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 [cóng dào]
1. 依从正道。
从道 引证解释
⒈ 依从正道。
引《易·复》:“中行独復,以从道也。”
《荀子·臣道》:“‘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
《史记·蒙恬列传》:“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
唐 李翱 《从道论》:“是则和者人之喜,默者人之怒,吾寧从道而罹怒乎?寧违道而从众乎?斯所谓辨难易而榷是非矣。”
从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释义:主:掌管。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 2.
义不容辞释义: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 3.
先道释义:⒈犹先导。《周礼·夏官·职方氏》:“及王之所行,先道,帅其属而巡戒令。”郑玄 注:“先道,先由王所从道居前,行其前日所戒之令。”贾公彦 疏:“此谓王将发行之时,即在王前巡行,前日所施戒令豫备之,等如前所施以不。”《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夫见君之入也,将先道焉。”杜预 注:“若见君有入势,必道助之。”参见“先导”。⒉先世医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阳庆 ﹞有古先道遗传 黄帝、扁鹊 之脉书。”
- 4.
冲天鹤释义:亦作“冲天鹤”。 传说 周灵王 太子 晋 从道士 浮邱公 游,曾在 缑氏山 巅控鹤冲天。
- 5.
开示释义:⒈指明。《后汉书·马援传》:“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宣温密之詔,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许地山《危巢坠简·无法投递之邮件》:“爱底迷蒙是一切‘天人师’所不能训诲开示的。”⒉展示,显示。《后汉书·李固传》:“固 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故先开示大信,喻以存亡。”宋 曾巩《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父準追封汉国公》:“所以遂吾大臣欲显其亲之志,而开示在位予一人尊奬近辅之心。”郭沫若《女神
- 6.
弃恶从德释义:抛弃丑恶信从道德。
- 7.
殉义释义:⒈遵从道义。⒉为道义而死。⒊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 8.
理所当然释义: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 9.
絓地释义:指艰险阻隘之地。《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曹休 虽明果而希用兵,今所从道,背湖旁 江,易进难退,此兵之絓地也。”胡三省 注:“絓,古卖翻,罥也。言其地险,师行由之,为所罥挂,进退不可也。《孙子·地形篇》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可以往,难以返曰挂。’”
- 10.
聚米释义:⒈《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説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於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⒉米堆。形容矮小。
- 11.
荣褒释义:⒈盛赞。宋 范仲淹《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朱生 振迹於盛德之下,发名於善教之始,何必 申繻 之剧论,岂异夫子之荣褒者哉!”⒉荣显褒扬。指地位、名誉。明 沉德符《野获编·徵梦·仪铭袁宗皋》:“致位上卿一品,前后富贵者三十年而后殁,荣褒悉备,世无贬词,可谓幸矣。”
- 12.
蟠极释义:遍及。语本《管子·内业》:“一言之解,上察於天,下极於地,蟠满九州。”宋 范仲淹《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揖让乎圣贤,蟠极乎天地,此道之致也。”参见“蟠满”。
- 13.
讲理释义:⒈评是非曲直:咱们跟他讲理去。⒉遵从道理:蛮不讲理。他是个讲理的人。
- 14.
诎道释义:谓某种主张无法实行。汉 扬雄《法言·寡见》:“如贤人谋之美也,詘人而从道;如小人谋之不美也,詘道而从人。”元 房皞《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詘道詘身俱是辱,爱诗爱酒总名仙。”
- 15.
适道释义:归从道统。
- 16.
道听涂说释义: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 17.
道岔释义:⒈从道路干路分出的岔路。 ⒉使列车由一组轨道转到另一组轨道上去的装置。
- 18.
道径释义:⒈道路。《后汉书·南蛮传》:“蛮 氏知 尚 粮少入远,又不晓道径,遂屯聚守险。”唐 王建《射虎行》:“朝朝暮暮空手回,山下緑苗成道径。”元 阳恪《平蛮记》:“按图指示诸军所从道径。”⒉途径;门路。汉 刘向《列女传·京师节女》:“其夫有仇人,欲报其夫而无道径。”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司马安 四至九卿,当时以为善宦,以今观之,则谓之拙宦可也。彼汩丧廉耻,广为道径者,不数年至公相矣,安用四至九卿哉!”
- 19.
顺德释义:⒈顺从道德。⒉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