鹡鸰 [jí líng]
1. 鹡鴒科的鸟之任一种,与鹨有亲缘关系,体型纤细,尾特别长,习惯性地上下抖动。如:鹡鴒科。
鹡鸰 引证解释
⒈ 鸟类的一属。最常见的一种,身体小,头顶黑色,前额纯白色,嘴细长,尾和翅膀都很长,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吃昆虫和小鱼等,属受保护鸟类。
引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鵾鹏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
《水浒传》第一二〇回:“双双鸿雁,哀鸣在沙渚磯头,对对鶺鴒,倦宿在败荷汀畔。”
⒉ 后以“鶺鴒”比喻兄弟。
引《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岂无鶺鴒,固慎名器。”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冏冏抱明璉,飞飞联鶺鴒。”
宋 叶适 《送巩仲同》诗:“天催鶺鴒玉楼去,漱流不并龙洲旁。”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稚》:“不为雁序而作鶺鴒,明知弟幼弱,不加防护,任其独行,不饱豺虎,必遭颠坠。”
国语词典
鹡鸰 [jí líng]
⒈ 动物名。鸟纲雀形目鸣禽类。体长约五至六寸。头黑,前额白,背黑,腹白,翼尾均长。因其鸣则天降雪,且性喜食雪,故也称为「雪姑」。筑巢于水滨石隙间,以昆虫为食。
鹡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息偃释义:亦作“息宴”。安息,休息。《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牀,或不已於行。”汉 班固《西都赋》:“乘茵步輦,惟所息宴。”唐玄宗《鹡鸰颂》:“桂宫兰殿,唯所息宴。”宋 曾巩《金君墓志铭》:“啸歌息偃,以忘其年。”清 刘大櫆《与高督盐书》:“王事劬劳,不遑息偃。”
- 2.
桂宫兰殿释义:指华丽的宫殿。唐玄宗《鹡鸰颂》:“桂宫蘭殿,唯所息宴。”
- 3.
白凤释义:⒈传说中的神鸟。《洞冥记》:“帝既躭於灵怪,常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北周 庾信《象戏赋》:“白凤遥临,黄云高映。”唐 眉娘《和卓英英理笙》:“他日丹霄驂白凤,何愁 子晋 不闻声。”宋 王安石《次张唐公韵》:“公乘白凤今何处?我适新年值白鸡。。”⒉相传 汉 扬雄 著《太玄经》时梦吐白凤。后因以比喻出众的才华或才华出众之士。唐玄宗《鹡鸰颂》诗序:“才雄白凤,辩壮碧鸡。”前蜀 贯休《避地毘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诗之二:“文欺白凤真难及,药捻红蕖岂偶然。”宋 梅尧臣《志来上人寄示酴醿花并压砖茶有感》诗
- 4.
精列释义:⒈古乐曲名。⒉虫名。⒊鸟名。即鹡鸰。
- 5.
脊令释义:亦作“脊鴒”。即鹡鸰。水鸟名。
- 6.
雝渠释义:鸟名。即鹡鸰。
- 7.
雪姑释义:鹡鸰的别名。
- 8.
鹡鸰在原释义: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鸣叫起来,寻找同类。比喻兄弟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