注:“扰畜,驯养禽兽也。”
- 11.
梁鸯释义:周宣王 时驯养鸟兽的能手。
- 12.
灵性释义:⒈指人的天赋的智慧;聪明才智:他具有当导演的灵性。 ⒉指动物经过人的驯养、训练而具有的智慧:那匹马很有灵性,知道主人受了伤,就驮着他往回跑。
- 13.
苍鹰释义:鸟类。雄鸟体长约50厘米。除头部为黑色外,上体其余部分主要为苍灰色。下体灰白,并密布暗灰色横斑。栖息于山林,捕食野兔、野鼠等。幼鸟经驯养可供狩猎用。
- 14.
训养释义:⒈训教养育。⒉驯养。
- 15.
豢扰释义:犹驯养。 《宋史·乐志十二》:“欲豢扰兮,无 董 与 刘。”明 冯琦《宋史纪事本末·花石纲之役》:“独念四方所贡珍禽之在圃者,不能尽驯。有市人 薛翁,素以豢扰为优场戏,请於 童,愿役其间。许之。”
- 16.
貉隶释义:司寇的属官,掌驯养猛兽之事。 因从东北方少数民族俘虏中选任,故称。
- 17.
贴鸡释义:谓驯养斗鸡。
- 18.
闽隶释义:周 代掌管驯养鸟的小官。
- 19.
雉媒释义:为猎人所驯养用以诱捕野雉的雉。
- 20.
露白地牛释义:驯养日久听人役使的耕牛。佛教用以比喻皈依佛法者。《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安 在 潙山,三十年来,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牵出;若犯入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箇露白地牛,常在人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趂亦不去也。”亦作“露地白牛”。宋 黄庭坚《作浩然词赠何造诚》:“无钩狂象听人语,露地白牛看月斜。”亦省作“露地牛”。宋 朱熹《借韵呈府判张文既以奉箴且求教药》:“飞腾莫羡摩天鵠,纯熟须参露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