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举善 举善的意思
shàn

举善

简体举善
繁体舉善
拼音jǔ shàn
注音ㄐㄩˇ ㄕ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ǔ,(1) 向上抬,向上托。【组词】: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2) 动作行为。【组词】:举止。轻而易举。(3) 发起,兴办。【组词】:举义。举办。创举。(4) 提出。【组词】:举要。举例。(5) 推选,推荐。【组词】:推举。荐举。(6) 全。【组词】:举国。举世。举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组词】:科举。举人。一举成名。(8) 攻克。【例句】:“一战而举鄢、郢”。

shàn,(1)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组词】:善良。善心。善举。善事。善人。善男信女。慈善。(2) 好的行为、品质。【组词】:行善。惩恶扬善。(3) 高明的,良好的。【组词】:善策。善本。(4) 友好,和好。【组词】:友善。亲善。和善。(5) 熟悉。【组词】:面善。(6) 办好,弄好。【组词】:善后。(7) 擅长,长(cháng )于。【组词】:善辞令。多谋善断。(8) 赞许。【例句】:“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9) 好好地。【组词】:善待。善罢甘休。(10) 容易,易于。【组词】:善变。善忘。多愁善感。(11) 姓。

基本含义

指发扬善行,积极行善的意思。

举善的意思

举善 [jǔ shàn]

1. 推荐德才兼优的人。

举善 引证解释

⒈ 推荐德才兼优的人。

《左传·文公三年》:“子桑 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
《后汉书·桓帝纪》:“禁姦举善,兴化之本。”
唐 李颀 《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诗:“举善必称最,持姦当去尤。”


举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物释义:犹三事。指六德、六行、六艺。《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郑玄 注:“物犹事也。”《左传·襄公三年》:“解狐 得举,祁午 得位,伯华 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明 宋濂《送邓贯道还云阳序》:“《周官》之制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所谓三物,若六德、六行、六艺是也。”清 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承平既久,法意寖失,郡县有司不知三物为何事,而教民之任,独以责之学政与
    • 2.
      中节释义:⒈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易·蹇》:“《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孔颖达 疏:“得位居中,不易其节,故致朋来,故云以中节也。”⒉中期。《汉书·晁错传》:“秦 始乱之时,吏之所先侵者,贫人贱民也;至其中节,所侵者富人吏家也;及其末涂,所侵者宗室大臣也。”⒊中等的节操。《孔子家语·辩政》:“孔子 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举善矣:中节也,中人附矣,犹未足也。’”唐 李华《三贤论》:“萧(萧颖士)若百鍊之钢,不可屈折,当废兴去就之际,一死一生之间,而后见其大节;视听过速
    • 3.
      举善释义:推荐德才兼优的人。《左传·文公三年》:“子桑 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后汉书·桓帝纪》:“禁姦举善,兴化之本。”唐 李颀《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诗:“举善必称最,持姦当去尤。”
    • 4.
      举类释义:⒈举荐善类。语出《左传·襄公三年》:“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九:“张文定 庆历 中草两制,《荐举勅》云:‘盖举类之来旧矣。三代 之盛王,其必由之。’”⒉举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邇而见义远。”唐 张说《进嶲州斗羊表》:“勇士冠鸡,武夫戴鶡,推情举类,获此鬭羊。”
    • 5.
      华竞释义:争尚浮华的风气。《晋书·李重传》:“迁尚书吏部郎,务抑华竞,不通私謁,特留心隐逸,由是羣才毕举。”《旧唐书·儒学传序》:“高宗 嗣位,政教渐衰,薄於儒术,尤重文吏。於是醇醲日去,华竞日彰,犹火销膏而莫之觉也。”《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五年》:“自公卿以下,以所居为正,无復县客,远属异土,尽除中正九品之制,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则华竞自息,各求於己矣。”
    • 6.
      均壹释义:亦作“均一”。公允如一;均匀无别。汉 刘向《列女传·魏芒慈母》:“君子谓慈母一心。《诗》云:‘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言心之均一也。”《诗·曹风·鳲鸠序》“《鳲鳩》,刺不壹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壹也”唐 孔颖达 疏:“在位之人,既用心不壹,故《经》四章皆美用心均壹之人,举善以驳时恶。”《新唐书·薛平传》:“在镇六年,兵鎧完礪,徭赋均一。”宋 范仲淹《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吏私诸豪,专扰下户,公重为立法,使得均一。”李大钊《“今”与“古”》:“鲍丹 认自
    • 7.
      小书释义:⒈指价值不大的著作。 《汉书·艺文志》“《周训》十四篇”颜师古 注引 汉 刘向《别录》:“人閒小书,其言俗薄。”《南齐书·陆澄传》:“贾氏 注《经》,世所罕习;《穀梁》小书,无俟两注。”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近见皇家所撰《晋史》,其所採亦多是短部小书,省功易閲者。”⒉旧指儿童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老舍《四世同堂》一:“老人在幼年只读过三本小书与六言杂字。”⒊对己作之谦词。宋 朱熹《答赵提举善誉书》:“近又尝编一小书,略论象数梗概。”《<许杰散文选集>自序》:“我敬以这
    • 8.
      得位释义:⒈谓居应有之位置。《易·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孔颖达 疏:“以阴居阴,故称得位。”⒉谓居要职。《左传·襄公三年》:“解狐 得举,祁午 得位,伯华 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於穷裔。”⒊指得帝位。晋 干宝《晋纪总论》:“怀帝 承乱之后得位,羈於彊臣。”
    • 9.
      忧心如擣释义: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 形容十分焦急。语本《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擣。”《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臣曾不能吐奇举善,上以光赞洪化,下以输展万一,忧心如擣,假寐忘寝。”《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三年》:“六月,甲申,有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帝谓宰相曰:此虫必害田稼,朕忧心如擣,亟遣人驰诣所集处视之。”熊秉坤《武昌起义谈》:“盖学生与新军皆属 汉 人,且俱係本省子弟,各家父老亲戚皆为之忧心如擣。”
    • 10.
      责功释义:责求事功。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舍罪责功者,明君之举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且坦怀待物,举善责功,不念旧恶,据胜势以争天下,谁能敌之!”清 李逊之《三朝野记》卷四:“上英明甚,岂可浪对?异日按期责功,奈何?”
    • 11.
      达善释义:⒈表达善意。 ⒉荐举善人。

举善(jus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举善是什么意思 举善读音 怎么读 举善,拼音是jǔ shàn,举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举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