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静 [zhēn jìng]
1. 节操贞纯,情性淑静。
例贞静的姑娘。
英[chaste and gentle;]
贞静 引证解释
⒈ 端庄娴静。
引《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毛 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説也。”
元 王恽 《细君推氏哀辞》:“性姿贞静 伯姬 恭,四十三年好梦空。”
苏曼殊 《非梦记》:“表妹幽闲贞静,爱公子罔有悛心。”
⒉ 坚贞沉静。
引《晋书·卫瓘传》:“性贞静有名理,以明识清允称。”
唐 孟郊 《北郭贫居》诗:“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清 朱之瑜 《勉亭林春信碑铭》:“其为人沉潜贞静,和惠爱人,宽裕亮直,不迫不阿。”
国语词典
贞静 [zhēn jìng]
⒈ 贞洁娴静。
引《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红楼梦·第六四回》:「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
贞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淑哲释义:贞静贤慧。亦指贞静贤慧之女。
- 2.
详静释义:安详贞静。
- 3.
贞嫕释义:犹贞静。
- 4.
贞幽释义:《易·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王弼 注:“在幽而贞,宜其吉。”后以“贞幽”指处幽隐而能贞静自守。
- 5.
贞怡释义:贞静和悦。
- 6.
贞柔释义:贞静柔顺。
- 7.
贞闲释义:⒈亦作“贞閒”。 亦作“贞嫻”。贞静娴淑。⒉清高闲逸。⒊见“贞闲”。
- 8.
贞靓释义:犹贞静。
- 9.
逐逐释义:⒈奔忙貌;匆忙貌。唐 胡皓《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稜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宋 范仲淹《送郧乡尉黄通》诗:“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清 戴名世《洪昆霞制义序》:“彼窈窕贞静之女,肯低首敛气,逐逐戚施籧篨之侧乎?”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我因急于来 杭,又因年来逐逐于火车轮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领略先代生活的异样的趣味。”⒉急于得利貌。唐 柳宗元《送僧浩初序》:“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中人以下,逐逐利欲,使其不知命分之所至,则猖狂妄行,将无
- 10.
陶镕释义:⒈亦作“陶熔”。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前蜀 杜光庭《亲随司空为大王醮葛仙化词》:“臣曲荷陶鎔,实深造化,唯虔祷祝,少答恩慈。”宋 曾巩《贺东府启》:“巩 蚤游墙屏,幸遇陶鎔。”《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这还算 安老爷、安太太 一年的水磨工夫,才陶熔得姑娘这等幽嫻贞静。”谢觉哉《不惑集·忆叔衡同志》:“他的诲人,似乎摆着正经面孔而又不摆着正经面孔,似乎他向你请益,而实则你就在他的陶熔中。”⒉熔化,融合。清 黄景仁《太白墓》诗:“陶鎔 屈 宋 入大雅,挥洒日月成瑰词。”清 黄鷟来《述别叙怀》诗之四:“陶
- 11.
静专释义:贞静专一。语出《易·繫辞上》:“其静也专,其动也直。”韩康伯 注:“专,专一也。”唐 元稹《高允恭授侍御史知杂事制》:“允恭 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静专勤直,志行修明。”宋 曾巩《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曾祖母尹氏追封燕国太夫人》:“具官某,曾祖母某氏,幽闲静专,躬蹈纯德。”《宋史·乐志十》:“功存内治,德协静专。”
- 12.
静德释义:贞静的德行。
- 13.
静顺释义:平静和顺;贞静温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