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内治 内治的意思
nèizhì

内治

简体内治
繁体內治
拼音nèi zhì
注音ㄋㄟˋ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èi nà,(1) 里面,与“外”相对。【组词】: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组词】:内人。内亲。内弟。(3) 亲近。【例句】:内君子而外小人。(1) 同“纳”,收入;接受。

zhì,(1) 管理,处理。【组词】: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2) 整理。【组词】:治河。治水。(3) 惩办。【组词】:治罪。处(chǔ)治。(4) 医疗。【组词】:治病。治疗。医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组词】:治蝗。治蚜虫。(6) 从事研究。【组词】:治学。治史。(7) 安定。【组词】: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组词】:府治。治所。(9) 姓。

基本含义

指国家内部的治理和管理。

内治的意思

内治 [nèi zhì]

1. 古指对妇女进行的教育。

2. 指家务或治理家务。

3. 国内的政治。

4. 指治理国政。

5. 修身;约束自己。

7. 指养生之道。

内治 引证解释

⒈ 古指对妇女进行的教育。

《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嬪……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
郑玄 注:“内治,妇学之法也。”
孔颖达 疏:“案九嬪职云‘掌妇学之法’,故知内治是妇学也。”

⒉ 指家务或治理家务。

宋 王安石 《仙游县太君罗氏墓志铭》:“经纪内治,能勤不懈。”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孙氏 ﹞一旦併焚其集,以为才思非妇人之事,自是专以妇道内治。”

⒊ 国内的政治。

《管子·八观》:“豪桀材人,不务竭能,则内治不别矣。”
宋 叶适 《受玉宝贺笺》:“副禕是御,洪维内治之彰明,玉宝之来归信矣!”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今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此后行政期於中央政府与各省之关係,调剂得宜,大纲既挈,条目自举。是曰内治之统一。”

⒋ 指治理国政。

《淮南子·诠言训》:“外交而为援,事大而为安,不若内治而待时。”

⒌ 修身;约束自己。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义法》:“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据祉以劝福。”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母憎 舜 而爱 象,舜 犹内治,靡有姦意。”

⒍ 指养生之道。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张子 闇内机, 单生 蔽外像”
唐 吕向 注:“张毅 是闇内治之几微, 单豹 是不明外治之法。”


国语词典

内治 [nèi zhì]

⒈ 国内的政治。

汉·刘向《说苑·卷一五·指武》:「内治未得,不可以正外。」

⒉ 对妇女的教育。

《礼记·昏义》:「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

⒊ 家务。

宋·王安石〈仙游县太君罗氏墓志铭〉:「经纪内治,能勤不懈。」

⒋ 修身,约束自己。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


内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夫人释义:古代天子后宫分主六宫之官。《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孔颖达 疏:“后之六宫在王之六寝之后……其三夫人虽不分居六宫,亦分主六宫之事。或二宫则一人也,或犹如三公分主六卿之类也。”三夫人之号,代有更易。《南史·后妃传序》:“晋武帝 采 汉 魏 之制:置贵嬪、夫人、贵人,是为三夫人,位视三公……及 孝武 孝建 三年,省夫人,置贵妃,位比相国;进贵嬪比丞相,贵人比三司,以为三夫人。”
    • 2.
      中医外治释义:以突出“中医外治”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 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针灸、按摩、熏洗、针刀、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治 疗范围遍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不废外治”之说。
    • 3.
      内理释义:内治。
    • 4.
      慢性病释义:病理变化缓慢或不能在短时期内治好的病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 5.
      燕敖释义:宴饮遨游。 燕,通“宴”。语出《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郑玄 笺:“敖,游也。”宋 沉遘《教坊使杜仁经等加恩制诰》:“海内治安,朝廷穆然。朕诚与羣臣乐之,而以时燕敖,庶乎交其驩欣以及万民。”
    • 6.
      狡悍释义:⒈狡猾凶悍。《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勛 将 孟敬文 守 丰县,狡悍而兵多。”宋 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故内治柔和,无狡悍思乱之民。”《明史·西域传二·曲先卫》:“散即思 素狡悍,天子宥其罪,仍怙恶不悛。”郑观应《盛世危言·交涉上》:“彼虽狡悍,其奈我何?”⒉谓壮健勇武。宋 苏轼《上富丞相书》:“异时士大夫皆喜为卓越之行,而世亦贵狡悍之才。”清 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群盗叛服》:“其妹 四娘子 狡悍善骑射。”
    • 7.
      神骥出枥释义:喻气魄雄伟,志向远大。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十一节:“於戲!加富爾 雖百折不撓之英雄,然非遇英明果斷之志如 英瑪努埃 者,亦安得成功名於後世耶!至是,而 撒的尼亞 之内治,一切就緒,駸駸乎有神驥出櫪、鷙鷹脱韝之志矣。”
    • 8.
      计奏释义:⒈计议后奏请。 ⒉古代地方官员奏呈朝廷的关于境内治绩的情况汇报。
    • 9.
      采芼释义:择取;选拔。 语本《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窃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乐之。”旧解《关雎》篇乃颂“后妃之德”。后因以“採芼”称颂后妃内治之美。
    • 10.
      陵弱释义:⒈欺凌弱者。 蒋光慈《少年飘泊者》二:“这座乱坟山倒是一块自由平等的国土……这里的居邻尽是些同等的分子,所谓陵弱欺贱的现象,大约是一定不会有的。”⒉逐渐衰弱。梁启超《变法通议》二:“又如 西班牙、荷兰,三百年前,属地徧天下,而内治稍弛,遂即陵弱,国度夷为四等。”
    • 11.
      静专释义:贞静专一。语出《易·繫辞上》:“其静也专,其动也直。”韩康伯 注:“专,专一也。”唐 元稹《高允恭授侍御史知杂事制》:“允恭 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静专勤直,志行修明。”宋 曾巩《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曾祖母尹氏追封燕国太夫人》:“具官某,曾祖母某氏,幽闲静专,躬蹈纯德。”《宋史·乐志十》:“功存内治,德协静专。”

内治(ne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内治是什么意思 内治读音 怎么读 内治,拼音是nèi zhì,内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内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