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葫芦 葫芦的意思
lu

葫芦

简体葫芦
繁体葫蘆
拼音hú lu
注音ㄏㄨˊ ㄌㄨˊ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ú,(1) 〔葫芦〕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果实。(2) 大蒜的别称。

lú,(1)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2) 姓。

基本含义

比喻事物的形状或状态相似。

葫芦的意思

葫芦 [hú lu]

1. 一年生蔓草,叶如心形、互生,花白色,果实如大小二球重叠,除其果肉,可充器皿。

[ bottle gourd; ]

2. 该蔓草之果实。

3. 葫芦属某些植物的泛称。

4. 用作中药的该种植物的干燥果实,用于利尿消肿。

[ bottle gourd peel; ]

5. 滑车的俗称。

[ block; block and tackle; tackle; ]

6. 由葫芦壳做的器具(如瓶、壶)

取一葫芦。——宋·欧阳修《归田录》

[ calabash; ]

7. 糊涂,宋元时有“葫芦提”俗语,意即糊里糊涂;葫芦庙,《红楼梦》里虚拟的庙名。意即糊里糊涂的地方。

[ muddled; ]

葫芦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也称壶芦、匏瓜。果实像重迭的两个圆球,嫩时可食,干老后可作盛器或供玩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於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警世通言·福禄寿三星度世》:“﹝ 刘本道 ﹞就船中取一个盛酒的葫芦上岸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静宁州道士》:“陕西 静寧州 一道士,卖药於市,手持小葫芦。”

⒉ 同“胡卢”。笑;嗤笑。

清 谈迁 《国榷》卷一三五:“后史氏饰美,不为有识者所葫芦乎!”
郭沫若 《蜩螗集·颂苏联红军》:“﹝纳粹的将军们﹞唱着 拿破仑 时代的 俄国 民歌幽默地令人葫芦:‘已经有了全 欧洲,为甚么要到 俄罗斯 来吃苦?’”


国语词典

葫芦 [hú lu]

⒈ 壶芦的别名。参见「壶芦」条。

葫芦的果实。古人常挖出其瓤,空其中作为贮酒的器具。唐·冯贽也作「胡卢」。

《云仙杂记·卷四 ·弄芦成诗》:「王筠好弄葫芦,每吟诗,则注于葫,倾已复注,若掷之于地,则诗成矣。」


葫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流失舟,一壶千金释义:壶:匏:一种瓜,形似葫芦,佩带在腰间可以渡河,南方称为腰舟。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
    • 2.
      义觜笛释义:横笛加嘴者。《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高丽 伎﹞又有五絃、义觜笛、笙、葫芦笙、簫。”《文献通考·乐十一》:“义觜笛,如横笛而加觜, 西梁 乐也。而今 高丽 亦有用焉。”亦作“ 义嘴笛 ”。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史籍·义帝》:“《乐器图》有义嘴笛,谓笛上别安嘴也。”
    • 3.
      五石瓠释义:可容五石的大葫芦。语出《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 4.
      体规画圆释义:犹言依样画葫芦。指墨守成规,一味模仿。
    • 5.
      依本画葫芦释义: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 同“依样画葫芦”。
    • 6.
      依样葫芦释义: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也说依样画葫芦。
    • 7.
      依葫芦画瓢释义: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 8.
      八仙渡释义:山东蓬莱八仙过海景区蓬莱市北黄海之滨,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是一个三面环海的葫芦岛,有一座八仙桥通向景区,将人间与仙境紧紧的连在一起,游览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景点近40处。
    • 9.
      冬瓜子释义:冬瓜子即冬瓜的种子,又称冬瓜仁,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种子晒干而成。
    • 10.
      冰糖壶卢释义:亦作“冰糖葫芦”。 一种食品。用竹签串上山楂、海棠等果实,蘸以溶化的冰糖制成,甜脆可口。
    • 11.
      冰糖葫芦释义:糖葫芦。
    • 12.
      凤眼莲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短,叶子卵形,叶柄中下部膨大像葫芦,花淡紫色,有黄斑。浮生在水面,根垂生在水中。通称水葫芦。
    • 13.
      包瓜释义:⒈酱菜的一种。 将秋末不熟的甜瓜,开一方孔,取出籽、瓤,填满花生米、石花菜、苤蓝丁等,再将开孔切下之瓜皮,放回原处,用竹签管牢,放入酱中腌成。⒉匏瓜。即葫芦。⒊比喻求官不得或不被重用的人。参见“匏瓜”。
    • 14.
      匏瓜释义:⒈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茎上有卷须。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⒉这种植物的果实。
    • 15.
      南瓜须释义:南瓜须为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卷须,在夏、秋季采收,鲜用。
    • 16.
      发科释义:⒈指传统剧演出中角色所作的滑稽动作和表情。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众僧见旦发科。”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正末做劝跌倒科云:] 张千,我须有些瘸。[ 张千 发科云:]你何不早説与我。”⒉谓开始某种行动。《水浒传》第二一回:“阎婆 道:‘……老娘一双眼,却是琉璃葫芦儿一般,却纔见押司努嘴过来,叫你发科,你倒不攛掇押司来我屋里,颠倒打抹他去。’”⒊科举考试应试得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少年发科,到都下会试。”《镜花缘》第七回:“莫非姪女也想发科发甲去做官?”
    • 17.
      响胡芦释义:亦作“响葫芦”。玩具名。口吹时声如“不登”,故亦谓之“不鐙”。
    • 18.
      坚瓠释义:坚硬的实心葫芦,比喻无用之物。 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 有居士 田仲 者,宋 人 屈穀 见之曰:‘穀 闻先生之义,不恃仰人而食。今 穀 有树瓠之道,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 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坚如石,则不可以剖而以斟,吾无以瓠为也。’曰:‘然,穀 将弃之。’今 田仲 不恃仰人而食,亦无益人之国,亦坚瓠之类也。”清 褚人穫 撰笔记杂谈,名《坚瓠集》,即自谦其书无裨实用。
    • 19.
      壶卢释义:⒈亦作“壶芦”。即葫芦。晋 崔豹《古今注·草木》:“壶芦,瓠之无柄者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 刘道真 ﹞唯问:‘东吴 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壶卢》:“长瓠、悬瓠、壶卢、匏包、蒲卢,名状不一,其实一类各色也。”清 王韬《淞滨琐话·倪幼蓉》:“乞其壶卢中丹丸两粒。今愿以奉貽。”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咘咘噔》:“咘咘噔者,形如壶卢而长柄,大小不一,皆琉璃厂所製。”⒉指茶壶或酒壶。宋 苏轼《和子由柳湖山茶》诗之一:“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⒊
    • 20.
      大瓠之用释义:瓠:葫芦。原指事物不同的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后指量材使用。

葫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流失舟,一壶千金释义:壶:匏:一种瓜,形似葫芦,佩带在腰间可以渡河,南方称为腰舟。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
    • 2.
      义觜笛释义:横笛加嘴者。《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高丽 伎﹞又有五絃、义觜笛、笙、葫芦笙、簫。”《文献通考·乐十一》:“义觜笛,如横笛而加觜, 西梁 乐也。而今 高丽 亦有用焉。”亦作“ 义嘴笛 ”。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史籍·义帝》:“《乐器图》有义嘴笛,谓笛上别安嘴也。”
    • 3.
      五石瓠释义:可容五石的大葫芦。语出《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 4.
      体规画圆释义:犹言依样画葫芦。指墨守成规,一味模仿。
    • 5.
      依本画葫芦释义: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 同“依样画葫芦”。
    • 6.
      依样葫芦释义: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也说依样画葫芦。
    • 7.
      依葫芦画瓢释义: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 8.
      八仙渡释义:山东蓬莱八仙过海景区蓬莱市北黄海之滨,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是一个三面环海的葫芦岛,有一座八仙桥通向景区,将人间与仙境紧紧的连在一起,游览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景点近40处。
    • 9.
      冬瓜子释义:冬瓜子即冬瓜的种子,又称冬瓜仁,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种子晒干而成。
    • 10.
      冰糖壶卢释义:亦作“冰糖葫芦”。 一种食品。用竹签串上山楂、海棠等果实,蘸以溶化的冰糖制成,甜脆可口。
    • 11.
      冰糖葫芦释义:糖葫芦。
    • 12.
      凤眼莲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短,叶子卵形,叶柄中下部膨大像葫芦,花淡紫色,有黄斑。浮生在水面,根垂生在水中。通称水葫芦。
    • 13.
      包瓜释义:⒈酱菜的一种。 将秋末不熟的甜瓜,开一方孔,取出籽、瓤,填满花生米、石花菜、苤蓝丁等,再将开孔切下之瓜皮,放回原处,用竹签管牢,放入酱中腌成。⒉匏瓜。即葫芦。⒊比喻求官不得或不被重用的人。参见“匏瓜”。
    • 14.
      匏瓜释义:⒈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茎上有卷须。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⒉这种植物的果实。
    • 15.
      南瓜须释义:南瓜须为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卷须,在夏、秋季采收,鲜用。
    • 16.
      发科释义:⒈指传统剧演出中角色所作的滑稽动作和表情。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众僧见旦发科。”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正末做劝跌倒科云:] 张千,我须有些瘸。[ 张千 发科云:]你何不早説与我。”⒉谓开始某种行动。《水浒传》第二一回:“阎婆 道:‘……老娘一双眼,却是琉璃葫芦儿一般,却纔见押司努嘴过来,叫你发科,你倒不攛掇押司来我屋里,颠倒打抹他去。’”⒊科举考试应试得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少年发科,到都下会试。”《镜花缘》第七回:“莫非姪女也想发科发甲去做官?”
    • 17.
      响胡芦释义:亦作“响葫芦”。玩具名。口吹时声如“不登”,故亦谓之“不鐙”。
    • 18.
      坚瓠释义:坚硬的实心葫芦,比喻无用之物。 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 有居士 田仲 者,宋 人 屈穀 见之曰:‘穀 闻先生之义,不恃仰人而食。今 穀 有树瓠之道,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 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坚如石,则不可以剖而以斟,吾无以瓠为也。’曰:‘然,穀 将弃之。’今 田仲 不恃仰人而食,亦无益人之国,亦坚瓠之类也。”清 褚人穫 撰笔记杂谈,名《坚瓠集》,即自谦其书无裨实用。
    • 19.
      壶卢释义:⒈亦作“壶芦”。即葫芦。晋 崔豹《古今注·草木》:“壶芦,瓠之无柄者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 刘道真 ﹞唯问:‘东吴 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壶卢》:“长瓠、悬瓠、壶卢、匏包、蒲卢,名状不一,其实一类各色也。”清 王韬《淞滨琐话·倪幼蓉》:“乞其壶卢中丹丸两粒。今愿以奉貽。”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咘咘噔》:“咘咘噔者,形如壶卢而长柄,大小不一,皆琉璃厂所製。”⒉指茶壶或酒壶。宋 苏轼《和子由柳湖山茶》诗之一:“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⒊
    • 20.
      大瓠之用释义:瓠:葫芦。原指事物不同的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后指量材使用。

葫芦造句

1.学习先进经验,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不能依葫芦画瓢。

2.小王最近几天都一副深奥莫测的样子,不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3.看老师怎么画,你也照样画,照葫芦画瓢总会吧!

4.学习先进技术经验,不能依样画葫芦,要善于发挥创新。

5.她看着烹饪节目,依样画葫芦地作了一个蛋糕。

6.只是一味依样画葫芦地抄袭外国节目,没有自己的创意,难怪观众会对电视台的制作水准大感失望。

7.照本宣科的近义词为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

8.海棠花红艳艳的,一串一串地挂在枝头,好象一串串糖葫芦

9.梨的形状像一个个黄澄澄的小葫芦

10.他惶恐不安地看着我,嘴里就像含了一串冰糖葫芦,呜呜啦啦半天没说出什么来。

11.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金灿灿的稻子成熟了,就像一块块金子;果园里硕果累累,有红通通的苹果,梨子像小葫芦似的吊在树上;树叶枯黄了,纷纷落下,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一阵风吹来,给人们带来一丝凉意。

12.他圆脸上的那两只眼睛,就像在葫芦头上挖了两个洞。

13.黄澄澄的梨子仿佛一个个金黄的葫芦挂在枝头,小巧玲珑,可爱极了。

14.爱情像冰糖葫芦,有甜也有酸。

15.小冬瓜们千姿百态,有的像不倒翁,有的想葫芦,有的像灯泡,有的像光头。

16.苹果是红的,像小姑娘害羞的脸,扒开绿叶往外瞧;梨是黄灿灿的,像一个个小金葫芦;小红灯笼似的枣子挂满了枝头;葡萄紫檀檀的,像玛瑙一串串地挂在葡萄架上,大家你挤我,我挤你,都准备让人们去摘呢!

17.她看着烹飪节目,依样画葫芦地作了一个蛋糕。

18.只是一味依样画葫芦地抄袭外国节目,没有自己的创意,难怪观眾会对电视台的制作水准大感失望。

19.羊都吃得咕碌圆,尾巴像个倒挂的大油葫芦,吊在屁股上,甩呀甩的。

20.相传当天光棍们都要吃糖葫芦,而且要一口气吃光,晚上尽情狂欢。

葫芦(hu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葫芦是什么意思 葫芦读音 怎么读 葫芦,拼音是hú lu,葫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葫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