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除官 除官的意思
chúguān

除官

简体除官
繁体
拼音chú guān
注音ㄔㄨˊ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ú,(1) 去掉。【组词】:除害。除名。除根。铲除。废除。排除。除暴安良。(2) 改变,变换。【例句】:岁除(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3) 不计算在内。【组词】:除非。除外。(4)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组词】:除法。(5) 台阶。【组词】:阶除。庭除。(6) 任命官职。【例句】:除拜(授官)。除授。除书(授官的诏令)。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基本含义

指罢免官职,解除官员职务。

除官的意思

除官 [chú guān]

1. 授官。

3. 免官。

除官 引证解释

⒈ 授官。参见“除拜”。

唐 黄滔 《寓题》诗:“纷纷墨勅除官日,处处红旗打贼时。”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内外制,凡草制除官,自给諫待制以上,皆有润笔物。”

⒉ 免官。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輒不敢用。一或犯之,暗行黜落,士大夫除官。”


除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乳媪讥释义:《宋书·何承天传》:“﹝ 承天 ﹞除著作佐郎,撰国史。承天 年已老,而诸佐郎并名家少年。潁州 荀伯子 謿之,常呼为嬭母。”后因谓年老除官,见讥于同僚为“乳媪讥”。宋 陈师道《除官》诗:“肯復金根繆,寧辞乳媪讥。”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后山居士》:“头童齿豁,敢辞乳媪之讥。”亦作“乳嫗讥”。清 梁章鉅《称谓录》卷二引《古今诗话》:“头童齿豁,敢辞乳嫗之讥。”
    • 2.
      免罢释义:罢免,谓解除官职。
    • 3.
      全福远祸释义:远:避开。旧时做官得意时,为免除官场勾心斗角的祸患而及时引退,以保全既得利益。比喻保全已得的幸福,避开祸患。
    • 4.
      削爵释义:革除官爵。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皆免官削爵为士伍。”《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严嵩 见圣怒不测,一时不及救护,到底亏他於中调停,止於削爵为民。”清 叶廷琯《吹网录·<虞山妖乱志>撰人》:“抚寧侯 朱国弼 者,故靖难功臣苗裔也…… 崇禎 十一年正月削爵。”
    • 5.
      受黜释义:被免除官职。
    • 6.
      官罢释义:解除官职;听凭官方断结。
    • 7.
      废锢释义:革除官职,终身不再录用。
    • 8.
      廷除释义:⒈宫廷的台阶,泛指朝廷。《旧唐书·玄宗纪赞》:“开元 握图,永鉴前车。景气融朗,昏氛涤除。政纔勤倦,妖集廷除。”⒉指朝廷任命官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上时年十四,专事游戏,政事一委 令孜,呼为‘阿父’,廷除官职,不復关白。”
    • 9.
      披诉释义:陈诉。 《北史·杨播传》:“至州借人田,为御史 王基 所劾,除官爵,卒于家。子 侃 等停柩不葬,披诉积年。”唐 李德裕《赐党项敕书》:“诸部怀寃而有所披诉。”宋 苏轼《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秋税内 定州 只放二分,自臣到任后,累有人户披诉乞倚阁。”清 吴伟业《木棉吟》:“道畔相逢吏瞋怒,卖花何不完租赋。老翁仰首前致词,足不能行口披诉。”
    • 10.
      掣签释义:⒈见“掣籤”。⒉亦作“掣签”。抽签。削竹为签,配以标志或词语,抽取其中一根或若干根,用以决定先后次序或占吉凶。《元典章新集·户部·盐课》:“外江客旅拈卷掣籤,挨次过岸。”⒊特指 明 代后期沿袭至 清 的吏部选授迁除官吏的方法。《明史·孙丕扬传》:“﹝ 万历 ﹞二十二年拜吏部尚书。丕扬 挺劲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謁,乃创为掣籤法,大选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一时选人盛称无私,然銓政自是一大变矣。”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刺史新闻》:“有 云南 刘某 入京謁选……未一年,掣籤得县丞,
    • 11.
      斜封宫释义:唐中宗 时,韦后 及 太平、安乐、长宁 等公主皆依势用事,贪贿受赇,别于侧门降墨敕,斜封付中书授官,号“斜封官”。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景龙 中,多於侧门降墨勅斜封,以授人官爵,时人号为‘斜封官’。”《新唐书·辛替否传》:“睿宗 立,罢斜封官千餘人,俄詔復之。”《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安乐、长寧公主 及皇后妹……皆依势用事,请謁受賕,虽屠沽臧获,用钱三十万,则别降墨勅除官,斜封付中书,时人谓之‘斜封官’。”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她们大卖官职,不论什么人,只要出钱
    • 12.
      榷场释义:宋、辽、金、元 时在边境所设的同邻国互市的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外,商人需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方能交易。宋 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臣闻 河 北榷场,禁出文书,其法甚严,徒以 契丹 故也。”《金史·食货志五》:“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而 宋 之南渡,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 金国 博易,三处榷场,其岁入百餘万緡。”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宋 金 战争停止时,双方都在 淮河 沿岸及西部边地设立贸易的市场,称为‘榷场
    • 13.
      江垠释义:亦作“江圻”。江边。唐 王勃《采莲赋》:“雾静江垠,气恬海漠。”唐 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故人辞礼闈,旌节镇江圻。”此指江边城市。
    • 14.
      癈痼释义:谓罢斥禁锢。指革除官职,不再录用。痼,通“錮”。
    • 15.
      罢官释义:解除官职:上任不久由于渎职被罢了官。
    • 16.
      衰暮释义:亦作“衰莫”。 迟暮。比喻晚年。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四:“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唐 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明 刘基《漫成》诗之八:“良辰不再得,衰莫欲如何?”清 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閔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
    • 17.
      褫削释义:谓革除官职。
    • 18.
      褫剥释义:⒈犹剥夺。 ⒉谓革除官职。
    • 19.
      褫官释义:革除官职。
    • 20.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释义: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除官(chu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除官是什么意思 除官读音 怎么读 除官,拼音是chú guān,除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除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