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才 [shī cái]
1. 写诗的能力。
英[poetic talent;]
诗才 引证解释
⒈ 做诗的才情。
引宋 梅尧臣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诗:“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三折:“便小生也土培了砚臺,揪撇下诗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弟 香亭 诗才清婉。”
诗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击鉢催诗释义:南朝 齐 竟陵王 萧子良,常于夜间邀集才人学士饮酒赋诗,刻烛限时,规定烛燃一寸,诗成四韵。 萧文琰 认为这并非难事,乃与 丘令楷、江洪 二人改为击铜钵催诗,要求钵声一止,诗即吟成。见《南史·王僧孺传》。后以“击鉢催诗”指限时成诗,亦以喻诗才敏捷。《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鉢催诗,我要击鉢了。”亦省作“击鉢”。宋 陈师道《次韵苏公蜡梅》:“坐想明年 吴 与 越,行酒赋诗听击鉢。”清 赵翼《自鸣钟》诗:“投籤常恐就睡酣,击鉢不怕催诗恶。”
- 2.
击钵催诗释义:指限时成诗。比喻诗才敏捷。
- 3.
咏絮释义:⒈东晋谢道韫曾以“柳絮因风起”的诗句比拟雪花飞舞,其叔父谢安大为赞赏。 见《晋书·列女传·谢道韫》。后以“咏絮”为称扬女子能诗善文之典。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因以为女子有诗才之典。
- 4.
大厮八释义:大模大样地;有排场地。 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自笑我有那 崔护 诗才几些,怎敢便大厮八将凉浆謁。”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二折:“畅道你父亲此地身亡,你是必牢记着这日头,大厮八做箇週年。”
- 5.
奚童释义:亦作“奚僮”。 未成年的男仆。明 陈所闻《懒画眉·王明府云池命歌者携酒桃花下》曲:“王郎 谱曲教奚童,不説 周郎 顾曲工。”清 赵翼《锦囊》诗:“怕人笑我诗才尽,特遣奚童背锦囊。”清 张礼《菩萨蛮》词:“云根随意坐,静督奚僮课。”
- 6.
宴如释义:犹安然,安定平静貌。《三国志·吴志·朱然传》:“将士皆失色,然 宴如而无恐意。”唐 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寇盗方归顺,乾坤欲宴如。”《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六年》:“枢密副使 沉义伦,居第卑陋,处之宴如。”明 冯梦龙《智囊补·闺智·申屠希光》:“申屠 氏,长乐 人,慕 孟光 之为人,自名 希光 有诗才,既适 侯官 秀才 董昌,絶不復吟,食贫作苦宴如也。”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方镇》:“治兵措餉,皆出朝廷,常以一方而动四方;既各有专地,兵食不出於外,即一方不寧,他方宴如。”
- 7.
盐絮释义:⒈《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载:谢安侄女道韫,才思敏捷,尝居家遇雪,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十分赞赏。后因以“盐絮”指美好的诗句。⒉以指诗才。
- 8.
詄荡释义:⒈见“詄荡荡”。 ⒉横逸豪放。清 袁昶《赠龚生记异》诗:“詄荡名家子,胡为穷海边。”蔡寅《<变雅楼三十年诗征>序》:“高子 诗才詄荡,常对酒当歌,咳唾成珠玉。”章炳麟《国故论衡·辨诗》:“汉 世《郊祀》、《房中》之乐,有三言、七言者,其辞閎丽詄荡,不本《雅》《颂》。”
- 9.
诗材释义:⒈诗的素材。⒉诗才。
- 10.
诗窖释义:⒈喻指满腹诗才、作诗很多的诗人。 ⒉见“诗窖子”。
- 11.
诗筒释义:⒈亦作“诗筩”。盛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⒉喻指满腹诗才的诗人。
- 12.
诗袋释义:⒈即诗囊,贮放诗稿的袋子。⒉比喻满腹诗才的人。
- 13.
谢道韫释义:东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侄女,王凝之之妻。曾在家遇雪,谢安问如何形容雪花,其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受到谢安称赏。后世因而称女子的诗才为“咏絮才”。
- 14.
顔鲍释义:南朝 宋 颜延之 和 鲍照 的并称。借指高才之士。唐 杜甫《遣怀》诗:“不復见 颜 鲍,繫舟卧 荆 巫。”仇兆鳌 注:“颜延之、鲍照,以比 高 李 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