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吴质 吴质的意思
zhì

吴质

简体吴质
繁体吳質
拼音wú zhì
注音ㄨˊ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ú,(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例句】: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例句】: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组词】: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4) 姓。

zhì,(1) 本体,本性。【组词】: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2) 朴素,单纯。【组词】:质朴。质直。(3) 问明,辨别,责问。【组词】:质疑。质问。质询。对质。(4) 抵押或抵押品。【组词】:人质。(5) 同“贽”,礼物。

基本含义

指人品高尚,品德优良。

吴质的意思

吴质 [wú zhì]

1. 即月中之神吴刚。

3. 三国魏人,以文名重于时。文帝为太子时,与之过从甚密。见《三国志》本传。

吴质 引证解释

⒈ 即月中之神 吴刚。详“吴刚”。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吴质 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姚文燮 注引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吴刚 字 质,謫月中砍桂。”
元 吴师道 《中秋次同院人韵》:“终宵倚树怜 吴质,何处登楼觅 庾公。”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倚树思 吴质,吟诗忆 许棠。”

⒉ 三国 魏 人,以文名重于时。 文帝 为太子时,与之过从甚密。见《三国志》本传。

唐 许敬宗 《为司徒赵国公谢皇太子寄诗笺》:“无忌 幸从 神武,愧乏 王粲 之才;忝降斯文,益深 吴质 之恋。”


国语词典

吴质 [wú zhì]

⒈ 人名。(?~西元230)​字季重,三国魏济阴(今山东省定陶县)​人。才学通博,为五官将,文帝时官至震威将军,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与曹丕交谊独厚,时有书札往还。


吴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方释义:⒈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宋 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⒉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
    • 2.
      三日释义:⒈三天。 《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⒉一个月的第三天。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二月三日,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⒊指三月三日上巳节。晋 潘尼《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 3.
      不瞑释义:不合眼。 《左传·文公元年》:“諡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行年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晋 嵇康《养生论》:“内怀隐忧,则达旦不瞑。”《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他二位老人家一灵不瞑,眼睁睁只望了你一个人。”
    • 4.
      书问释义:书信;音问。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故足迹不至於门藩,书问不通於左右者,且十餘年矣。”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
    • 5.
      伟长释义:⒈奇伟超群。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庾太尉 风仪伟长,不轻举止。”⒉高大。殷夫《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诗:“伟长的电线杆投影,横过街面有如深阱。”⒊汉 末文学家 徐干 的字。三国 魏 文帝《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皆能以名节自立。而 伟长 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 箕山 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伟长 擅名於 青 土,公干 振藻於海隅。”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哀吊》:“建安 哀辞,惟 伟长 差善。”
    • 6.
      何图释义:哪里想到。汉 李陵《答苏武书》:“然 陵 不死,有所为也……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一》:“况当强种鳞鳞,蔓我四周……非左操刃右握算,吾不知将何以生活也,而何图风水宅相之説,犹深刻人心,力杜富源,自就阿鼻。”
    • 7.
      何意释义:⒈为什么,何故。宋玉《神女赋》:“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南朝 梁 任昉《奏弹刘整》:“整 闻声仍打 逡,范 唤问:‘何意打我儿?’”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⒉岂料;不意。《后汉书·申屠蟠传》:“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三国 魏 吴质《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 8.
      冯谖三窟释义:指 战国 时 齐 人 冯谖 为 孟尝君 收买 薛 地民心、使 齐王 重用 孟尝君 及为 孟尝君 立宗庙于 薛 之事,致使 孟尝君 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见《战国策·齐策四》。三国 魏 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 薛公 折节之礼,而无 冯諼 三窟之效。”参见“狡兔三窟”。
    • 9.
      到官释义:⒈犹到任。上任。《后汉书·应奉传》:“永兴 元年,拜 武陵 太守。到官慰纳,山 等皆悉降散。”三国 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即以五日到官。初至承前,未知深浅。”元 范梈《至宝圭驿》诗:“远辞京闕碧云端,泝尽夷江未到官。”⒉谓到达府衙。唐 韩愈《潮州谢孔大夫状》:“其妻子男女并孤遗孙姪奴婢等尚未到官。”
    • 10.
      劳结释义:谓郁结于心的思念之情。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别来行復四年……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 11.
      后车释义:⒈副车,侍从所乘的车。《诗·小雅·绵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郑玄 笺:“后车,倅车也。”陆德明 释文:“倅,七对反,副车。”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託乘於后车。”清 顾炎武《重过代州赠李处士因笃在陈君上年署中》诗:“穷愁那得一篇书?幸有心期託后车。”⒉后继之车。《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夫 三代 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后因以为鉴诫之义。唐 张继《读峄山碑》诗:“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宋 司马光《颜太初杂文序》:“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
    • 12.
      启路释义:开路;开道。《楚辞·远游》:“歷太皓以右转兮,前 飞廉 以启路。”王逸 注:“风伯 先导,以开径也。”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託乘於后车。”晋 潘岳《寡妇赋》:“龙轜儼其星驾兮,飞旐翩以启路。”
    • 13.
      崔罗什释义:古代神怪传说人物。据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冥迹》载,清河 人 崔罗什 途经 长白山 西,逢一鬼女,自称 汉 末 吴质 之女,所谈 汉 魏 时事,皆与史合。临别,谓 崔 十年后当更相逢。十年后,崔 食杏未尽而死。后因用为人神交接的典故。唐 李商隐《圣女祠》诗:“人间定有 崔罗什,天上应无 刘武威。”
    • 14.
      年行释义:⒈行年;年纪。魏 曹丕《与吴质书》:“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⒉年纪和行辈。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三》:“此 用修《词品》中第一误处。蜀 草堂 始自 子美,李 於 杜 年行俱先,詎肯以其 草堂 名集。盖 杨 以 李 为 蜀 人,故傅会其説。”
    • 15.
      承前释义:⒈遵循前者。 《文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初至承前,未知深浅。”李善 注:“言每事承前,无所改易也。”⒉从前。《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承前诸州饥饉,皆待奏报。”胡三省 注:“承前,犹今言从前也。”
    • 16.
      损年释义:⒈少报年龄。《淮南子·说林训》:“循绳而斲则不过,悬衡而量则不差,植表而望则不惑。损年则嫌於弟,益年则疑於兄。”《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 朗 匿年,劾问。朗 曰:‘朗 之内外,累世长大。朗 虽穉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⒉减寿。北周 庾信《小园赋》:“崔駰 以不乐损年,吴质 以长愁养病。”
    • 17.
      效节释义:⒈献出符节。《左传·文公八年》:“司城 荡意诸 来奔,效节於府人而出。”⒉尽忠。三国 魏 吴质《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効节明主。”唐 权德舆《建除诗》:“执心思报国,效节在忘躯。”明 高启《卞将军墓》诗:“谁知効节者,不在清谈人。”
    • 18.
      旧职释义:⒈原先的职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城濮 之役,文公 布命曰:‘各復旧职。’”三国 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寿王 去侍从之娱,统东郡之任,其后皆克復旧职。”⒉昔日的典章制度。《国语·周语中》:“余一人敢设飫禘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韦昭 注:“旧职,故事。”《孔子家语·五帝德》:“﹝ 虞舜 ﹞叡明智通为天下帝,命二十二臣,率 尧 旧职,躬己而已。”
    • 19.
      旬时释义:旬日。十天。《书·康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孔 传:“既得其辞,服膺思念五、六日,至于十日。”三国 魏 吴质《答东阿王书》:“自旋之初,伏念五六日,至于旬时,精散思越,惘若有失。”唐 李商隐《为绛郡公上史馆李相公启》:“降卒征人,旬时併集,飞芻輓粟,星火为期。”《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自宫闈变故,已涉旬时,若不号令率先以图反正,迟疑未决,一朝 山 东侯伯唱义连衡,鼓行而西,明公求欲自安,其可得乎?”胡三省 注:“旬时,即旬日也。”
    • 20.
      沈李浮瓜释义: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谓天热把瓜果用冷水浸后食用。后以“沈李浮瓜”借指消夏乐事。亦用以泛指消夏果品。宋 沈与求《秋日戏呈蒋达可检讨》诗:“西風槭槭舞庭櫰,沈李浮瓜事益乖。”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日轉午,脱巾散髮,沉李浮瓜,寶扇摇紈素。”《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西門慶 令他安排酒來,不一時,冰盆内沉李浮瓜,凉亭上偎紅倚翠。”参见“浮瓜沈李”。

吴质(wu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吴质是什么意思 吴质读音 怎么读 吴质,拼音是wú zhì,吴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吴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