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官 [chū guān]
1. 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
例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be transferred to hold a local post from central post;]
出官 引证解释
⒈ 离开京城到外地做官。
引五代 齐己 《荆州贯休大师旧房》诗:“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王维 为大乐丞,被人嗾令舞黄狮子,坐是出官。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后辈慎之。”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出官》:“医学出官,则补医职。”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十一:“萧实斋 观察以翰林出官 山左。”
国语词典
出官 [chū guān]
⒈ 离开京师,前往外地做官。
引唐·白居易〈琵琶行·序〉:「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唐·齐己〈荆州贯休大师旧房〉诗:「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
⒉ 到法庭打官司或做证人。
引《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不想有十数个徒弟徒孙们,在那里看出官,见师父被打,齐赶向前推翻了那老儿,挥拳便打。」
出官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削职释义:免职。
- 2.
致仕释义:⒈ 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而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⒉亦作致事大夫七十而致事。--《礼记.曲礼上》
- 3.
罢黜释义:⒈贬低并排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⒉免除(官职)。
- 4.
出任释义:出来担任(某种职位):出任要职。出任驻外使节。
出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久滞释义:⒈长太弃置。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正始 九年举秀才”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欲令明主不独治,逸才不久滞。”⒉长久积存。《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唐 孔颖达 疏:“以官有畜积,恐其久而腐败,所以紓出官粟之畜积久滞者,待秋收然后取民新穀以纳官也。”⒊长久滞留。唐 顾况《游子吟》:“游子悲久滞,浮云鬱东岑。”《说岳全传》第七九回:“幽魂久滞,忠节应旌。”
- 2.
交印释义:交出官印,谓卸职。
- 3.
出官释义: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4.
土空释义:土窟。 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五:“有 张师雄 者,西京 人,好以甘言悦人,晚年尤甚。洛中 号曰 蜜翁翁。出官在边郡,一夕贼马至界上,忽城中失 雄 所在。至晓方见 师雄 重衣披裘,伏於土窟中,已痴矣。西人呼土窟为空。寻为人改旧诗以嘲曰:‘昨夜阴山吼贼风,帐中惊起 蜜翁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著皮裘入土空。’”宋 范成大《范阳驿》诗:“邮亭偪仄但宜冬,恰似披裘坐土空。”
- 5.
官宦世家释义:官:就是做官。宦:是指资深官员或者是有承袭的官员。所谓的官宦世家就是指家中历代出官员的家庭。
- 6.
官差释义:⒈官府的公务:出官差。 ⒉官府的差役。
- 7.
戢鳞委翅释义: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
- 8.
戢鳞委翼释义: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同“戢鳞潜翼”。
- 9.
戢鳞潜翼释义:戢:收敛;潜:隐居。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
- 10.
榷场局释义:管理榷场事务的官署。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香药库使 高唐、张逊 建议,请置榷场局,大出官库香药、寳货,稍增其价,许商人入金帛买之,岁可得钱三十万贯,以济国用,使外国物有所泄。”参见“榷场”。
- 11.
正役释义:⒈明 代赋役制度之一。 即里甲法。《德化县志·役法》:“国朝役制:一里十甲,挨次轮差。有正役,谓之里甲,有泛役,谓之均徭。正役,凡十家为甲,别推有产力者为之长,一里之地,为十甲者共一百一十家,循环应役。催办钱粮,勾摄公事,及出办上供物料。”《赤县新志》:“里,每十户甲首一名,岁轮一户应役,十年而周,谓之正役,谓之递年……旧例,止令输纳物料,供给差使而已。今则百凡官府所需,悉出於此。”明 黄绾《明道篇》卷四:“每岁正役轮该里长一人出官应役,管摄一里之事。”⒉旧时兵役制之一。民国 二十二年公布之兵役法规定:现
- 12.
母钱释义: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南方有虫,……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 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復飞归,轮转无已。”后因以“母钱”指用来增殖的本钱。《宋史·杜衍传》:“仁宗 特召为御史中丞,议常平法曰:‘州郡闕母钱,愿出官帑助之。’”
- 13.
精覈释义:⒈精细孝核。《后汉书·顺帝纪》:“其简序先后,精覈高下,岁月之次,文武之宜,务存厥衷。”《新唐书·张九龄传》:“今若刺史县令精覈其人,则管内岁当选者,使考才行。”宋 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今后进士诸科御试过落之法,及特奏名出官格式,务在精覈。”⒉精辟翔实。南朝 梁 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其书已传,虽未为精覈,亦粗足讽览。”明 胡应麟《诗薮·遗逸下》:“﹝ 王劭 ﹞在著作二十年,采摘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十卷,世推精覈云。”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考工记》乃制度式样册子,上令士大夫
- 14.
考选释义:通过考查或考试选用人员。《宋史·选举志三》:“及两京皆置敦宗院,院皆置大、小学教授,立考选法,如《熙寧格》出官,所涖长贰或监司有二人任之,乃注授。”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林·选庶吉士之始》:“今会试后,考选庶吉士,人谓始於 文皇帝 永乐 甲申科。”《儒林外史》第七回:“现今考选科、道在即,你我的资格都是有指望的。”孙中山《<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考选本是 中国 始创的,可惜那制度不好,却被外国学去,改良之后,成了美制。”
- 15.
蜜翁翁释义:宋 张师雄 的绰号。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五:“边人传诵一诗云:‘昨夜 阴山 吼贼风,帐中惊起紫髯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把金鞭打铁驄。’有 张师雄 者,西京 人,好以甘言悦人,晚年尤甚,洛中 号曰‘蜜翁翁’。出官在边郡,一夕,贼马至界上,忽城中失 师雄 所在,至晓,方见 师雄 重衣披裘,伏於土窟中,神已痴矣。西人呼土窟为空,寻为人改旧诗以嘲曰:‘昨夜 阴山 吼贼风,帐中惊起 蜜翁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着皮裘入土空。’”
- 16.
试法释义:⒈试探法律,触犯法律。 参见“以身试法”。⒉考试律令知识。宋 秦观《法律下》:“臣尝思之其所以然者无他,始於试法而已,朝廷试士以法者,欲其习为吏也。”《宋史·选举志四》:“先朝患官吏不习律令,欲诱之读法,乃减任子出官年数,去守选之格,概令试法,通者随得注官。”
- 17.
诗家释义:⒈研究《诗经》的专家。汉 王充《论衡·谢短》:“问《诗》家曰:‘《诗》作何帝王时也?’”⒉犹诗人。唐 杜甫《哭李尚书》诗:“史阁行人在,诗家秀句传。”元 吴莱《浦阳十景·南江夕照》诗:“偶出官桥倚落曛,诗家触景谩纷纷。”《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而 凌云山 的雄秀更打动过 宋 代诗家 苏东坡。”
- 18.
越爵释义:⒈越出官爵的次序。谓官爵卑下者凌越于尊崇者之上。⒉谓封赏官爵超过常制。
- 19.
释绂释义:亦作“释黻”。 让出官职;辞去官职。绂,系印的丝带。
- 20.
铨试释义:通过考试进行选拔。宋 陈亮《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至于荫补初出官者法当銓试,今有堂除免试者。”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至 景祐 元年正月,遂废书判为銓试。”《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言者请令有官人銓试,并兼司两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