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五至 五至的意思
zhì

五至

简体五至
繁体
拼音wǔ zhì
注音ㄨˇ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zhì,(1) 到。【组词】: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2) 极、最。【组词】: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基本含义

指最高的程度或最远的距离。

五至的意思

五至 [wǔ zhì]

1. 谓志、诗、礼、乐、哀达到的最高境界。五种标准。

五至 引证解释

⒈ 谓志、诗、礼、乐、哀达到的最高境界。

《礼记·孔子闲居》:“子夏 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 孔子 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孔颖达 疏:“此经, 子夏 问五至之事, 孔子 为説五至之理……云凡言至者,谓经中五事至者也,云至於民者,君行五事至极於民。”

⒉ 五种标准。

《鹖冠子·博选》:“权人有五至,一曰伯己,二曰什己,三曰若己,四曰厮役,五曰徒隶。”
王闿运 《题鹖冠子》:“其书言四稽五至,欲人主之知人。”


五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殇释义:⒈指长殇、中殇、下殇。《仪礼·丧服》:“传曰: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⒉三个横死者。《文选·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匿暴三殤。”李周翰 注:“横死曰殤。孔子 过 泰山,有妇人哭於墓者而哀,使 子贡 问之,曰:‘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曰:‘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孔子 曰:‘小子志之,苛政猛於虎也。’秦 之苛法天下怨之,其暴甚於此三殤也。”
    • 2.
      下殇释义:人年龄在八至十一岁间死为下殇。《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丧。”《宋书·礼志二》:“今璽策咸秩,是成人之礼;羣后临哀,非下殤之制。”唐 韩愈《与李秘书论小功不税书》:“小功服最多,亲则叔父之下殤,与适孙之下殤,与昆弟之下殤。”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杂识》:“下殤用棺衣,自 史佚 始也。”
    • 3.
      中国通史释义:原名《中国通史简编》。 书名。范文澜编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国后,经修订出版了前三编共四册。1978年改名《中国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册,五至十册由蔡美彪等续写。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写法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 4.
      中殇释义:古谓十二至十五岁死亡为“中殇”。 未成年而死叫殇。《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殤。”《礼记·檀弓上》:“﹝ 周 人﹞以 夏后氏 之堲周葬中殤、下殤。”陆德明 释文:“十二至十五为中殤。”
    • 5.
      九五至尊释义:“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至尊”
    • 6.
      五凤释义:⒈谓凤凰五至。 古以凤凰至为祥瑞之徵。《文选·班固<两都赋序>》:“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李善 注引 应劭 曰:“先者凤凰五至,因以改元。”⒉五只凤凰。唐 李颀《王母歌》:“红霞白日儼不动,七龙五凤纷相迎。”⒊古代传说的五种神鸟。⒋即五凤城。明 何景明《五马行》:“今年朝天入五凤,红缨寳玦连钱重。”⒌楼名。即 五凤楼。前蜀 韦庄《北原闲眺》诗:“五凤 灰残金翠灭,六龙游去市朝空。”
    • 7.
      八声甘州释义:⒈词牌名。 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唐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⒉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 8.
      半丁释义:指岁数尚未达到全丁年龄的人。 《晋书·范宁传》:“今以十六为全丁,则备成人之役矣。以十三为半丁,所任非復童幼之事矣。”《宋书·王弘传》:“十五至十六,宜为半丁,十七为全丁。”
    • 9.
      拖日气释义:⒈厘米、长约。⒉米的柞、榆、桦树干两端砍薄,弯成弓形,使之上翘;再用木柱、横撑连结,中间铺树枝即成。可坐人或运物品。用五至十只狗牵引,载重约。⒊千克。
    • 10.
      杓衡释义:指北斗星。 北斗七星第五为玉衡;第五至第七为杓,又名斗柄,故称。
    • 11.
      来仪释义:⒈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 语出《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颖达 疏:“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后汉书·左雄传》:“汉 世良吏,於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李贤 注:“宣帝 时凤皇五至,因以纪年。”唐 郑嵎《津阳门诗》:“花萼楼 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鸞来仪。”后因用以代称凤凰。《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来仪之鸟,肉角之兽,狙獷而不臻。”《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汉 陈琳《迷迭赋》:“匪荀方之可乐,实来仪之丽闲。”⒉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汉 刘桢《赠从弟》诗
    • 12.
      热瓦甫释义:拨弦乐器。 音箱半球形,以皮蒙面,指板边有羊角形的装饰物。一般张五至七根弦,外弦为主奏弦,奏曲调;其余为共鸣弦,奏和音。奏时横置左肩,用拨子弹奏。常用于歌舞伴奏,也用于独奏或合奏。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
    • 13.
      画卯释义:旧时官署卯时(晨五至七时)上班,吏役须按时签到。
    • 14.
      画酉释义:古时官署规定酉时(下午五至七时)下班签退,谓之“画酉”。清 曹寅《寓斋即事与诸同人夜话有怀晚研曾寓此三年》诗:“传舍纷紜真画酉,陶轮迴斡谩呼庚。”参见“画卯”。
    • 15.
      礼命释义:⒈指国家的礼籍和君王的策命。《周礼·天官·小宰》:“五曰听禄位以礼命。”王安石 新义:“听禄位以礼命者,礼有数,命有等,禄位视此制之故也。”孙诒让 正义:“礼命,谓国之礼籍,王之策命。”⒉指礼聘与任命。《资治通鉴·汉安帝永初四年》:“﹝ 杨震 ﹞教授二十餘年,不答州郡礼命。”胡三省 注:“礼,谓延聘之礼;命,谓辟置之命。”《后汉书·皇甫规传》:“后 梁冀 被诛,旬月之间,礼命五至,皆不就。”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滥波国等三国》:“褒赞既隆,礼命亦重。”
    • 16.
      花季释义:比喻人十五至十八岁青春期前后的年龄段:花季少女。花季少年。
    • 17.
      都踊释义:旧时 日本国 西京 民间的一种风俗。青年男女于七月十五至三十日,跳舞达旦,谓之都踊。清 黄遵宪《都踊歌》序:“西京 旧俗七月十五日至晦日,每夜亘索街上,悬灯数百,儿女艷妆靚服为队,舞蹈达旦,名曰‘都踊’。所唱皆男女猥褻之词,有歌以为节者,谓之‘音头’,译而録之。其风犹 唐 人《合生歌》,其音节则 汉 人《董逃行》也。”
    • 18.
      铃鼓释义:击奏膜鸣乐器。维吾尔族、朝鲜族乐器。鼓框扁平、木制。一面蒙兽皮,周围嵌以五至七对小铜钹(bó)。演奏时,一手执鼓,一手拍击,间或摇动鼓身,振响小铜钹。多用于歌唱和舞蹈伴奏。
    • 19.
      长殇释义:古代丧礼,十六岁至十九岁死亡为“长殤”。《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殤。”
    • 20.
      魁杓释义:⒈北斗星七星中首尾两星的合称。⒉《淮南子·天文训》:“斗杓为小岁。”高诱注:“斗第一星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故魁杓亦指北斗七星。

五至(wu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至是什么意思 五至读音 怎么读 五至,拼音是wǔ zhì,五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