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足 [cè zú]
1. 侧转其足,形容周围拥挤。
2. 置足,插足。
4. 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
侧足 引证解释
⒈ 侧转其足,形容周围拥挤。
引《文选·班固<西都赋>》:“毛羣内闐,飞羽上覆,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
吕向 注:“接翼侧足,言多也。”
⒉ 置足,插足。
引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侧足无行逕,荒畴不復田。”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 焦原 未言苦。”
明 李东阳 《送李士常》诗之三:“侧足风尘间,长途畏中跌。”
⒊ 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参见“侧立”。
引《东观汉纪·吴汉传》:“﹝ 吴汉 ﹞篤於事上……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
《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挠。”
《明史·佞倖传·江彬》:“成国公 朱辅 为长跪, 魏国公 徐鹏举 及公卿大臣皆侧足事之。”
国语词典
侧足 [cè zú]
⒈ 因畏惧而不敢向前。
引《南史·卷七〇·循吏传·郭祖深传》:「远近侧足,莫敢纵恣。」
《明史·卷三〇七·佞幸传·江彬传》:「成国公朱辅为长跪,魏国公徐鹏举及公卿大臣皆侧足事之。」
⒉ 插足,干预其事。
例如:「这是我们自家兄弟的事,请你别侧足。」
侧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仄足释义:侧足。
- 2.
侧足释义:⒈两脚斜着站,不敢移动,形容非常恐惧:侧足而立。⒉同“厕足”。
- 3.
危足释义:侧足。 谓畏惧不敢正立。
- 4.
厕足释义:插足;涉足:厕足其间。也作侧足。
- 5.
彫虎释义:即虎。 以身有斑纹,似雕画而成,故称。汉 张衡《思玄赋》:“执彫虎而试象兮,阽 焦原 而跟趾。”唐 李白《梁甫吟》:“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 焦原 未言苦。”
- 6.
歆动释义:⒈欣喜动心。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问:‘何以为官?’曰:‘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少年甚歆动。”⒉触动;惊动。明 李东阳《麓堂诗话》:“其所为问答议论,初不过骨角玉石面目采色之间,而感发歆动,不能自已。”清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乾称下》:“由其不窥圣学,乍於流俗利欲之中闻清脱之説,意为歆动。”郭沫若《北伐途次》三十:“在那大会的兴奋还未平复的时候得到 九江 克复的消息……把 武汉 三镇都歆动了。”
- 7.
登途释义:亦作“登涂”。上路;起程。唐 梁肃《述初赋》:“何皇鉴之偏属,降湛恩於鯫生。若侧足以登涂,方飭躬以效诚。”宋 朱熹《答汪尚书书》:“伏蒙劝行,尤荷眷念……但老人年来多病,既不敢劳动登途,又不敢远去膝下,只此一事,便自难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舍利弗 与众而辞别,是日登途便即发。”
- 8.
虚牝释义:⒈空谷。亦比喻无用之地。《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虚牝。”李善 注引《大戴礼记》:“丘陵为牡,谿谷为牝。”唐 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清 钱谦益《石笋矼》诗:“侧足临大荒,倾耳扣虚牝。”柯灵《香雪海·时间》:“但是六十生涯,从头细数,已往的半百之年,却只能算是掷于虚牝了。”⒉谓白白地浪费。寅半生《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蟠溪子 自叙有云:‘念今日需译之急,而乃虚牝光阴,消磨精力于小説家言,不几令有识者齿冷乎?’”
- 9.
跙足释义:侧足而立。
- 10.
都卢缘释义:同“都卢寻橦”。宋 程大昌《演繁露·都卢缘》:“唐 人以缘橦者为都卢缘。按《国语》胥臣 对 晋文公 曰:‘侏儒扶卢。’韦氏 谓扶缘也。卢,矛戟之柲。”清 赵翼《浙二子歌》:“危橦侧足都卢缘,猛火焦鬚霹靂鬭。”参见“都卢”。
- 11.
阳交穴释义:阳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足少阳胆经,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 12.
齿目释义:谈及和注目。 谓重视。 宋 司马光 《答刘蒙书》:“齪齪然为鄙细之人,侧足於庸俗之閒,不为雄俊奇伟之士所齿目,为日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