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允 中允的意思
zhōngyǔn

中允

简体中允
繁体
拼音zhōng yǔn
注音ㄓㄨㄥ ㄩ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yǔn,(1) 答应,认可。【组词】:允许。允诺。不允。(2) 公平得当。【组词】:允当。公允。(3) 信,实。【例句】:允恭克让(诚信,谦逊能够忍让)。

基本含义

中允指的是言行一致,言出必行的意思。

中允的意思

中允 [zhōng yǔn]

1. 官名。公正。

中允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汉 置,太子官属,又称中盾。 南朝 宋 齐 称中舍人。 唐 贞观 复改为中允,属詹事府,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并监药及通判坊局事。 清 末废。

《后汉书·班彪传》:“其非朝日,﹝太子﹞使僕、中允旦旦请问而已。”
唐 杜甫 《奉赠王中允维》诗:“中允声名久,如今契阔深。”

⒉ 公正。

《宋书·符瑞志上》:“体正而王,中允克明。”

如:貌似中允


国语词典

中允 [zhōng yǔn]

⒈ 职官名。汉置,太子属官。南朝宋、齐时,改称为「中舍人」。唐再改称为「中允」,负责掌管侍从礼仪、审核太子给皇帝的奏章文书、监管用药等事。明、清制与唐同,清末始废。

⒉ 公正诚实。

《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体正而王,中允克明。」


中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允释义:⒈公正:貌似中允。⒉古代官名。
    • 2.
      中盾释义:古官名。 即中允。《汉书·叙传上》:“成帝 季年,立 定陶王 为太子,数遣中盾请问近臣。”颜师古 注:“盾读曰允。《百官表》云:‘詹事之属官也。’《汉旧仪》云:‘秩四百石,主徼廵宫中。’”参见“中允”。
    • 3.
      五壶浮漏释义:由五个壶组成的漏壶,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以太子中允 沉括 提举司天监,始製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参见“漏壶”。
    • 4.
      五斗米释义:⒈指五斗米道。清 龚自珍《非五行传》:“王莽 不闻 张角、张鲁、五斗米、三里雾。”⒉《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后用以指微薄的官俸。唐 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宋 王安石《寄丁中允》诗:“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亦省作“五斗”。宋 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入官未免于五斗,探学徒窥于数仞。”清 唐孙华《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谿之胜》诗:“辞官归养母,耻折五斗腰。”
    • 5.
      五袴咏释义:指五袴谣。 宋 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深闻五袴咏,略减贰车愁。”
    • 6.
      亡马释义:《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 胡,人皆吊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 胡 骏马而归。”后以“亡马”比喻因祸得福,祸福相生。宋 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祸福如亡马,机关喻狎鸥。”
    • 7.
      兀硉释义:突兀高亢。 宋 欧阳修《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自非青云白石有深趣,其气兀硉何由降?”明 宋濂《元故秘书著作郎萧府君阡表》:“﹝先生﹞奇气兀硉,遇事輒奋发凌厉,不可挫折。”
    • 8.
      内允释义:官名。即中允。太子官属。
    • 9.
      嶻然释义:挺立貌;高峻貌。《新唐书·徐有功传》:“左右及衞仗在廷陛者数百人,皆缩项不敢息,而 有功 气定言详,嶻然不橈。”宋 欧阳修《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庐山 高哉几千仞兮,根盘几百里,嶻然屹立乎 长江。”
    • 10.
      散秩释义: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位。唐 白居易《昨日复今辰》诗:“散秩优游老,闲居浄洁贫。”宋 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山中甘散秩,膝下奉晨羞。”《清史稿·礼志六》:“明年祠成,颁御书额曰‘崇忠念旧’,设位为祭。前殿内大臣或散秩大臣、尚书、都统主之。”
    • 11.
      景表释义:测日影的仪器。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乃以太子中允 沉括 提举司天监,始制浑仪、景表、五壶浮漏。”
    • 12.
      浮岚释义:飘动的山林雾气。宋 欧阳修《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欲令浮嵐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明 刘基《题<秋江独钓图>》诗:“细水浮嵐天与碧,斜阳炙面脸生红。”清 戴名世《数峰亭记》:“至於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嵐飞翠,叠立云表。”
    • 13.
      清途释义:清贵的仕途。《北堂书钞》卷六二引 晋武帝《治书侍御史诏》:“基 子 冲 尚书郎中,虽復清途,犹未免楚挞。”《南史·荀伯子传》:“荀伯子 少好学,博览经传,而通率好为杂语,遨游閭里,故以此失清途。”宋 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薄命诚非据,清途不久留。”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古者郎官出宰,卿相治郡,所以重亲人之官,急为政之本。自浇风久扇,此道稍消,頡頏清途,便臻显贵。”
    • 14.
      癏官释义:旷废职守;不称积。宋 王安石《陈奇太子中允致仕制》:“尔年尚强,而疾不至乎癏官。”宋 王安石《两府待罪表》:“内不能定国家之论,以协士民;外不能成疆埸之谋,以绥夷狄……癏官若此,即罪为宜。”宋 司马光《上太皇太后谢转正议大夫表》:“伏念臣自陪机政,无补圣猷,虽夙夜以自强,惟事功之匪立,每流年之是惜,加衰疾之所婴,敢以癏官,復当懋赏,是以歷陈故实,备述悃诚。”
    • 15.
      睋而释义:须臾;顷刻;短时间。 《公羊传·定公八年》:“阳虎 拘 季孙,孟氏 与 叔孙氏 迭而食之。睋而鋟其板。”《公羊传·定公八年》:“睋而曰:‘彼哉彼哉!’”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公羊传》:“睋,读为‘俄’,俄谓须臾之顷也……作睋者,假借字耳。”王闿运《龙中允妻熊氏墓表》:“今皇四载,国多温沴,夫疾维几,既穷医祷。睋而有间,恭人暴卒。”
    • 16.
      素约释义:⒈旧约;早先约定的。 《史记·韩世家》:“且 楚 韩 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 秦 也。”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 张諤 ﹞常自约仕至县令则致仕而归…… 諤 於所居营一舍,榜为 中允亭,以誌素约也。”清 赵翼《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内有金声外针影,声影相随若素约。”⒉朴素简约。《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臣出入荣显,礼容优泰,第宇华旷,事乖素约。”《新唐书·李怀远传》:“怀远 久贵,益素约,不治居室。”唐 丁仙芝《赠朱中书》诗:“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 17.
      艳艳释义:⒈亦作“艷艷”。明媚艳丽貌。南朝 梁武帝《欢闻歌》之一:“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宋 张孝祥《蝶恋花·秦乐家赏花》词:“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浩然《荣荣》:“白薯秧伸展着茂密、肥厚的大叶子,在艳艳的夕阳里摆动着。”⒉浓。唐 李羣玉《感春》诗:“春情不可状,艳艳令人醉。”宋 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千钟方艳艳,三爵未油油。”王统照《刀柄》:“﹝主人﹞自己从草囤子的茶壶中,倒出了一杯艳艳的红汁放在矮凳脚下。”
    • 18.
      裴諴释义:唐朝诗人,闻喜人,晋公度之从子,官历职方郎中、太子中允。
    • 19.
      许用应力释义:机械设计或工程结构设计中允许零件或构件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 20.
      踏犂释义:一种用脚踩踏的耕田农具。元 王祯《农书》卷十三:“﹝长鑱﹞,古谓之蹠鏵,今谓之踏犂。”《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会太子中允 武允成 献踏犂,以人力运之,不用牛,帝亟令秘书丞 陈尧叟 等往 宋州,依其制造成以给民,民甚赖焉。”

中允(zhongy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中允是什么意思 中允读音 怎么读 中允,拼音是zhōng yǔn,中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