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郡志 郡志的意思
jùnzhì

郡志

简体郡志
繁体
拼音jùn zhì
注音ㄐㄩㄣˋ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ùn, ◎ 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组词】: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zhì,(1) 意向。【组词】: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2) 记在心里。【组词】:志喜。志哀。永志不忘。(3) 记载的文字。【组词】: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组词】:标志。(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组词】:志子。用碗志志。(6) 姓。

基本含义

指官员或者学者记录地方政务和历史的文字资料。

郡志的意思

郡志 [jùn zhì]

1. 地方志的一种。记录一郡山川、物产、人文等情况的书。宋范成大着有《吴郡志》。

郡志 引证解释

⒈ 地方志的一种。记录一郡山川、物产、人文等情况的书。 宋 范成大 著有《吴郡志》。

清 方文 《山行八咏·东古山》:“郡志名 东古,村人号 比山。”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古无类书,无字书,又无字汇,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 洛阳 所以纸贵者,直是家置一本,当类书、郡志读耳。”


郡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关释义: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 山西 东南部。《后汉书·冯衍传上》:“夫 上党 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彊敌?”李贤 注:“三关,谓 上党关、壶口关、石陘关。”(2)阳平关(今 陕西 沔县 西)、江关(今 四川 奉节 东)、白水关(今 四川 旧 昭化 西北)。《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刘禪 入臣。”李善 注:“蜀有 阳平、江关、白水关。”(3)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 河南 信阳 南。《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 中,立
    • 2.
      上牋释义:犹上表。 《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奋 怒,不从命,又数越法度。恪(诸葛恪)上牋諫。”《梁书·柳恽传》:“惲 上牋陈便宜,请城平之日,先收图籍及遵 汉祖 宽大爱民之义。高祖 从之。”宋 范成大《吴郡志·牧守》:“殷祐 为 吴郡 内史,上牋论 顾荣 功高,赠典不称。”
    • 3.
      两豫释义:豫州 和 南豫州 的合称。《宋书·文帝纪》:“前所给 扬、南徐 二州百姓田粮种子,兗、两 豫、青、徐 诸州比年所宽租穀应督入者,悉除半。”《宋书·州郡志二》:“爰自 泰始 甫失 淮 西,復於 淮 东分立两 豫。”
    • 4.
      伯通桥释义:皋桥 的别称。 在今 苏州市 阊门 内。相传 汉 皋伯通 曾居此桥侧,故名。明 徐祯卿《青门歌送吴郎》诗:“落日帆归 杨子渡,青山家对 伯通桥。”参阅 宋 范成大《吴郡志·桥梁》。
    • 5.
      健糉释义:南宋 吴 中的民俗。 夏至日包粽子,用捆束粽子的草系于手足,以祈祝健康,故名。参阅 宋 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 6.
      南徐释义:⒈古代州名。东晋 侨置 徐州 於 京口城,南朝 宋 改称 南徐,即今 江苏省 镇江市。历 齐 梁 陈,至 隋 开皇 年间废。《宋书·州郡志一》:“武帝 永初 二年,加 徐州 曰 南徐,而 淮北 但曰 徐。文帝 元嘉 八年,更以 江北 为 南兗州,江南 为 南徐州,治 京口。”唐 王昌龄《客广陵》诗:“楼头 广陵 近,九月在 南徐。”清 吴伟业《赠冯讷生进士教授云中》诗:“忆昔扁舟醉 石头,别来几梦 南徐 客。”⒉亦称“南路徐”。指 南朝 梁 徐君蒨。君蒨 与当时的 鱼弘 皆以豪华奢侈著称。《南史·徐羡之传
    • 7.
      南翔释义:⒈向南飞。 汉 张衡《西京赋》:“南翔 衡阳,北栖 鴈门。”三国 魏 曹丕《杂诗》之一:“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清 宋琬《赠别方绣山年兄》诗:“鸿雁日南翔,音书转迢递。”⒉镇名。在 上海市 嘉定县 南。传说 崑山 临江乡 有一寺,初掘地得石,有两只白鹤经常停集其上,后来鹤飞去不返,僧为之号泣,石上忽有题诗“白鹤南翔去不归,惟留空跡在名基”等句,因名寺 南翔,镇又以寺得名。见 宋 范成大《吴郡志·异闻》。
    • 8.
      响屧廊释义:春秋 时 吴王 宫中的廊名。遗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 灵岩山。唐 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之五:“响屧廊 中金玉步,采苹山 上綺罗身。”宋 范成大《吴郡志·古迹》:“响屧廊,在 灵巖山 寺。相传 吴王 令 西施 辈步屧,廊虚而响,故名。今寺中以 圆照塔 前小斜廊为之,白乐天 亦名‘鸣屧廊’。”宋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山》:“﹝ 砚石山 ﹞又有 响屧廊,或曰 鸣屐廊,以楩梓藉其地,西子 行则有声,故以名云。”俞锷《无题》诗之十:“望夫梦化点头石,倩女魂飞 响屧廊。”
    • 9.
      基趾释义:⒈亦作“基阯”。 亦作“基址”。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左传·宣公十一年》:“令尹 蔿艾猎 城 沂 ……议远邇,略基趾,具餱粮,度有司,事三旬而成。”杜预 注:“趾,城足。”唐 元稹《古社》诗:“古社基阯在,人散社不神。”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九:“旧闻其子 择言(蔡择言)亲道之。后见诸郡兵火之后,瓦砾堆积,不能尽去,因葺以为基址者甚多,因悟 蔡氏 所见。”⒉指一地之范围。《宋书·州郡志二》:“宋武帝 欲开拓 河 南,绥定 豫 土。九年,割 扬州 大江以西,大雷 以北,悉属 豫州,豫 基址因此而立。”⒊喻
    • 10.
      子安释义:⒈旧传 陵阳 子明 钓得白龙,拜而放之。后三年,龙迎 子明 上 陵阳山。后百馀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下人令上山半,告言:“谿中 子安 当来问,子明 钓车在否?”后二十馀年,子安 死,葬山下,有黄鹤栖其冢树,鸣呼 子安。见 汉 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唐 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诗:“白龙降 陵阳,黄鹤呼 子安。”参见“子明”。⒉传说中的仙人。《南齐书·州郡志下》:“夏口城 据 黄鵠磯,世传仙人 子安 乘黄鵠过此上也”
    • 11.
      寄治释义:⒈谓假托公义之名。《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并作威福,击断自恣,行污而寄治,身私而託公,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颜师古 注:“寄,託也。内为污私之行,外託治公之道也。”⒉地方官署侨居他地。《宋书·州郡志一》:“宋 末失 淮北,侨立 兗州,寄治 淮阴。”《新唐书·元载传》:“初,四镇 北庭 行营节度使寄治 涇州,大历 八年,吐蕃 寇 邠寧,议者谓三辅以西无襟带之固,而 涇州 散地不足守。”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八五回:“孙权 命 瑜 领 南郡 太守,屯兵 江陵;程普 领 江
    • 12.
      抚接释义:⒈安抚接纳。 《后汉书·邓训传》:“乌桓 怨恨谋反,詔 训 将 黎阳营 兵屯 狐奴,以防其变。训 抚接边民,为 幽部 所归。”《南齐书·州郡志上》:“十二年,刘义庆 镇 寿春,后常为州治。抚接遐荒,扞御疆埸。”《新唐书·李叔明传》:“初,东川 承兵盗,乡邑彫破,叔明 治之二十年,抚接有方,华裔遂安。”⒉爱抚结纳。《晋书·慕容翰载记》:“善抚接,爱儒学,自士大夫至於卒伍,莫不乐而从之。”《周书·令狐整传》:“整 广布威恩,倾身抚接,数月之间,化洽州府。”宋 王安石《上宋相公书》:“阁下抚接顾待,久而加亲。”
    • 13.
      支公骏马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 曰:‘贫道重其神骏。’”余嘉锡 笺疏:“《吴郡志》九云:支遁 菴在 南峯,古号 支硎山,晋 高僧 支遁 尝居此。剜山为龕,甚宽敞。
    • 14.
      暑月释义:夏月。约相当于农历六月前后小暑、大暑之时。《南齐书·州郡志下》:“汉 世 交州 刺史每暑月輒避处高,今 交 土调和,越 瘴独甚。”《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重茧衣裘”唐 孔颖达 疏:“暑月多衣,所以示疾。”明 张居正《论边事疏》:“暑月非虏骑狂逞之时,料无大事,请宽圣怀。”
    • 15.
      毛公坛释义:太湖 古迹名。唐 白居易《毛公坛》诗:“毛公坛 上片云閒,得道何年去不还。”宋 范成大《吴郡志·古迹二》:“毛公坛 即 毛公坛福地,在 洞庭山 中,汉 刘根 得道处也。根 既仙,身生緑毛,人或见之,故名 毛公。今有石坛在观旁,犹 汉 物也。”
    • 16.
      盐署释义:掌管盐务的官署。 《宋书·州郡志一》:“南沙 令,本 吴县 司盐都尉署。吴 时名 沙中。吴 平后,立 暨阳县,割属之。晋成帝 咸康 七年,罢盐署,立以为 南沙县。”
    • 17.
      肥冬瘦年释义: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 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 18.
      蚓窍释义:⒈旧误蚯蚓能鸣,其声发于孔窍。比喻微不足道的音响。亦用以谦称自己的文才。语本唐韩愈轩辕弥明《石鼎联句》:“时於蚯蚓窍,微作苍蝇鸣。”宋刘克庄《和徐常丞洪秘监倡和》:“公诗妙巧过般输,蚓窍何堪和大儒。”清黄宗羲《辞张郡侯请修郡志书》:“使山林者而与臺阁之事,蚓窍蝇鸣,岂谐《韶》《頀》。”⒉泛指拙劣的诗文创作。
    • 19.
      试剑石释义:⒈石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传说 秦王 或 吴王 试剑于此。见 宋 范成大《吴郡志·虎邱》。⒉石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北固山。相传 三国 时 孙权、刘备 试剑于此。⒊石名。在 江苏省 铜山县 东南 汉高祖庙,宋 苏轼 有铭。⒋石名。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伏波山 还珠洞(也称 伏波岩)内,相传 汉 马援 试剑于此。⒌石名。在 湖北省 鄂州市 鄂城 西山(即 樊山)上,相传 三国 孙权 试剑于此。⒍石名。在 湖南省 平江县 东 道岩山 上,相传 许旌阳 试剑于此。
    • 20.
      边带释义:⒈邻接,毗连。 《南齐书·州郡志下》:“义熙 元年,冠军将军 刘毅 以为 夏口 二州之中,地居形要,控接 湘川,边带 溳 沔,请 并州 刺史 刘道规 镇 夏口。”《南史·范云传》:“边带 蛮 俚,尤多盗贼,前内史皆以兵刃自卫。”⒉边境地带。《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边带广途,讹言孔炽,毁立之易,过於转圆,若依旧制通敞,实允观听。”

郡志(jun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郡志是什么意思 郡志读音 怎么读 郡志,拼音是jùn zhì,郡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郡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