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斯 [ruò sī]
1. 如此。
若斯 引证解释
⒈ 如此。
引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苟可贵其若斯,孰亦有云而不珍。”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飘颻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
若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千释义:⒈《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⒉泛言数目之多。三国 魏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唐 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⒊指三千大千世界。南朝 宋
- 2.
临难如归释义:犹言视死如归。 《魏书·节义传序》:“至於輕生蹈節,臨難如歸,殺身成仁,死而無悔,自非耿介苦心之人,郁怏激氣之士,亦何能若斯。”《北史·崔挺等传论》:“模 雄壯之烈,楷 忠貞之操,殺身成義,臨難如歸,非大丈夫亦何能若此矣。”
- 3.
亢位释义:指《易·乾》第六爻的爻位。 《乾》卦“上九”(即第六爻)的爻辞为“亢龙有悔”,故称其爻位为亢位。相传 孔子 解释何谓“亢龙有悔”时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后因以“亢位”为前朝失位、后代受禅之兆。《南齐书·高帝纪上》:“后汉 自 建武 至 建安 二十五年,一百九十六年而禪 魏,魏 自 黄初 至 咸熙 二年,四十六年而禪 晋 ……咸以六终六受。六,亢位也。验往揆今,若斯昭著。敢以职任,备陈管穴。伏愿顺天时,膺符瑞。”
- 4.
凶迹释义:作恶的遗迹。借指恶人。《宋书·索虏传》:“殄逆鳞於 函关 ,扫凶迹於 秦 土,非仰协 宋 灵,俯允羣愿,焉能若斯者哉?”
- 5.
呫哔释义:亦作“呫毕”。犹佔毕。后泛称诵读。明 李贽《王龙谿先生告文》:“先生以言教天下,而学者每呫嗶其语言,以为先生之妙若斯也,而不知其糟粕也,先生不贵也。”清 乐宫谱《毛生》:“公等穷年呫毕,足跡不出三里外,宁知世路之嶮巇哉。”田北湖《论文章源流》:“汉 兴试士,呫嗶之徒,相率应制,以博禄位。”
- 6.
四履释义:⒈谓四境的界限。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 周 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 河,南至于 穆陵,北至于 无棣。”杜预 注:“履,所践履之界。”南朝 梁 任昉《宣德皇后令》:“元功茂勋,若斯之盛,地狭乎四履,势卑乎九伯,帝有恧焉。”唐 杜牧《原十六卫》:“四履所治,指为别馆。”⒉四方。唐 卢照邻《释疾文·粤若》:“有 太公 兮卷舒龙豹,奄经营乎四履;有先生兮乘骑日月,期汗漫乎九垓。”唐 储光羲《观范阳递俘》诗:“四履封元戎,百金酬勇夫。”
- 7.
对句释义:⒈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 晋 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 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 诗言‘宣尼 悲获麟,西狩泣 孔邱’。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駢枝也。”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⒉指对联。《西游记》第四四回:“殿门前掛一联黄綾织锦的对句,綉着二十二个大字,云‘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餘年。’”清
- 8.
文过饰非释义: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过失和错误。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文、饰:掩饰。过、非:错误。
- 9.
既立释义:指三十岁。 语本《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明 徐渭《自书小像赞一》:“吾生而肥,弱冠而羸不胜衣,既立而復渐以肥,乃至於若斯图之痴痴也。”
- 10.
淹被释义:覆盖。康有为《请禁妇女裹足折》:“古今中外,未有恶俗苦体,非关功令,乃能淹被天下,流传千年,若斯之甚也。”
- 11.
烦伪释义:杂乱虚假。 《北史·程骏传》:“夫 老子 著抱一之言,庄生 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人若乖一,则烦伪生;爽性,则冲真丧。”
- 12.
烦僞释义:杂乱虚假。《北史·程骏传》:“夫 老子 著抱一之言,庄生 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人若乖一,则烦伪生;爽性,则冲真丧。”
- 13.
王者释义:⒈帝王,天子。《公羊传·成公元年》:“然则曷为不言 晋 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史记·伯夷列传》:“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唐 张说《奉和千秋节宴应制》:“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心。”清 凌扬藻《蠡勺编·僣立楚齐策文》:“职在牧民,廼知王者为通器。”⒉指同类中之特出而无与伦比者。宋 欧阳修《渔家傲》词:“颜色清新香脱洒。堪长价,牡丹怎得称王者!”⒊钱的别称。唐 李冗《独异志》卷中:“唐 富人 王元寳,玄宗 问其家财多少?曰:‘臣请以一縑繫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縑未穷。’时人谓钱
- 14.
穷年尽气释义:犹言尽毕生之力。清 高阜《<书影>序》:“使古人之著述盡若斯也,予將窮年盡氣以恣探之不暇,又何至有廢卷之歎乎!”
- 15.
袒割释义:袒右膊而割切牲肉,古代天子敬老、养老之礼。语出《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於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文选·张衡<东京赋>》:“执鑾刀以袒割,奉觴豆於国叟。”薛综 注:“言天子亲执鑾刀,袒右膊而割牲,以示敬也。”《周书·于谨传》:“是以古先明后,感若斯典,立三老五更,躬自袒割。”《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四年》:“有司进饌,帝跪设酱豆,亲为之袒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