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劫 [huài jié]
1. 佛教语。成、住、坏、空四劫之一。谓火、水、风等“大三灾”毁灭众生和世界这一时期,凡历二十小劫。
坏劫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成、住、坏、空四劫之一。谓火、水、风等“大三灾”毁灭众生和世界这一时期,凡历二十小劫。
引《法苑珠林》卷三:“若彼住经坏劫者亦不然,增上福力生彼处故。”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谁料坏劫到来,天地分崩了。”
坏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灾释义:佛教谓劫末所起的三种灾害。刀兵、疫疠、饥馑为小三灾,起于住劫中减劫之末;火、风、水为大三灾,起于坏劫之末。见《俱舍论·分别世品》。亦泛指灾难。
- 2.
劫火释义:⒈亦作“刧火”。 亦作“刦火”。亦作“刼火”。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唐 张乔《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宋 李纲《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清 龚自珍《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⒉借指兵火。清 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
- 3.
劫烬释义:劫灰。佛教谓坏劫之末有水、风、火大三灾,劫烬即劫灾后的馀灰。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设 重云 之讲,开 士林 之学,谈劫烬之灰飞,辨常星之夜落。”唐太宗《冬日临昆明池》诗:“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唐 李绅《题法华寺》诗:“色尘知有数,劫烬岂无年。”
- 4.
劫风释义:佛教语。坏劫之末有水、风、火三劫灾。劫风即劫灾中的风灾。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佛光乃定果之光,虽劫风不可动,岂常风能摇哉!”
- 5.
成住坏空释义:佛教语。谓世界变化的四个阶段,即四大劫:成劫,产生时期;住劫,存在时期;坏劫,毁坏时期;空劫,空无时期。见《俱舍论》卷十二。
- 6.
成坏释义:形成毁坏。指成劫和坏劫。
- 7.
火劫释义:佛教语。坏劫中的“大三灾”之一。谓劫火洞烧,直至光音天。
- 8.
烧劫释义:⒈佛教语。 指坏劫(世界毁灭)时的大火灾。⒉泛指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