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主吏 主吏的意思
zhǔ

主吏

简体主吏
繁体
拼音zhǔ lì
注音ㄓㄨˇ ㄌ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lì,(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组词】:吏治。官吏。(2) 旧指小公务员。【组词】: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基本含义

指官吏中的主要领导者或负责人。

主吏的意思

主吏 [zhǔ lì]

1. 秦汉郡县地方官的属吏。

主吏 引证解释

⒈ 秦 汉 郡县地方官的属吏。参见“功曹”。

《史记·高祖本纪》:“沛 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
裴骃 集解引 孟康 曰:“主吏,功曹也。”
清 洪颐煊 《读书丛录·都吏》:“汉 制太守属官……内事考课迁除,皆功曹主之,故称主吏。”


主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候长释义:斥候之长。 汉 代边境主管侦察、报警的官员。《居延汉简甲编》第七一四片:“吞远 候长一,主吏七人,卒十八人。”郭沫若《奴隶制时代·汉代政权严重打击奴隶主》引 居延汉 简:“候长 觻得 广昌里 公乘 礼忠 年卅。”郭沫若 注:“‘候长’是斥候之长。”
    • 2.
      受纳释义:⒈受取;容纳。 《后汉书·宦者传·侯览》:“桓帝 初为中常侍,以佞猾进,倚埶贪放,受纳货遗以巨万计。”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后唐 明宗 尝入仓观受纳,主吏惧责其多取,乃故为轻量。”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九》:“所有‘彼’与‘丈夫’的心中,便都是这‘圣武’的产生所,受纳所。”⒉接受贿赂。《北史·崔光传》:“光 弟 敬友,本州从事。颇有受纳,御史案之,乃与守者俱逃。”《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二年》:“祚(于祚)颇有受纳。怀(源怀)将入镇,祚 郊迎道左,怀 不与语,即劾奏免官。”
    • 3.
      吐车茵释义:《汉书·丙吉传》:“吉 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 吉 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 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復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后因谓醉后过失为“吐车茵”。
    • 4.
      调选释义:⒈选官调职。《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 陇西 都尉”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调选。”唐 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去年,愈 从调选,本欲携持同行。”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有从子 申甫 自 江 淮 来调选,因告主吏曰:‘但得官便出城即可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但彼是 餘干 县尉 王立 调选流落。”⒉调动挑选。明 郎瑛《七修续稿·义理·近日军》:“守敌者非召募之土著百姓,则调选别省兵勇,故见戮於贼也。”柳琴戏《状元打更》第六场:“[ 王进:]各路兵马听你号令,满朝文武任你
    • 5.
      车上吐茵释义:典出《汉书·丙吉传》:“吉 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 吉 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 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復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后以“车上吐茵”指醉饱之失。宋 黄庭坚《思亲汝州作》诗:“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主吏(zhu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主吏是什么意思 主吏读音 怎么读 主吏,拼音是zhǔ lì,主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主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