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口 大口的意思
kǒu

大口

简体大口
繁体
拼音dà kǒu
注音ㄉㄚˋ ㄎ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基本含义

形容说话声音大、声音高亢。

大口的意思

大口 [dà kǒu]

1. 大嘴。

[ big mouth; ]

2. 大话。

[ boast; ]

3. 户口中的成年人。

[ adult member of a household; ]

大口 引证解释

⒈ 嘴大。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兄 策 既定诸郡,时 权 年十五”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坚 为 下邳 丞时, 权 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

⒉ 大话。

《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尔一身在吾计中,不能自保,何须説大口也。”
《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打礼社》:“太平军一来,他们立了局子,又添了一群喽啰,夸起大口来:‘小小 礼社,赛如 常州。’”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不料这大口竟夸得无影无踪。”

⒊ 户口中的成年人。

《元史·唐仁祖传》:“昔籍之小口,今已大矣,可偕以大口给之。”


国语词典

大口 [dà kǒu]

⒈ 大嘴。

《三国演义·第二九回》:「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⒉ 张大嘴巴。

《红楼梦·第二〇回》:「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


大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相近释义:⒈近似;差不多:年岁相近。 情况相近。⒉彼此距离近:住所相近。

大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吧释义:同“下巴”。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好大口也,弔了下吧。”
    • 2.
      侈口释义:⒈大口。⒉饶舌,多嘴。⒊夸口;大言。
    • 3.
      入褚释义:春秋 时,晋 将 荀罃 被 楚 所俘,郑国 一位商人打算把 荀罃 藏在大口袋中带出 楚国。后因谓战败被俘受屈为“入褚”。褚,装衣物所用之囊。见《左传·成公三年》。《陈书·吴明彻传》:“方欲息驾 阴山,解鞍 澣海,既而师出已老,数亦终奇,不就结缨之功,无辞入褚之屈。”
    • 4.
      冰瓶释义:大口的保温瓶,通常用来盛冰棍儿等冷食。见〖保温瓶〗。
    • 5.
      参镂释义:亦作“参漏”。三孔。《竹书纪年》卷上:“﹝ 帝禹 ﹞母曰 脩己 ……背剖而生 禹 於石纽。虎鼻大口,两耳参鏤。”《淮南子·脩务训》:“禹 耳参漏,是谓大通。”高诱 注:“参,三;漏,穴也。”《宋书·符瑞志上》:“﹝ 禹 ﹞虎鼻大口,两耳参鏤。”
    • 6.
      吸溜释义:往嘴或鼻子里吸(气体、液体等)并发出响声:吸溜了一下鼻子。他端起一碗粥,使劲地吸溜了一大口。
    • 7.
      呀口释义:张大口。
    • 8.
      呵欠连天释义:⒈呵欠:困倦时往往情不自禁地张开大口吸气的现象。 不断的打哈欠。⒉形容尚未睡醒。⒊比喻非常疲倦的样子。亦作“哈气连天”。
    • 9.
      咕咚释义:形容重东西落下或大口喝水的声音:大石头咕咚一声掉到水里去了。他拿起啤酒瓶,对着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
    • 10.
      咕嗒释义:象声词。 大口喝水或酒的声音。
    • 11.
      咕嘟释义:⒈形容液体沸腾、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的声音:锅里的粥咕嘟咕嘟响。泉水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小刘端起一碗水,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⒉长时间煮:把海带咕嘟烂了再吃。⒊(嘴)撅着;鼓起:他生气了,咕嘟着嘴半天不说话。
    • 12.
      咕噔释义:象声词,重物落下或大口喝水的声音。
    • 13.
      喘气释义:⒈呼吸;深呼吸:累得大口喘气。跑得喘不过气来。⒉指紧张活动中的短时休息:忙了半天,也该喘喘气儿了。
    • 14.
      噫风释义:喻大口吹气。
    • 15.
      大嚼释义:大口咬嚼。
    • 16.
      大饮长歠释义:歠:吸,喝。大口大口地喝。
    • 17.
      小口释义:⒈未成年的人。《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自今已后,不与县官战斗而自以亲附送生口者,皆与赎直,縑人四十匹,小口半之。”《元史·唐仁祖传》:“昔籍之小口,今已大矣,可偕以大口给之。”《糊涂世界》卷九:“户口查完,开了局子,照票支米,大口一升,小口半升。”⒉小嘴巴。旧时常用来指美女的嘴。《镜花缘》第十六回:“里面有两个女学生……面貌虽黑,但弯弯两道朱眉,盈盈一双秀目,再衬着万缕青丝,樱桃小口。”⒊出入口之小者;容器口之小者;大水支流的入口。《初学记》卷六引《淮南子》:“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晋 陶潜《桃花
    • 18.
      战列舰释义:一种装备大口径火炮和厚装甲的大型军舰,主要用于远洋战斗活动,因炮战时排成单纵队的战列线而得名。20世纪初期曾是海战的主力。
    • 19.
      放饭流歠释义:歠: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
    • 20.
      方颐释义:方形的面颊。 古人以为贵相。《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时 权 年十五”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江表传》:“权 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 异之,以为有贵象。”《南史·梁纪下·简文帝》:“﹝帝﹞器宇宽弘,未尝见喜愠色,尊严若神,方颐丰下,鬚鬢如画。”《南史·梁纪下·乐蔼传》:“﹝ 蔼 ﹞方颐隆準,举动醖藉。”

大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吧释义:同“下巴”。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好大口也,弔了下吧。”
    • 2.
      侈口释义:⒈大口。⒉饶舌,多嘴。⒊夸口;大言。
    • 3.
      入褚释义:春秋 时,晋 将 荀罃 被 楚 所俘,郑国 一位商人打算把 荀罃 藏在大口袋中带出 楚国。后因谓战败被俘受屈为“入褚”。褚,装衣物所用之囊。见《左传·成公三年》。《陈书·吴明彻传》:“方欲息驾 阴山,解鞍 澣海,既而师出已老,数亦终奇,不就结缨之功,无辞入褚之屈。”
    • 4.
      冰瓶释义:大口的保温瓶,通常用来盛冰棍儿等冷食。见〖保温瓶〗。
    • 5.
      参镂释义:亦作“参漏”。三孔。《竹书纪年》卷上:“﹝ 帝禹 ﹞母曰 脩己 ……背剖而生 禹 於石纽。虎鼻大口,两耳参鏤。”《淮南子·脩务训》:“禹 耳参漏,是谓大通。”高诱 注:“参,三;漏,穴也。”《宋书·符瑞志上》:“﹝ 禹 ﹞虎鼻大口,两耳参鏤。”
    • 6.
      吸溜释义:往嘴或鼻子里吸(气体、液体等)并发出响声:吸溜了一下鼻子。他端起一碗粥,使劲地吸溜了一大口。
    • 7.
      呀口释义:张大口。
    • 8.
      呵欠连天释义:⒈呵欠:困倦时往往情不自禁地张开大口吸气的现象。 不断的打哈欠。⒉形容尚未睡醒。⒊比喻非常疲倦的样子。亦作“哈气连天”。
    • 9.
      咕咚释义:形容重东西落下或大口喝水的声音:大石头咕咚一声掉到水里去了。他拿起啤酒瓶,对着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
    • 10.
      咕嗒释义:象声词。 大口喝水或酒的声音。
    • 11.
      咕嘟释义:⒈形容液体沸腾、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的声音:锅里的粥咕嘟咕嘟响。泉水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小刘端起一碗水,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⒉长时间煮:把海带咕嘟烂了再吃。⒊(嘴)撅着;鼓起:他生气了,咕嘟着嘴半天不说话。
    • 12.
      咕噔释义:象声词,重物落下或大口喝水的声音。
    • 13.
      喘气释义:⒈呼吸;深呼吸:累得大口喘气。跑得喘不过气来。⒉指紧张活动中的短时休息:忙了半天,也该喘喘气儿了。
    • 14.
      噫风释义:喻大口吹气。
    • 15.
      大嚼释义:大口咬嚼。
    • 16.
      大饮长歠释义:歠:吸,喝。大口大口地喝。
    • 17.
      小口释义:⒈未成年的人。《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自今已后,不与县官战斗而自以亲附送生口者,皆与赎直,縑人四十匹,小口半之。”《元史·唐仁祖传》:“昔籍之小口,今已大矣,可偕以大口给之。”《糊涂世界》卷九:“户口查完,开了局子,照票支米,大口一升,小口半升。”⒉小嘴巴。旧时常用来指美女的嘴。《镜花缘》第十六回:“里面有两个女学生……面貌虽黑,但弯弯两道朱眉,盈盈一双秀目,再衬着万缕青丝,樱桃小口。”⒊出入口之小者;容器口之小者;大水支流的入口。《初学记》卷六引《淮南子》:“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晋 陶潜《桃花
    • 18.
      战列舰释义:一种装备大口径火炮和厚装甲的大型军舰,主要用于远洋战斗活动,因炮战时排成单纵队的战列线而得名。20世纪初期曾是海战的主力。
    • 19.
      放饭流歠释义:歠: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
    • 20.
      方颐释义:方形的面颊。 古人以为贵相。《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时 权 年十五”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江表传》:“权 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 异之,以为有贵象。”《南史·梁纪下·简文帝》:“﹝帝﹞器宇宽弘,未尝见喜愠色,尊严若神,方颐丰下,鬚鬢如画。”《南史·梁纪下·乐蔼传》:“﹝ 蔼 ﹞方颐隆準,举动醖藉。”

大口造句

1.这只大口袋鼓鼓囊囊的,不知道里面都装了些什么。

2.这时他如释重负,大口大口地呼吸着。

3.小竹笋,真可爱,用劲摇着尖脑袋。仰起脸蛋张开嘴,大口大口喝雨水。肚子饱了脚一登,摇摇身体钻出来。

4.一列美人蕉,盛开着红色、黄色而带着黑斑的大朵的花,正伸张了大口,向着灿烂的春光微笑。

5.北风撅着嘴,对着人间大口大口的吹着冷气。

6.鹰那魔鬼瞪着铜铃般的眼睛,张开山洞似的血盆大口,凶狠地向我扑来。

7.小狗坐在门口大口大口的啃着手中的骨头。

8.小兔捧起草,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的可香了。

9.冬风可有点不高兴了,它气鼓鼓的向他们使劲吹了一大口气,吓得那两人赶集搂紧自己身上的衣服。

10.冲动会使人性丧,禽兽不如丧天良。冲动是只吃人狼,血盆大口把人伤。冲动是条眼镜蛇,毒性直透人心窝。

11.武松一把抓起酒坛,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12.大堤被洪水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13.台阶两旁立着一对栩栩如生的狮子,张着大口,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威武雄壮,像是两个站岗的卫兵。

14.连日的干旱,使河床裂出了大口子。

15.被子划开了一个大口子,白花花的棉絮露出来了。

16.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

大口(dak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口是什么意思 大口读音 怎么读 大口,拼音是dà kǒu,大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