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gǔ qín]
1. 我国很古就有的一种弦乐器,用梧桐等木料做成,有五根弦,后来增加为七根,沿用到现代。也叫七弦琴。
古琴 引证解释
⒈ 指传世久远的七弦琴。多为梧桐木料制成,初五弦,后增为七弦。
引北周 庾信 《幽居值春》诗:“短歌吹细笛,低声泛古琴。”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古琴》:“古琴漆色,歷年既久,漆光退尽,惟黯黯如海舶所货乌木,此最奇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琴名》:“古琴名:冰清,春雷,玉振,黄鵠,秋啸,鸣玉。”
国语词典
古琴 [gǔ qín]
⒈ 乐器名。中国的古老弦乐器,相传为伏羲所创,初仅五弦,周时增为七弦。
古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弦琴释义:古琴的一种。
- 2.
七丝释义: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 3.
七弦琴释义:古琴。
- 4.
七弦释义:亦作“七絃”。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 5.
三准释义:⒈指写作所应注意的三个标准:情、事、辞。⒉指古琴上定音的三个标准区。古琴将全絃分为十二个段落,在琴面上作出标帜,当做调定音阶的标准,称十三徽,每徽一音。其中一至四徽谓之上准,四至七徽谓之中准,七徽至絃末谓之下准,合称三准。见《宋史·乐志十七》引宋姜夔《乐议》。⒊指调高下,分并财,散积聚。
- 6.
三尺桐释义:指琴。 古琴身多以桐木制成。
- 7.
伯妃引释义:古琴曲名。即《伯姬引》。
- 8.
伯姬引释义:古琴曲名。 传说为 春秋 时 宋共公 夫人 伯姬 保母所作。保母悼 伯姬 因守义而遇火焚之灾,援琴而歌《伯姬引》。见 汉 蔡邕《琴操·伯姬引》。
- 9.
侧商调释义:古琴调之一,失佚已久。
- 10.
克商操释义:古琴曲名。
- 11.
凤凰琴释义:古琴名。 亦泛指宝琴。
- 12.
凤沼释义:⒈指凤凰池。《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南朝 宋 谢庄《让中书令表》:“臣闻壁门天邃,凤沼神深。”宋 梅尧臣《次韵景彝祀高禖书事》:“君门赐胙予何有,不似矜夸凤沼傍。”清 朱彝尊《送曹郡丞之官徽州》诗:“凤沼趍晨久,鸞臺典籍荣。”⒉指超凡的境地。唐 高适《鹘赋》:“望凤沼而轻举,纷羽族以惊猜。”⒊指琴底的洼处。宋 赵希鹄《洞天清录》:“雷(雷文)张(张越)製槽腹有妙诀,於琴底悉洼,微令如仰瓦,盖谓於龙池凤沼之弦,微令有脣餘处悉洼之。”宋 岳珂《桯史·冰清古琴》:“又书:‘大历 三年三月三日,上底 蜀郡 雷氏
- 13.
凤池释义:⒈即凤凰池。⒉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⒊砚的一种。
- 14.
古操释义:古琴曲。
- 15.
号钟释义:古琴名。
- 16.
吟猱释义:弹奏古琴的指法。左手按弦,往复移动,使发颤声。小曰吟,大曰猱。
- 17.
响泉释义:古琴名。唐 李绰《尚书故实》:“李汧公 取桐孙之精者,杂缀为之,谓之百纳琴,用蜗壳为徽,其间三面尤絶异。通谓之响泉、韵磬,絃一上可十年不断。”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李汧公 镇 宣武,好琴、书。自造琴,取新旧桐材扣之,合律者裁而胶缀。所蓄二琴殊絶,其名‘响泉’、‘韵磬’者也。”宋 苏轼《破琴》诗叙:“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絃。此生若遇 邢和璞,方信 秦 筝是响泉。”
- 18.
大弦释义:古琴瑟,琵琶等弦乐器的粗弦,即宫声弦。
- 19.
宓琴释义:古琴。相传为 宓羲氏 所创制,故称。
- 20.
将归操释义:古琴曲名。 相传为 孔子 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