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fā fà,(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1. 不受外力影响而自然产生的;不自觉的。
例自发的行动。
英[spontaneous;]
⒈ 不受外力影响而自然产生。
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汉献帝 建安 中,东郡民家有怪,无故瓮器自发,訇訇作声,若有人击。”
唐 杜甫 《崔氏东山草堂》诗:“有时自发鐘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宋 梅尧臣 《咏苜蓿》:“黄花今自发,撩乱牧牛陂。”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二折:“深山中将一箇养家心来按捺,僧房中将一箇修行心来自发。”
⒉ 启发自己。
引宋 曾巩 《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洪君 之於琴,非特能其音,又能其意者也。予将就学焉,故道予之所慕古人者,庶乎其有以自发也。”
⒊ 自行奋发。
引唐 元稹 《诲侄等书》:“汝因便録吾此书寄之,庶其自发,千万努力,无弃斯须。”
⒋ 亲自发动。
引《后汉书·齐武王縯传》:“伯升 自发 舂陵 子弟,合七八千人,部署宾客,自称柱天都部。”
⒌ 自行抒写。
⒍ 自己提倡。
引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朱文公》:“臧大夫 概 春秋 以为贤, 陈仲子 通 齐国 以为洁,而 孔 孟 之言若彼,岂谁毁谁誉, 仲尼 自发而自悖之哉!”
⒎ 同“自觉”相对。指人们未认识、未掌握客观规律时的一种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为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往往不能预见其活动的后果。
引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三:“这屯子的妇女的副业生产,带自发的性质。”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真是笑话!靠你那种自发思想,怎能把贫雇农领到社会主义的路上哩嘛。”
⒈ 不假外力自己发动或自然发展。
例如:「自动自发」。
近自觉
反强制
1.小明望着王老师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暗自发誓:我这一生一世,一定要记住您的教诲。
2.山东的农民兄弟也自发地不远千里冒着艰难险阻赶来了。
3.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英勇杀敌,所向披靡,打得侵略军落荒而逃。
4.人们自发来到医院,探望那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5.您好,根据你的描述,有自发性气胸现在病情好转,如果之后再漏气的话不排除会出现呼吸困难或气急的表现。
6.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有一群人不自发的组成小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