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渡水 渡水的意思
shuǐ

渡水

简体渡水
繁体
拼音dù shuǐ
注音ㄉㄨˋ ㄕㄨㄟ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ù,(1) 横过水面。【组词】: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2) 由此到彼。【组词】:渡过难关。(3) 转手,移交。【组词】:引渡。(4) 过河的地方。【组词】:渡口。渡头。

shuǐ,(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组词】: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2) 河流。【组词】:汉水。湘水。(3)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4) 液汁。【组词】:水笔。墨水。(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组词】:贴水。外水。肥水。(6) 指洗的次数。【例句】:这衣服洗过两水了。(7) 姓。

渡水的意思

渡水 [dù shuǐ]

1. 穿越水域。


渡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百释义:⒈数词。 十的十倍。《孟子·公孙丑下》:“前日於 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唐 骆宾王《冬日宴》诗:“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五:“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⒉泛指多数。北周 庾信《对酒歌》:“人生一百年,欢笑惟三五。”宋 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诗之一:“更无短计消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⒊指跨步。清 郝懿行《证俗文》卷七:“今人一足引前,一足曳后,谓之一百……又今人履石渡水,将近彼岸,跨步而过,亦曰一百。”
    • 2.
      乘杯释义:谓乘坐木杯渡水。
    • 3.
      冯河释义:徒步涉水渡河。引申为有勇无谋、冒险行动。《易·泰》:“用冯河,不遐遗。”孔颖达 疏:“无舟渡水,冯陵于河,是顽愚之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毛 传:“冯,陵也。徒涉曰冯河,徒搏曰暴虎。”清 魏源《<海国图志>叙》:“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毋冯河,毋画饼,则人材之虚患祛其二。”梁启超《过渡时代论》:“攘臂冯河而渡者,其 美利坚、匈牙利 耶?”
    • 4.
      匏甖释义:匏樽和木罂缻。系两种酒器,古人结扎之用以渡水,因以“匏甖”借指舟船。甖,同“罌”。明 陈子龙《熊水部伯甘与予同讨山寇》诗:“毒淫共匏甖,嶔崎同衡軛。”参见“腰舟”、“木罌缻”。
    • 5.
      匏罂释义:匏樽和木罂缻。系两种酒器,古人结扎之用以渡水,因以“匏甖”借指舟船。甖,同“罌”。
    • 6.
      南度释义:渡水而南。
    • 7.
      南渡释义:⒈亦作“南度”。渡水而南。《楚辞·九章·哀郢》:“当 陵阳 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王逸 注:“渡,一作度。”《史记·晋世家》:“五年春,晋文公 欲伐 曹,假道於 卫,卫 人弗许。还自 河 南度,侵 曹,伐 卫。”唐 柳宗元《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诗:“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⒉犹南迁。晋元帝、宋高宗 皆渡 长江 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唐 李白《金陵》诗之一:“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宋史·孝宗纪赞》:“高宗 以公天下之心,择 太祖 之后而主之,乃得 孝宗 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
    • 8.
      厉揭释义:⒈涉水。 连衣涉水叫厉,提起衣服涉水叫揭。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毛传:“以衣涉水为厉,谓由带以上也。揭,褰衣也。”宋文天祥《献州道中》诗:“躋攀上崖蹬,厉揭涉瀟瀨。”清曹寅《秋饮》诗:“一勺波澜生,深浅各厉揭。”清赵翼《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丹青真贋那得知,厉揭神情独可按。”⒉指所受影响深浅不同。
    • 9.
      同济释义:同舟渡水。 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处士 元藏几 ﹞ 大业 元年,为过海使判官,遇风浪坏船,黑雾四合,同济者皆不救,而 藏几 独为破木所载,殆经半月,忽达於洲岛间。”清 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二十日晓钟初动,即闻江口唤渡声。余惊起,呼 曹 同 济。”
    • 10.
      和衷共济释义: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衷:内心。济:渡水。
    • 11.
      大樽释义:即腰舟。形如酒器,可系于腰间。作渡水之用。
    • 12.
      天浮释义:古战具,用以渡水。
    • 13.
      官渡释义:⒈官设的渡口。 唐 韩愈《木芙蓉》诗:“採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唐 韩偓《早起五言三韵》:“依依官渡头,晴阳照行旅。”前蜀 韦庄《建昌渡暝吟》:“月照临官渡,乡情独浩然。”⒉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东北,因临古 官渡水 而得名。东汉 末,曹操 以劣势兵力战败 袁绍 主力军于此。今尚有土垒遗存,称 中牟台,又称 曹公台。《后汉书·郑玄传》:“时 袁绍 与 曹操 相拒於 官度。”三国 魏 曹丕《柳赋》序:“昔 建安 五年,上与 袁绍 战於 官渡,时余始植斯柳。自彼迄今,十有五载矣,感物伤怀,乃作斯赋。
    • 14.
      宵济释义:夜间渡水。《左传·闵公二年》:“文公 为 衞 之多患也,先适 齐。及败,宋桓公 逆诸 河,宵济。”杜预 注:“夜渡。”南朝 宋 谢灵运《富春渚》诗:“宵济 渔浦潭,旦及 富春 郭。”明 冯梦龙《智囊补·兵智·李光弼》:“既而 思明 果谓 日越 曰:‘李光弼 长于凭城,今出在野,汝以铁骑宵济,为我取之,不得则勿反。’”
    • 15.
      度厄释义:旧时迷信,认为人有灾难,可以禳除逃过,谓之度厄。《太平广记》卷一引 晋 葛洪《神仙传·老子》:“人生各有厄会,到其时,若易名字,以随元气之变,则可以延年度厄。”隋 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一:“元日至於月晦,民并为酺食渡水,士女悉湔裳酹酒於水湄,以为度厄。”
    • 16.
      往渚还汀释义:指往返都须渡水。
    • 17.
      月晦释义:谓月尽,多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吕氏春秋·精通》:“月也者,羣阴之本也。月望则蚌蛤实,羣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羣阴亏。”《汉书·五行志上》:“成公 十六年‘六月甲午晦,晋侯 及 楚子、郑伯 战于 鄢陵’。皆月晦云。”隋 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一:“元日至于月晦,民并为酺食渡水,士女悉湔裳,酹酒於水湄,以为度厄。”唐 白居易《春雪》诗:“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 18.
      村坞释义:亦作“村隖”。 村庄。多指山村。北周 庾信《杏花》诗:“依稀映村坞,烂熳开山城。”唐 白居易《过郑处士》诗:“闻道移居村坞间,竹林多处独开关。”《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天祐 八年五月丁亥,周德威 史建瑭 帅三千骑致师於 柏乡,设伏於村坞间。”元 本 高明《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渡水登山多劳苦,到得这荒村隖。”隖,一本作“坞”。
    • 19.
      杭筏释义:渡水的筏子。
    • 20.
      杯渡释义:晋 宋 时僧人,不知姓名。传说其常乘木杯渡水,故以 杯渡 为名。事见 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杯渡》。后因以称僧人出行。

渡水(dush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渡水是什么意思 渡水读音 怎么读 渡水,拼音是dù shuǐ,渡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渡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