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鹤氅 鹤氅的意思
chǎng

鹤氅

简体鹤氅
繁体鶴氅
拼音hè chǎng
注音ㄏㄜˋ ㄔ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è,(1) 鸟类的一属,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边,吃鱼、昆虫或植物。【组词】:鹤立。鹤发(fà)。鹤寿。鹤驾。鹤长凫短。

chǎng,(1) 大衣,外套。【组词】:大氅。(2) 古代指一种像鹤的水鸟的羽毛,用以做衣服和仪仗中的旗幡。【组词】:鹤氅。戈氅。戟氅。

基本含义

指高贵、端庄的仪态和举止。

鹤氅的意思

鹤氅 [hè chǎng]

1. 鸟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泛指一般外套。道袍。

鹤氅 引证解释

⒈ 鸟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企羡》:“孟昶 未达时,家在 京口,尝见 王恭 乘高舆,被鹤氅裘。”

⒉ 泛指一般外套。

宋 陆游 《八月九日晚赋》:“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
《红楼梦》第四九回:“﹝ 黛玉 ﹞罩了一件大红羽縐面白狐狸皮的鹤氅。”

⒊ 道袍。

《新五代史·唐臣传·卢程》:“程 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家僮开了竹箱,把我买下的箬笠、芒鞋、萝绦、鹤氅,替俺换了。”
王季思 等注:“藤萝做的绦,鹤羽做的袍,都是道士的服装。”


国语词典

鹤氅 [hè chǎng]

⒈ 用鹤羽制成的外衣。

《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鹤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仙氅释义:指鹤氅,披在肩上的斗篷。
    • 2.
      吟月释义:⒈谓对月吟诗。唐 杜荀鹤《赠崔少府》诗:“洞口礼星披鹤氅,溪头吟月上渔船。”唐 方干《哭江西处士陈陶》诗:“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⒉谓对月鸣叫。唐 李子仞《驯猿赋》:“夜廡幽阴,忆南陇之吟月;花朝明媚,想乔林之弄春。”《宣和画谱·董元》:“﹝ 董元 ﹞善画,多作山石水龙……其(龙)降陞自如,出蛰离洞,戏珠吟月,而自有喜怒变态之状,使人可以遐想。”
    • 3.
      学佛释义:⒈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唐 方干《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唐 黄滔《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五代 徐夤《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宋 李觏《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⒉指信仰或研究佛教。唐 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
    • 4.
      槃礴释义:⒈箕踞而坐。《庄子·田子方》:“宋元君 将画图……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成玄英 疏:“解衣箕坐,倮露赤身,曾无惧惮。”宋 王安石《虎图》诗:“想当槃礴欲画时,睥睨众史如庸奴。”⒉引申为傲视。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项斯》:“槃礴宇宙,戴蓟花冠,披鹤氅,就松阴,枕白石,饮清泉,长吟细酌,凡如此三十餘年。”⒊亦作“槃薄”。盘踞地上。《晋书·五行志中》:“洛阳宫 西 宜秋里 石生地中,始高三尺,如香鑪形,后如傴人,槃薄不可掘。”唐
    • 5.
      闲遥遥释义:同“閒邀邀”。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俺閒遥遥独自林泉隐,您虚飘飘半纸功名进。”元 杨暹《刘行首》第二折:“你不肯顶簪冠,披鹤氅,閒遥遥,稳拍拍,蓬莱方丈 把玄机晓。”元 孙叔顺《一枝花》套曲:“闲遥遥游山玩水,乐陶陶下象围棋。”
    • 6.
      雪氅释义:用白色鸟羽制成的外套。 也称鹤氅。
    • 7.
      飞化释义:飞升化为神仙。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骈》:“鄱阳 商侩 吕用之 会妖术,役鬼神,及狂人 诸葛殷、张守一 等相引而进,多为谬悠长年飞化之説,羽衣鹤氅,诡辨风生。”
    • 8.
      鹤氅皂绦释义:鹤氅是汉服中的一种;1皂绦,亦作“皁绦”,黑色的丝绳。
    • 9.
      鹤袖释义:鹤氅的袖。借指鹤氅。

鹤氅(hec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鹤氅是什么意思 鹤氅读音 怎么读 鹤氅,拼音是hè chǎng,鹤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鹤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