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 [shān gōng]
1. 晋·山涛的别称。晋·山简,时人亦称山公。雄性山魈。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李约﹞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
山公 引证解释
⒈ 晋 山涛 的别称。参见“山公启事”。
引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始平》:“郭奕 已心醉, 山公 非虚覯。”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松》:“尤长启事,不减 山公。”
⒉ 晋 山简,时人亦称 山公。简 字 季伦,山涛 幼子,性嗜酒,镇守 襄阳,常游 高阳池,饮辄大醉。后世诗词中或用为作者自况,或借称嗜酒的朋友。
引唐 李白 《秋浦歌》之七:“醉上 山公 马,寒歌 宁 戚 牛。”
宋 辛弃疾 《乌夜啼》词:“江头醉倒 山公,月明中。”
郁达夫 《南天酒楼饯别映霞》诗之一:“山公 大醉 高阳 夜,可是伤春为柳枝。”
⒊ 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
引《后汉书·宋均传》“浚遒县 有 唐 后 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以为公嫗” 唐 李贤 注:“以男为山公,以女为山嫗,犹祭之有尸主也。”
⒋ 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
引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李约 ﹞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 江 登 金山,击铁鼓琴,猿必啸和。”
⒌ 雄性山魈。参见“山丈”。
引《太平广记》卷四二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斑子》:“山魈者, 岭 南所在有之……雄者谓之山公,必求金钱;遇雌者谓之山姑,必求脂粉,与者能相护。”
山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山公路释义:中山公路在广州城区东部。
- 2.
休裕释义:犹美道,美德。唐 权德舆《李公神道碑》:“脩身筮仕,动有休裕。”唐 李恽《五色卿云赋》:“叶千年之休裕,垂五色之氤氲。”明 颜志邦《<颜氏家训>序》:“粤我皇祖迈种德:在 齐 有 黄门侍郎公,在 唐 有 鲁国 常山公,在 宋 有 潭州 安抚公 文章节义,昭回於天壤,扬耿光而垂休裕,用大庇於我后人。”
- 3.
凤翥山释义: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城东,又名:东山,现名:东湖山;后改建为东湖山公园。据《德阳县志》1记载:东湖山原名凤翥山,其山势奇绝,群峰竞秀,因其山势走向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古人按形象命名,呼之为凤翥;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在山上修建东湖水库以后,改称东湖山。
- 4.
分宜释义:⒈县名。属 江西省。宋 雍熙 年,分 宜春 等十一乡置县,故名“分宜”。参阅《太平寰宇记·袁州》。⒉明 奸相 严嵩,江西 分宜 人。世多以“分宜”代称之。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郑端简公 为大司寇时,知 分宜 必败,不欲以一名刺留其记室。”清 吴学濂《杨椒山公祠》:“阶前请铸 分宜 像,斫地行人共激昂。”
- 5.
南山寺释义:⒈在 福建省 漳州市 南。唐 开元 24年(公元736年)建。寺内 大雄宝殿 巍峨庄严。东殿 净业堂,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笋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弥陀佛。寺内还有一只大铜钟,系 元朝 延祐 年间铸造。又有来自 印度 的《贝叶经》和颁自 清 廷的《全藏经》等珍贵文物。⒉在 广西 贵县 南山公园 内。建于 北宋。宋太宗 赐御书,宋仁宗 题:“景祐 禅寺”额匾。元文宗 即位削壁,杂树间生,传 南山 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览 贵县 全城风光。⒊祐国寺、极乐寺、善德堂 的合称。在 山西省 东北部 五台山 台怀镇 南
- 6.
啓事释义:⒈陈述事情。 多用于下对上。《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召呼三臺尚书以下自诣 卓 府启事。”《旧唐书·高宗纪下》:“八月辛丑,上痁疾,令太子受诸司启事。”《红楼梦》第十八回:“﹝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指示 贾 宅人员何处出入,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⒉陈述事情的奏章;函件。《晋书·山涛传》:“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 启事’。”南朝 梁 沉约《谢赐甘露启》:“不任欣贺,谨以启事谢以闻。”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殷文圭》:“文圭 后饰非,遍投启事公卿间。”清 钱谦益《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
- 7.
埃特纳火山释义:欧洲最高的活火山。 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北部。主要喷火口海拔3323米,直径500米,常积雪。喷发时岩浆从侧面许多小喷火口喷出。自公元前475年以来,共喷发二百多次,是世界上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至今常有黑烟喷出。建有盘山公路和缆车,供旅游者登山观赏火山胜景。
- 8.
山公醉释义:同“山简醉”。唐 孟浩然《裴司士见访》诗:“谁道 山公 醉,犹能骑马廻。”前蜀 韦庄《春暮》诗:“不学 山公 醉,将何自解颐。”
- 9.
山公马释义:指“山公醉”。咏醉酒或醉态。
- 10.
山公释义:⒈晋山涛的别称。 ⒉晋山简,时人亦称山公。⒊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⒋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李约﹞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⒌雄性山魈。
- 11.
山公兴释义:同“山简兴”。 唐 独孤及《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诗:“自是 山公 兴,谁令下士知。”参见“山简醉”。
- 12.
山公启事释义:晋 山涛 甄拔人物的启奏。《晋书·山涛传》:“涛 再居选职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启拟数人,詔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 启事’。”唐 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 嵇延祖,最望 山公 启事来。”清 吴伟业《鸳湖曲》:“中散 弹琴竟未终,山公 启事成何用?”
- 13.
山公启释义:同“山公啟事”。 启,亦写作“啟”。
- 14.
山公啓释义:同“山公啟事”。启,亦写作“啟”。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言辞谨敬,多乖 释迦 之书;文牒卑恭,翻豫 山公 之启。”唐 张九龄《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词》之二:“本谓 山公 啟,而今殁始扬。”宋 黄庭坚《踏莎行·临水夭桃》词:“明日重来,落花如綺,芭蕉渐展 山公 啟。”
- 15.
山公酩酊释义:同“山简醉”。 唐 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高阳 小饮真琐琐,山公 酩酊如何我?”
- 16.
山娶释义:古代以民之男女为山公、山妪的迷信活动。
- 17.
山妪释义: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女子。 参见“山公”。
- 18.
并州儿释义:指北方边地的豪侠少年。并州、幽州 为我国古代北方重镇,民风崇尚游侠,多勇义之士,故有此称。三国 魏 曹植《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 并 游侠儿。”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人为之歌曰:‘山公 时一醉,径造 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復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举手问 葛彊:何如 并州 儿?’…… 彊 是其爱将,并州 人也。”唐 李白《少年行》之一:“经过 燕 太子,结託 并州 儿。”
- 19.
广额释义:⒈宽阔的额头。 晋 左思《娇女》诗:“鬢髮覆广额,双耳似连璧。”南朝 宋 袁淑《驴山公九锡文》:“青脊隆身,长颊广额,脩尾后垂,巨耳双磔,斯又尔之形也。”唐 王翰《观蛮童为伎之作》诗:“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蛾亦效嚬。”⒉指放宽考试录取的名额。科举时代,遇朝廷庆典,常有此举,以示恩惠。《镜花缘》第四十回:“今登极以来,十有餘年,屡逢大有,天下太平;明年恰值七旬万寿:因此特降恩旨十二条。--至於百官纪録,士子广额,另有恩旨十餘条,不在此詔之内。”清 顾炎武《日知录·中式额数》:“今人论科举,多以广额为盛,不
- 20.
景山释义:⒈大山;高山。《诗·鄘风·定之方中》:“望 楚 与 堂,景山与京。”毛 传:“景山,大山。”晋 成公绥《啸赋》:“游崇岗,陵景山,临巖侧,望流川。”⒉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南。《诗·商颂·殷武》:“陟彼 景山,松柏丸丸。”朱熹 集传:“景,山名,商 所都也。”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经 通谷,陵 景山。”⒊山名。在 北京市。又名 万岁山、煤山。系人工堆积而成。有五峰,东西排列,各建琉璃瓦亭。明 末,李自成 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 北京 时,崇祯帝 自缢于山东麓。解放后辟为景山公园。
山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山公路释义:中山公路在广州城区东部。
- 2.
休裕释义:犹美道,美德。唐 权德舆《李公神道碑》:“脩身筮仕,动有休裕。”唐 李恽《五色卿云赋》:“叶千年之休裕,垂五色之氤氲。”明 颜志邦《<颜氏家训>序》:“粤我皇祖迈种德:在 齐 有 黄门侍郎公,在 唐 有 鲁国 常山公,在 宋 有 潭州 安抚公 文章节义,昭回於天壤,扬耿光而垂休裕,用大庇於我后人。”
- 3.
凤翥山释义: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城东,又名:东山,现名:东湖山;后改建为东湖山公园。据《德阳县志》1记载:东湖山原名凤翥山,其山势奇绝,群峰竞秀,因其山势走向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古人按形象命名,呼之为凤翥;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在山上修建东湖水库以后,改称东湖山。
- 4.
分宜释义:⒈县名。属 江西省。宋 雍熙 年,分 宜春 等十一乡置县,故名“分宜”。参阅《太平寰宇记·袁州》。⒉明 奸相 严嵩,江西 分宜 人。世多以“分宜”代称之。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郑端简公 为大司寇时,知 分宜 必败,不欲以一名刺留其记室。”清 吴学濂《杨椒山公祠》:“阶前请铸 分宜 像,斫地行人共激昂。”
- 5.
南山寺释义:⒈在 福建省 漳州市 南。唐 开元 24年(公元736年)建。寺内 大雄宝殿 巍峨庄严。东殿 净业堂,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笋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弥陀佛。寺内还有一只大铜钟,系 元朝 延祐 年间铸造。又有来自 印度 的《贝叶经》和颁自 清 廷的《全藏经》等珍贵文物。⒉在 广西 贵县 南山公园 内。建于 北宋。宋太宗 赐御书,宋仁宗 题:“景祐 禅寺”额匾。元文宗 即位削壁,杂树间生,传 南山 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览 贵县 全城风光。⒊祐国寺、极乐寺、善德堂 的合称。在 山西省 东北部 五台山 台怀镇 南
- 6.
啓事释义:⒈陈述事情。 多用于下对上。《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召呼三臺尚书以下自诣 卓 府启事。”《旧唐书·高宗纪下》:“八月辛丑,上痁疾,令太子受诸司启事。”《红楼梦》第十八回:“﹝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指示 贾 宅人员何处出入,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⒉陈述事情的奏章;函件。《晋书·山涛传》:“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 启事’。”南朝 梁 沉约《谢赐甘露启》:“不任欣贺,谨以启事谢以闻。”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殷文圭》:“文圭 后饰非,遍投启事公卿间。”清 钱谦益《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
- 7.
埃特纳火山释义:欧洲最高的活火山。 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北部。主要喷火口海拔3323米,直径500米,常积雪。喷发时岩浆从侧面许多小喷火口喷出。自公元前475年以来,共喷发二百多次,是世界上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至今常有黑烟喷出。建有盘山公路和缆车,供旅游者登山观赏火山胜景。
- 8.
山公醉释义:同“山简醉”。唐 孟浩然《裴司士见访》诗:“谁道 山公 醉,犹能骑马廻。”前蜀 韦庄《春暮》诗:“不学 山公 醉,将何自解颐。”
- 9.
山公马释义:指“山公醉”。咏醉酒或醉态。
- 10.
山公释义:⒈晋山涛的别称。 ⒉晋山简,时人亦称山公。⒊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⒋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李约﹞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⒌雄性山魈。
- 11.
山公兴释义:同“山简兴”。 唐 独孤及《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诗:“自是 山公 兴,谁令下士知。”参见“山简醉”。
- 12.
山公启事释义:晋 山涛 甄拔人物的启奏。《晋书·山涛传》:“涛 再居选职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启拟数人,詔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 启事’。”唐 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 嵇延祖,最望 山公 启事来。”清 吴伟业《鸳湖曲》:“中散 弹琴竟未终,山公 启事成何用?”
- 13.
山公启释义:同“山公啟事”。 启,亦写作“啟”。
- 14.
山公啓释义:同“山公啟事”。启,亦写作“啟”。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言辞谨敬,多乖 释迦 之书;文牒卑恭,翻豫 山公 之启。”唐 张九龄《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词》之二:“本谓 山公 啟,而今殁始扬。”宋 黄庭坚《踏莎行·临水夭桃》词:“明日重来,落花如綺,芭蕉渐展 山公 啟。”
- 15.
山公酩酊释义:同“山简醉”。 唐 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高阳 小饮真琐琐,山公 酩酊如何我?”
- 16.
山娶释义:古代以民之男女为山公、山妪的迷信活动。
- 17.
山妪释义: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女子。 参见“山公”。
- 18.
并州儿释义:指北方边地的豪侠少年。并州、幽州 为我国古代北方重镇,民风崇尚游侠,多勇义之士,故有此称。三国 魏 曹植《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 并 游侠儿。”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人为之歌曰:‘山公 时一醉,径造 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復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举手问 葛彊:何如 并州 儿?’…… 彊 是其爱将,并州 人也。”唐 李白《少年行》之一:“经过 燕 太子,结託 并州 儿。”
- 19.
广额释义:⒈宽阔的额头。 晋 左思《娇女》诗:“鬢髮覆广额,双耳似连璧。”南朝 宋 袁淑《驴山公九锡文》:“青脊隆身,长颊广额,脩尾后垂,巨耳双磔,斯又尔之形也。”唐 王翰《观蛮童为伎之作》诗:“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蛾亦效嚬。”⒉指放宽考试录取的名额。科举时代,遇朝廷庆典,常有此举,以示恩惠。《镜花缘》第四十回:“今登极以来,十有餘年,屡逢大有,天下太平;明年恰值七旬万寿:因此特降恩旨十二条。--至於百官纪録,士子广额,另有恩旨十餘条,不在此詔之内。”清 顾炎武《日知录·中式额数》:“今人论科举,多以广额为盛,不
- 20.
景山释义:⒈大山;高山。《诗·鄘风·定之方中》:“望 楚 与 堂,景山与京。”毛 传:“景山,大山。”晋 成公绥《啸赋》:“游崇岗,陵景山,临巖侧,望流川。”⒉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南。《诗·商颂·殷武》:“陟彼 景山,松柏丸丸。”朱熹 集传:“景,山名,商 所都也。”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经 通谷,陵 景山。”⒊山名。在 北京市。又名 万岁山、煤山。系人工堆积而成。有五峰,东西排列,各建琉璃瓦亭。明 末,李自成 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 北京 时,崇祯帝 自缢于山东麓。解放后辟为景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