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shì,(1) 解说,说明。【组词】:解释。注释。释文。释义。(2) 消除,消散。【组词】:释疑。释怨。涣然冰释(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3) 放开,放下。【组词】:释放。保释。手不释卷。(4)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组词】:释氏。释教。释子(和尚)。释藏(zàng )(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释典。
juàn juǎn,(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组词】:长卷。画卷。手卷。(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组词】: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3) 考试用的纸。【组词】:试卷。(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组词】:案卷。(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组词】:卷尺。卷帘子。(2) 裹挟带动。【组词】:卷入。卷扬。(3)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组词】:烟卷儿。纸卷儿。
1. 卷:古代指抄写的卷帙,即书籍。手中一直拿着书籍片刻不放。形容勤勉好学或读书入迷。
英[be very studious; with a book always in hand;]
⒈ 手执书本没有放下的时候。形容勤读不倦。
引《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 文帝 ﹞博闻彊识,才艺兼该”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宋书·沉攸之传》:“攸之 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諳忆。”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四:“习吉 好学,有笔述,虽马上军前,手不释卷。”
鲁迅 《而已集·读书杂谈》:“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⒈ 手中总是拿著书卷。比喻勤奋好学。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虽在军旅,手不释卷。」也作「手不辍卷」。
引《文明小史·第八回》:「他本是手不释卷的人,到了此时,甚觉无聊得很。」
1.他是个书呆子,整天手不释卷。
2.他是那么酷爱读书,你总是可以看到他手不释卷。
3.在捷运车上,看到许多人都手不释卷,自己却整日好闲,心中不免感到非常惭愧。
4.妈妈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整天手不释卷地朗读着课文。
5.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
6.我们要学习他虚心好学,手不释卷的好习惯。
7.他看小说时就会手不释卷,但对教科书却兴趣缺缺。
8.小明每天都是专心致志地学习,读书更是手不释卷,所以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因为成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
9.他一生酷爱读书,就是躺在病恫上,仍旧手不释卷。
10.世臣家贫嗜学,少年时养鸭为生,在田里放鸭期间,经常手不释卷,边放鸭,边读书。
11.在捷运车上,看到许多人都手不释卷,自己却整日好閒,心中不免感到非常惭愧。
12.这名男子从小酷爱读书热爱学习,经常手不释卷。
13.同学们求学,绝不能一曝十寒,必须手不释卷,才能成功。
14.他一生酷爱读书,就是躺在病床上,仍旧手不释卷。
15.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
16.这位老教授从早到晚手不释卷,天天如此。
17.爱看书的哥哥整天手不释卷。
18.这位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一天到晚总是手不释卷。
19.不管是工作间隙还是茶余饭后,玲玲总是手不释卷,所以她的知识面很广,知道的东西很多。
20.那怕在公园里,他依然手不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