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o,(1)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组词】:桥梁。桥墩。桥涵。桥头堡。吊桥。栈桥。引桥。立交桥。(2) 形状如桥梁的。【例句】:心脏搭桥手术。(3) 古同“乔”,高。(4) 古同“矫”,正,整。(5) 姓。
zǐ,(1) 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组词】:梓器(棺材)。梓宫(皇帝的棺材)。(2) 治木器。【例句】:梓人(古代制造器具的木工)。梓匠。(3) 木头雕刻成印刷用的木板。【例句】:付梓(把稿件交付排印)。梓行(xíng )。(4) 指故里。【组词】:梓里。桑梓。(5) 姓。
1.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李善注引《尚书大传》:“伯禽与康叔朝于成王,见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二子有骇色,乃问于商子曰:‘吾二子见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何也?’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名桥,南山之阴有木名梓,二子盍往观焉!’于是二子如其言而往观之,见桥木高而仰,梓木晋而俯。反以告商子。
⒈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 李善 注引《尚书大传》:“伯禽 与 康叔 朝於 成王,见乎 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二子有骇色,乃问於 商子 曰:‘吾二子见於 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何也?’ 商子 曰:‘ 南山 之阳有木名桥, 南山 之阴有木名梓,二子盍往观焉!’於是二子如其言而往观之,见桥木高而仰,梓木晋而俯。反以告 商子。
引商子 曰:‘桥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
后因称父子为“桥梓”。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孝友之性,岂伊桥梓;夷雅之体,无待韦弦。”
唐 张说 《右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礼义形於桥梓,哀戚过於縗麻。”
明 王世贞 《鸣凤记·严嵩庆寿》:“庆春风桥梓齐荣,乐晚景椿萱同操。”
⒈ 比喻父子。参见「乔梓」条。
引《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孝友之性,岂伊桥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