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阔 [qì kuò]
1. 久别的情怀。
例死生契阔。——《诗·邶风·击鼓》
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后汉书·范冉传》
英[state of mind after a long period of being apart;]
契阔 引证解释
⒈ 勤苦,劳苦。
引《诗·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説。”
毛 传:“契阔,勤苦也。”
唐 韩愈 《合江亭》诗:“萧条緜岁时,契阔继庸懦。”
王闿运 《罗季子诔》:“风尘契阔,未扰子形。”
⒉ 久别。
引《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奂 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
宋 梅尧臣 《淮南遇楚才上人》诗:“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巖庵。”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叶 是北伐时伐的老友,我和他的契阔也整整地十年了。”
⒊ 怀念。
引《历代名画记》卷六引 南朝 宋 宗炳 《画山水序》:“余眷恋 庐 衡,契阔 荆 巫,不知老之将至。”
⒋ 相交;相约。
引《梁书·萧琛传》:“上答曰:‘虽云早契阔,乃自非同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清 陈梦雷 《黄叔威以古诗八首见赠拟古妾薄命以答之》:“君子听非偏,契阔信无徵。”
国语词典
契阔 [qì kuò]
⒈ 勤苦。
引《文选·韦曜·博弈论》:「劳神苦体,契阔勤思。」
⒉ 分离,相隔。
引《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宋·朱熹·集传:「契阔,隔远之意。」
唐·薛调《无双传》:「噫!人生之契阔会合多矣,罕有若斯之比。」
⒊ 久别的情怀。
引《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范冉传》:「行路急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
契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日释义:⒈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三国 魏 曹植《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天皇。”晋 傅玄《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清 顾炎武《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⒉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唐 李白《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元 丁鹤年《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
- 2.
传重释义:古谓以丧祭及宗庙之重责传之于孙。 古代宗法严嫡庶之别,若嫡子残疾死亡,或子庶而孙嫡,即以孙继祖。由祖言之,谓之传重,由孙言之,谓之承重。《仪礼·丧服》:“传曰何以三年也?正体於上,又乃将所传重也。”汉 应劭《风俗通·愆礼》:“契阔中馈,经理蚕织,垂统传重,其为恩篤勤至矣。”宋 范镇《东斋记事》卷二:“其后,众子在,嫡孙请传重者,听传重;其不请者,则不传重。岂礼之意哉!”
- 3.
使轺释义:使者所乘之车。宋 岳珂《桯史·刘观堂读赦诗》:“而况申遣使軺……来存殁者万餘里,慰契阔者十六年。”元 王恽《题常仁卿运使西觐纪行》诗:“九万鹏搏翼,孤忠驾使軺。”
- 4.
凋缺释义:残缺;受损。《后汉书·皇后纪序》:“周 室东迁,礼序凋缺。”唐 柳宗元《祭万年裴令文》:“屡闻凋缺,互见迁黜,契阔伶俜,分形间质。”
- 5.
喜出望外释义: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宋苏轼《与李之仪》之二:“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 6.
契阔谈宴释义:契阔谈宴,之前叫“契阔谈讌”,“讌”通“宴”意思是宴饮,宴会。曹操求贤若渴,希望贤才到来,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诉说治国的道理。
- 7.
屯夷释义:⒈艰危与平定。《梁书·萧颖达传》:“契阔屯夷,载形心事。”唐 吴筠《览古》诗之一:“乃验经籍道,与世同屯夷。”《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三年》:“世度 闺门之内,和而有礼。虽世有屯夷,家有贫富,百口怡怡,丰俭同之。”⒉偏义词。偏指困厄。《宋书·文帝纪》:“皇运艰弊,数钟屯夷。”
- 8.
永诀阔契释义: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聚合;阔,离散。死生契阔是生死离合的意思。
- 9.
生死契阔释义: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聚合;阔,离散。死生契阔就是生死离合的意思。
- 10.
草蹙释义:亦作“草慼”。仓猝;匆忙。南朝 宋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临涂草蹙,辞意不周。”唐 韦应物《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诗:“契阔晚相遇,草慼遽离羣。”唐 元稹《桐花诗》序:“元和 五年……宿 曾峯馆。山月晓时,见桐花满地,因有八韵寄 白翰林 诗,当时草蹙,未暇纪题,及今六年,詔许西归,去时桐树上孙枝已拱矣。”
- 11.
谈宴释义:⒈犹谈讌。 唐 柳宗元《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陟万 年令,丛剧辨肃,谈宴终日,人视之若居冗官然。”⒉亦作“谈燕”。谓边宴饮边叙谈。三国 魏 曹操《短歌行》:“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旧唐书·文苑传中·齐澣》:“与 澣 皆朝廷旧德,既废居家巷,每园林行乐,则杖屨相过,谈讌终日。”宋 范仲淹《与朱氏书》:“相国下车,赖长者博文多识,可日奉谈燕。”
- 12.
贫悴释义:亦作“贫瘁”。 贫穷困苦。《艺文类聚》卷三五引 汉 应璩《与尚书诸郎书》:“岂久沉滞於下职,契阔於贫悴哉。”北齐 颜之推《还冤记》:“亡后,家便贫顇,一儿早死,餘有一孙,穷寒路次。”宋 陆游《排闷》诗:“贫悴只如行卷日,衰迟忽过挂冠年。”
- 13.
风雨飘摇释义:语本《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谓在风雨中飘荡摇摆。后用以比喻动荡不安。宋 范成大《送文处厚归蜀类试》诗:“死生契阔心如铁,风雨飘摇鬢欲丝。”明 归有光《杏花书屋记》:“孺允 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续范亭《由两句诗谈起》:“他支持了多少的树枝与花叶。当风雨飘摇的时候,他是坚不动摇的,因为他有坚硬性。”亦作“风雨漂摇”、“风雨飘颻”。唐 李华《二孝赞》:“风雨漂摇,支体鳞皴。”清 钱谦益《<孙楚惟诗稿>序》:“释晨昏温凊之忧,而怀风雨漂摇之惧。”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
- 14.
风泽释义:德泽。《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时年四十一”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且 魏 之代 汉,非积德之由,风泽既微,六合未一,而彫翦枝干,委权异族,势同瘣木,危若巢幕,不嗣忽诸,非天丧也。”《花月痕》第三回:“是夜二人相叙契阔,对饮谈心,伤风泽之寖微,痛刦灰之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