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浔阳 浔阳的意思
xúnyáng

浔阳

简体浔阳
繁体潯陽
拼音xún yáng
注音ㄒㄩㄣˊ ㄧ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ún,(1) 水边深处。【组词】:江浔。(2) 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别称。

yáng,(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例句】: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组词】: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例句】: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组词】:阳春。(6) 外露的,明显的。【组词】:阳沟。阳奉阴违。(7) 凸出的。【组词】:阳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例句】: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9) 带正电的。【组词】:阳极。阳电。阳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组词】:阳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基本含义

浔阳是一个地名,指的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城区,也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浔阳的意思

浔阳 [xún yáng]

1. 江名。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

浔阳 引证解释

⒈ 江名。 长江 流经 江西省 九江市 北的一段。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潯阳 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明 李梦阳 《浮江》诗:“万古滔滔意, 潯阳 更向东。”
清 赵翼 《庐山纪游》诗:“广陵 涛接 潯阳 涛,夜梦五老来相招。”


浔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隐释义:⒈南朝宋周续之、刘遗民、陶渊明皆不应征命,号浔阳三隐。⒉南朝梁刘訏、阮孝绪、刘歊皆不仕,时都下谓之三隐。
    • 2.
      军城释义:唐 代设兵戍守的城镇。 唐 白居易《浔阳宴别》诗:“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间。”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李琢 后镇是邦,用法太酷,军城远出,而属南蛮,六七年间,劳动兵役。”
    • 3.
      南陵释义:⒈南边的陵墓。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 人御师必於 殽,殽 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 之墓也;其北陵,文王 之所避风雨也。”⒉专指 汉 代 薄姬 之陵。《三辅黄图·陵墓》:“文帝 母 薄姬 南陵 在 霸陵 南,故曰 南陵。”⒊指 南陵戍。晋 置,故城在今 安徽省 繁昌县 西北。南朝 梁 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今旦入芦洲。”
    • 4.
      大斗释义:⒈酌酒的长柄勺。 《诗·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耇。”毛 传:“大斗,长三尺也。”孔颖达 疏:“长三尺,谓其柄也……此盖从大器挹之以樽,用此勺耳。”宋 黄庭坚《次苏子瞻和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诗韵》:“我病二十年,大斗久不覆。”⒉容量较大的斗。《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田釐子乞 事 齐景公 为大夫,其收赋税於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於民,而 景公 弗禁。”《汉书·货殖传》:“荅布皮革千石,黍千大斗。”颜师古 注:“大斗者,异於量米粟之斗也。今俗犹有大量。”《旧唐书·食货志上》:“三升为大升
    • 5.
      春江花月夜释义:⒈中国民族器乐合奏曲。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会员柳尧章、郑觐文根据琵琶曲《浔阳夜月》改编。⒉中国民族管弦乐曲。秦鹏章、罗忠镕改编。
    • 6.
      柴桑释义:⒈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东汉 末,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隋 废。晋 郭璞《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沦餘波乎 柴桑。”⒉借指 晋 陶潜。因其故里在 柴桑,故称。清 钱谦益《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陈三立《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⒊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 7.
      柴桑伦释义:晋 陶潜 隐居 浔阳 柴桑,一生酷爱菊,后因谓爱菊的高雅之人为“柴桑伦”。
    • 8.
      浔阳三隐释义:指 晋 周续之、刘遗民、陶潜。因三人皆隐居 浔阳,故称。
    • 9.
      浔阳田释义:晋 陶潜 等隐居 浔阳,因以“潯阳田”指隐居之地。
    • 10.
      湓口释义:古城名。 以地当 湓水 入 长江 口而得名。汉 初 灌婴 始筑此城。故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后改名 湓城,唐 初又改 浔阳。为沿 江 镇守要地。唐 曹松《九江送方干归镜湖》诗:“客路抛 湓口,家林入镜中。”
    • 11.
      瑟瑟有声释义: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12.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释义: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 穅,同“糠”。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榮期 俱爲 簡文 所要,范 年大而位小,王 年小而位大,將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 遂在 范 後。王 因謂曰:‘簸之揚之,穅粃在前。’范 曰:‘洮之汰之,沙礫在後。’”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二刻拍案惊奇>原序》:“亦曰‘簸之揚之,糠粃在前’云爾。”亦省作“簸揚糠粃”。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书》:“兒曹徼時厚幸,並登仕版,而 懋修 又躐居文孫之首,簸揚糠粃,殊爲
    • 13.
      絶目释义:犹极目。尽目力之所及。南朝 宋 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絶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唐 张九龄《湘中作》诗:“湘 流绕 南岳,絶目转青青。”
    • 14.
      越乡释义:远离故乡。《左传·襄公十五年》:“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南朝 宋 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谁令乏古节,貽此越乡忧。”唐 王勃《他乡叙兴》诗:“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宋 陈师道《寄潭州张芸叟》诗之一:“孰知为郡乐,莫作越乡忧。”
    • 15.
      陶渊明释义:(约365—427)东晋诗人。 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做过参军、彭泽令等小官,后隐退躬耕。写了大量田园诗,描写田园风光,表现不愿同流合污、向往太平社会的情思。其诗朴素自然而又含蓄淳厚。散文也有很高的成就。有《陶渊明集》。
    • 16.
      鹊洲释义:在今 安徽 铜陵 至 繁昌 长江 中。 鹊头 为 铜陵 西南 鹊头山,鹊尾 为 繁昌 东北 三山。西对 无为,为 江 流险要之处。《太平御览》卷三四引 晋 张僧鉴《浔阳记》:“鹊洲 在县北。”《通典·州郡十一》:“梁 置 南陵郡,陈 置 北江州,有 鹊洲 ……《左传》昭公 五年 楚 败 吴 於 鹊岸,即此也。”

浔阳(xuny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浔阳是什么意思 浔阳读音 怎么读 浔阳,拼音是xún yáng,浔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浔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