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羽 [gàn yǔ]
1. 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指文德教化。
干羽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
引《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唐 李义府 《承华箴》:“思皇茂则,敬询端辅。业光 啟诵,艺优干羽。”
⒉ 指文德教化。
引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清 施何牧 《效诸将》诗之三:“蠢尔西戎稽顙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国语词典
干羽 [gàn yǔ]
⒈ 干盾和羽翳,皆供乐舞时用。羽为文舞,干为武舞。
引《书经·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干两阶,七旬有苗格。」
宋·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词:「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干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凶嚚释义:⒈凶恶愚顽。 《宋书·明帝纪》:“子业 凶嚚自天,忍悖成性,人面兽心,见於齠日,反道败德,著自比年。”⒉指凶恶愚顽之人。清 陈梦雷《题宁海将军白沙受降图》诗:“韜鈐安反侧,干羽格凶嚚。”
- 2.
忻蹈释义:欢欣舞蹈。 宋 曾巩《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近则金石之声,鸟兽忻蹈;远则干羽之舞,蛮夷骏奔。”
- 3.
怀远释义:安抚边远的人。 《左传·僖公七年》:“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周书·武帝纪下》:“若其怀远以德,则尔难以德绥;处隣以义,则尔难以义服。”宋 张孝祥《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清史稿·礼志九》:“至按歷 蒙 藩,曲加恩意,尤为怀远宏略。”
- 4.
格苗释义:《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 有 苗 格。”孔 传:“讨而不服,不讨自来,明御之者必有道。
- 5.
欣戴释义:欣悦拥戴。《逸周书·明堂》:“四海兆民,欣戴 文 武。”《晋书·元帝纪》:“苍生顒然,莫不欣戴。”宋 苏辙《贺擒鬼章表》:“臣等镇抚无功,黽勉备位。幸依干羽之化,庶睹兵革之藏;欣戴之心,倍万伦等。”《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今陛下初即大位,中外欣戴,四方之兵,不日云集,敌骑必不能久留。”
- 6.
絃诵释义:古代授《诗》、学《诗》,配弦乐而歌者为弦歌,无乐而朗读者为诵,合称“絃诵”。后即用以泛指授业、诵读之事。《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孔颖达 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絃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旧唐书·音乐志一》:“三五之代,世有厥官,故 虞 廷振干羽之容,周 人立絃诵之教。”宋 苏轼《潘推官母李氏挽词》:“杯盘惯作 陶 家客,絃诵尝叨 孟母 邻。”清 戴名世《芥舟翁寿序》:“当 戴 氏之盛也,农服畎
- 7.
舞干释义:《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 格。 ”后遂以“舞干”指文德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