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纪 [bié jì]
1. 正史外记录遗闻佚事所成之书。
别纪 引证解释
⒈ 正史外记录遗闻佚事所成之书。参见“别传”。
引姚华 《论文后编》:“纪始於《吕氏春秋》,而帝纪兴於《史记》, 吕 书纪言, 迁 书纪事……餘若外纪、别纪之属,都成著书。”
别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别释义:将要分别:临别赠言。 临别纪念。
- 2.
开议释义:举行会议或谈判。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八章:“其有事则开议,人人皆有发言之权,从其多数而行之。”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纪》:“自十月二十八日,开议於 上海 英 租界之市政厅,廷芳 即声言曰:‘非 清 廷承认共和,不能开议。’”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我已答应了,由律师指定日期开议。”
- 3.
澎涨释义:亦作“澎胀”。高涨;扩大。《朱子语类》卷三十:“盖怒气易发难制,如水之澎涨。”胡国樑《辛亥广州起义别纪》:“可是这一次,虽然没有多大的牺牲,没有多大的损失,但是民气很觉澎胀。”茅盾《见闻杂记·“战时景气”的宠儿--宝鸡》:“但是这天天在澎涨的新市区,还不能代表 宝鸡 的全貌。”
- 4.
阶厉释义:⒈祸害的开端,导致祸害。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监·东厂印》:“然其时貂璫未炽,安得有如许雄峻之称。此必 王振 用事时另铸,以张角距,迨后 直 ( 汪直 )之西厂, 瑾 ( 刘瑾 )之内行厂。阶厉于此矣。” 清 高其倬 《古北口》诗:“齷齪何足论,阶厉病前哲。”⒉指导致祸害的人。 钱基博 《辛亥南北议和别纪》:“若连兵不解,作鷸蚌之持,而列强收渔人之利;吾恐四万万神明之胄,将为奴为隶,万刦不復矣!异日追原祸始,谁为阶厉?”参见“ 厉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