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郡主 郡主的意思
jùnzhǔ

郡主

简体郡主
繁体
拼音jùn zhǔ
注音ㄐㄩㄣˋ ㄓ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ùn, ◎ 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组词】: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基本含义

指官员的女儿或官员的妻子。

郡主的意思

郡主 [jùn zhǔ]

1. 郡公主。

郡主 引证解释

⒈ 郡公主。 晋 始置。 唐 制太子之女为郡主。 宋 沿 唐 制,而宗室女亦得封郡主。 明 清 则亲王女为郡主

《世说新语·贤媛》“桓公 武 平 蜀,以 李势 妹为妾”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妒记》:“桓 平 蜀,以 李势 女为妾,郡主凶妒。”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宗室女封郡主者,谓其夫为郡马。”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亲王女为和硕格格,汉文称郡主。”


国语词典

郡主 [jùn zhǔ]

⒈ 周时与天子同姓的诸侯之女。因其结婚时,由郡为之主婚,故称为「郡主」。

《幼学琼林·卷二·外戚类》:「郡主、县君,皆宗女之谓。」
《三国演义·第五五回》:「郡主自幼好观武事,严毅刚正,诸将皆惧。」


郡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宾释义:明 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的称谓。 明 陆延枝《说听》卷上:“身是 秦 府仪宾也,奉殿下命办此。”《续通典·礼十四》:“明年又更定公主、郡主封号、婚仪乃駙马、仪宾品秩。”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王 祖为 衡 府仪宾。”
    • 2.
      凄惋释义:⒈哀怨。 《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 平蜀”刘孝标 注引《妒记》:“﹝郡主﹞见 李 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髮,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悽惋。”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悽惋,曲终自投河而死。”《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二年》:“上与 郭淑妃 思公主不已。乐工 李可及 作《叹百年曲》,其声悽惋。”明 李东阳《麓堂诗话》:“《刘长卿集》,悽惋清切,尽羈人怨士之思。”⒉哀伤。宋 陈恕可《齐天乐·馀闲书院拟赋蝉》词:“琴丝宛转。弄几曲新声,几番凄惋。”清 陈裴之《香畹
    • 3.
      天之娇女释义:最受上天宠爱的女子,一般多指的是皇帝的女儿,公主啊,郡主啊,之类的。
    • 4.
      夭桃襛李释义:⒈《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華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唐 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星昴殷冬獻吉日,夭桃襛李遥相匹。”《黑籍冤魂》第八回:“夭桃穠李,宜早合良緣,毋使婚嫁愆期,致令幼女懷春,吉士有《摽梅》之賦也。”⒉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宋 梅尧臣《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诗:“夭桃穠李不可比,又况無此清淡香。”宋 张孝祥《清平乐·梅》词:“吹香嚼蕊,獨立東風里。玉凍雲嬌天似水,羞殺夭桃穠李。”
    • 5.
      宗姬释义:⒈指周王室。因其姬姓,故称“宗姬”。⒉北宋末,郡主改称宗姬。
    • 6.
      帝姬释义:宋徽宗 政和 三年,因 蔡京 建议,仿 周 代王姬称例,改称公主为帝姬,长公主为长帝姬,大长公主为大长帝姬。宋高宗 建炎 元年恢复旧制。宋 徐度《却扫编》卷上:“政和 间,始采 周 之王姬之称,而改公主曰帝姬,郡主曰宗姬,县主曰族姬。”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本朝制度,多循用前代故事。皇女称公主,姊妹称长公主,诸姑称大长公主。至 徽宗 末年,一例改作帝姬。建炎 元年六月八日,臣寮建言不便,以为古者妇人称姓,故 周 曰王姬,犹 宋 子、齐 姜之类是也。本朝为 商 后,非 姬 姓,不可以称。用是改正
    • 7.
      悍妬释义:亦作“悍妒”。蛮横妒忌。唐 孟棨《本事诗·嘲戏》:“御史大夫 裴谈 崇奉释氏,妻悍妬,谈 畏如严君。”宋 梅尧臣《桓妒妻》诗:“昔闻 桓司马,娶妾貌甚都。其妻 南郡主,悍妒谁与俱。”《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妻当日悍妬,做了这事,而今见夫无嗣,也有些惭悔哀怜,巴不得是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冢室故悍妒,李 初未敢言妾,但託买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苟才 平日本是厌恶他悍妒泼辣,样样俱全,巴不得他早死了。”
    • 8.
      支度释义:⒈计算;筹算。《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餘,以市金帛犬马。”《周书·王悦传》:“时悬兵深入,悦 支度路程,勒其部伍,节减粮食。”唐 陈子昂《上蜀川军事》:“闻 松潘 等州屯军,数不逾万,计粮给餉,年则不过七万餘石可盈足。边郡主将不审支度,乃每岁向役十六万夫。”⒉支出。《宋史·食货志下一》:“乾德 三年,始詔诸州支度经费外,凡金帛悉送闕下,毋或占留。”清 黄辅辰《戴经堂日抄》:“搜检零星杂物售卖,从前三四千文购来者,今值一二百文,日用赖此支度。”⒊支度使的省称。参见“
    • 9.
      敛手释义:⒈缩手。表示不敢妄为。《史记·春申君列传》:“秦 楚 合而为一以临 韩,韩 必敛手。”《后汉书·虞延传》:“帝知 延 不私,谓 成 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於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韦澳 为京兆尹,豪右敛手。”⒉拱手。表示恭敬。《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 平 蜀,以 李势 妹为妾”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妒记》:“﹝郡主﹞见 李 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髮,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悽惋。”五代 和凝《江城子》词:“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 10.
      杖杀释义:用杖打死。唐 韩愈《顺宗实录一》:“奏 辅端 诽谤朝政,杖杀之。”《新唐书·懿德太子重润传》:“大足 中,张易之 兄弟得幸 武后,或譖 重润 与其女弟 永泰郡主 婿窃议,后怒,杖杀之。”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柳元公 初拜京兆尹,将赴上,有神策军小将乘马不避,公于市中杖杀之。”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如为 李白 与 杜甫 所推崇过的 李邕,便是被杖杀者之一。”
    • 11.
      梁园释义:⒈即 梁苑。西汉 梁孝王 的 东苑。唐 韦应物《送李十四山东游》诗:“梁 楚 多大蕃,高论动侯伯……立马望东道,白云满 梁园。”明 沉受先《三元记·祝寿》:“嘆 金谷、梁园,多少繁华一梦中。”清 顾炎武《梁园》诗:“梁园 词赋想遗音,雕繢风流遂至今。”章炳麟《梁园客》诗:“闻道 梁园 客最豪,山中 谷永 太萧条。”参见“梁苑”。⒉借指皇室的宅第园林。唐 魏元忠《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诗:“大君敦宴赏,万乘下 梁园。”唐 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梁园 山竹凝云汉,仰望高楼在天半。”⒊指 汴京。今 河南
    • 12.
      纁雁释义:亦作“纁鴈”。旧时妇以贽见姑之礼。《隋书·礼仪志四》:“梁 大同 五年,临城公 婚,公夫人於皇太子妃为姑姪,进见之制,议者互有不同。令曰:‘纁雁之仪,既称合於二姓,酒食之会,亦有姻不失亲。’”宋 苏辙《西掖告词·杨王第三女封安定郡主》:“兹择良士亦为外亲,将修纁鴈之仪,肇锡汤沐之奉。”
    • 13.
      翁主释义:汉 代诸王之女称“翁主”,犹后世之郡主。
    • 14.
      诏检释义:即诏书。 语本《后汉书·公孙瓒传》:“﹝ 袁绍 ﹞矫刻金玉,以为印璽,每有所下,輒皁囊施检,文称詔书。”宋 宋祁《回知郡主客启》:“伏自执事嚮膺詔检,即领郡麾。”宋 王珪《谢宣诏入院奏状》:“仙扃遣使,甫驰及于穷庐;詔检飞文,遽进登于内署。”
    • 15.
      误乱释义:迷惑错乱。汉 应劭《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司空 潁川 韩稜,少时为郡主簿。太守 葛兴 被风病,恍忽误乱,稜 阴扶辅其政,出入二年。”
    • 16.
      赞善释义:官名。“赞善大夫”的省称。始置于 唐,在太子宫中掌侍从、讲授。设左右赞善大夫。唐 白居易《白牡丹》诗:“应似东宫 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八:“王参政 化基,兴国 二年,及第於 吕蒙正 牓,释褐授赞善。”《清史稿·职官志二》:“左、右赞善各二人。汉 员兼翰林院检讨衔。”清 时亦指宫中女官。《红楼梦》第四回:“除聘选妃嬪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参阅《通典·职官十二》。
    • 17.
      赴义释义:⒈犹仗义。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卓 遣执金吾 胡母班”裴松之 注引《汉末名士录》:“班 字 季皮,太山 人,少与 山阳 度尚、东平 张邈 等八人并轻财赴义,振济人士,世谓之八厨。”清 姚清华《石门马氏蠲粟赈饥纪事》诗:“当其举念初,赴义如箭疾。”⒉参加义举;参加义师。《宋书·武帝纪上》:“於是大开赏募,投身赴义者,一同登京城之科。”《北齐书·薛嘉族传》:“属 高祖 在 信都,嘉族 闻而赴义。”《南史·刘锺传》:“及义旗建,帝拔 钟 为郡主簿,曰:‘豫是 彭城 乡人赴义者,并可依 刘主簿。’”⒊就义
    • 18.
      跋踄释义:谓艰辛远行。 明 冯梦龙《女丈夫·洪客高遁》:“从别后,兵火催,孤身怀宝为盗煤,跋踄到 关西,蒙郡主多优礼。”柳亚子《五月八日谒廖夫人于观音山旅邸》诗:“卌年渴想 张别山,长途跋踄寧嫌久。”徐兴业《金瓯缺》第一部第二章:“只怕参议年来体衰多病,不胜跋踄之劳。”
    • 19.
      避迹释义:⒈亦作“避蹟”。 避藏形迹;隐匿。《再生缘》第三七回:“母亲与郡主两年避跡在于 万缘尼菴 内。”《玉娇梨》第八回:“晚生寒舍虽在郡中,却有一个小园在前面 白石村 中,晚生因在此避迹读书,到了城中住的时少,又癖性不喜妄交朋友,所以贱名不能上达。”⒉见“避跡”。
    • 20.
      郡马释义:郡主的丈夫。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宗室女封郡主者,谓其夫为郡马。”《水浒传》第九九回:“郡主郡马,屡次斩获,兵威大振,兵马直抵 昭德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这 苏州 抚臺姓 叶,号叫 伯芬,本是赫赫侯门的一位郡马。”

郡主(jun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郡主是什么意思 郡主读音 怎么读 郡主,拼音是jùn zhǔ,郡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郡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