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琴 [tiáo qín]
1. 弹琴。
调琴 引证解释
⒈ 弹琴。
引《汉书·扬雄传上》:“阴阳清浊穆羽相和兮,若 夔 牙 之调琴。”
唐 郑谷 《献制诰杨舍人》诗:“窗下调琴鸣远水,帘前睡鹤背秋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何处调琴,惺惺地把醉魂呼醒?”
调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巡释义:⒈巡行三遍。《周礼·夏官·掌固》:“昼三巡之,夜亦如之。”《左传·桓公十二年》:“罗 人欲伐之,使 伯嘉 谍之,三巡,数之。”杜预 注:“巡,徧也。”孔颖达 疏:“谓巡遶徧行之。”⒉斟酒三次。亦泛指多次。《水浒传》第二四回:“一连斟了三巡酒,那婆子便去烫酒来。”《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二人对酌,酒至三巡。”
- 2.
不能彀释义:⒈谓力弱不能张满弓。 《汉书·匈奴传上》:“七日不食,不能彀弩。”颜师古 注:“彀,张也。”《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至是食尽,士日赋米一勺,齕木皮,煑纸而食,才千餘人,皆癯劣不能彀。”⒉引申为不胜任,不可能。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不能彀题名丹闕,只落得埋骨黄壚。”亦作“不能勾”。明 薛近兗《绣襦记·杀马调琴》:“你今日弹琴,只怕明日不能勾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吃尽当光,只怕不能够这样了。”
- 3.
佛印释义:⒈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 唐 高适《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心持佛印久,摽割魔军退。”⒉宋 僧,名 了元。字 觉老,与 苏轼、黄庭坚 相友善,能诗。哲宗 元符 元年圆寂。《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佛印 时时把佛理晓悟 东坡,东坡 渐渐信心。”清 孙枝蔚《登妙高堂》诗:“佛印 苏公 在何处,高臺未入 雍门 弹。”参阅《续传灯录》卷五、《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
- 4.
挂锡释义:亦作“掛锡”。游方僧投宿寺院。因投宿时把衣钵锡杖挂在僧堂钩上,故称。唐 裴休《赠黄蘖山僧希运》诗:“挂锡十年栖 蜀 水,浮杯今日渡 漳 滨。”《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其时 佛印 游方转来,仍旧在 相国寺 掛锡。”《痛史》第二四回:“本庙的不过四五十人,近来倒是掛锡的客师甚多。”
- 5.
文房四寳释义:指笔、墨、纸、砚。宋 梅尧臣《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文房四寳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學士遂令院子取將文房四寳,放在面前。”周立波《扫盲志异》:“文房四宝给捧出来了。”亦称“文房四物”、“文房四士”。宋 陈师道《<寇参军集>序》:“張、李氏 之墨,吴、唐、蜀、閩、兩越 之紙,端溪、歙穴 之硯,鼠鬚栗尾狸毫兔穎之筆,所謂文房四物,山藏海蓄,極天下之選。”宋 陆游《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诗:“水複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獨相依。”
- 6.
枯淡释义:⒈指朴素淡泊的生活。宋 黄庭坚《谢荣绪割獐见贻》诗之二:“二十餘年枯淡过,病来筯下剧甘肥。”《宋史·儒林传六·郑樵》:“平生甘枯淡,乐施与。”《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他今在空门枯淡,必有恨我之意。”郁达夫《和刘大杰<秋兴>》:“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⒉质朴平淡。多指诗文风格。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五柳先生下》:“予观古今诗人,惟 韦苏州 得其清闲,尚不得其枯淡。”清 黄宗羲《<吕胜千诗集>题辞》:“古者才人逸士,或寄傲於山川,或移情於花鸟。向使逐物而流,中藏汨然,其诗必中边枯淡。
- 7.
根气释义:⒈犹根基。 指禀赋、气质。明 李贽《四书评·孟子·梁惠王上》:“劈头初见,便拦截他,也只为根气劣耳。”《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他原是 明悟禪师 转世,根气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⒉底气。《天雨花》第八回:“太夫人脉息,本是虚弱,去年还有根气,不意一坏至此。”
- 8.
玉笋释义:⒈亦作“玉笋”。 笋的美称。宋 杨万里《初三游翟园》诗:“不羞人面对风物,奈尔玉笋金柑何?”⒉喻英才济济。《新唐书·李宗闵传》:“俄復为中书舍人,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 唐冲、薛庠、袁都 等,世谓之玉笋。”宋 王禹偁《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捧詔瑶池下,辞班玉笋中。”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引 王梦楼《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吟诗喜得江山助,问字欣添玉笋围。”⒊喻女子手指。唐 韩偓《咏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宋 孙惟信《风流子》词:“记玉笋揽衣,翠囊亲赠,綉巾拭泪,金柳初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