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权柄 权柄的意思
quánbǐng

权柄

简体权柄
繁体權柄
拼音quán bǐng
注音ㄑㄩㄢˊ ㄅㄧ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uán,(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组词】:政权。权力。权威。权贵。权柄。权势。生杀予夺之权。(2) 有利的形势。【组词】:主动权。(3) 变通,不依常规。【组词】:权变。权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权术。智必知权。(4) 暂且,姑且。【组词】:权且。(5) 秤锤。【组词】:权衡。(6) 衡量,估计。【组词】:权其轻重。(7) 姓。

bǐng,(1) 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枝茎连着的部分。【组词】:叶柄。花柄。(2) 器物上的把儿。【组词】:刀柄。勺柄。(3) 量词,用于有柄物。【组词】:一柄伞。(4) 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例句】:把(bǎ)柄。话柄。(5) 执掌。【例句】:柄政(执掌政权)。柄国。(6) 权。【组词】:国柄。民柄。(7) 根本。【例句】:“谦,德之柄也”。

基本含义

指拥有权力和权威的地位。

权柄的意思

权柄 [quán bǐng]

1. 权势地位。

掌握权柄。

[ power; ]

2. 所掌握的权力。

[ authority; ]

权柄 引证解释

⒈ 犹权力。

《汉书·刘向传》:“夫大臣操权柄,持国政,未有不为害者也。”
汉 蔡琰 《悲愤诗》:“汉 季失权柄, 董卓 乱天常。”
宋 苏轼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诗:“霍然一麾遍九野,吁此权柄谁执持。”

⒉ 犹权利。参见“权利”。

鲁迅 《坟·娜拉走后怎样》:“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可惜我不知道这权柄如何取得,单知道仍然要战斗。”


国语词典

权柄 [quán bǐng]

⒈ 权力。

《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窃弄权柄,擅作威福。」
《文明小史·第八四回》:「原来中国尚有能够办事的人,只可惜不得权柄,不能施展。」

权力 职权


权柄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权利释义:指公民或法人依法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享有的权力和利益。与“义务”相对。
    • 2.
      权力释义:⒈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⒉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 3.
      权益释义:应该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权利:合法权益。
    • 4.
      职权释义:职务范围以内的权力:行使职权。

权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柄释义:⒈不待请命而行事的权柄。 唐 元稹《加乌重胤检校司徒制》:“盖先王之懋典,授之专柄。”⒉独揽权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秦太师 专柄十二年,只成就得一 胡邦衡。”《清史稿·高宗纪》:“九月乙巳朔,署 广西 提督 谭行义 以 安南 郑氏 专柄,清化镇 邵郡公 及 黎鷟 起兵与 郑氏 内哄,奏闻。”
    • 2.
      东岳大帝释义:道教所奉东岳庙中的 泰山 神。迷信谓其掌管人间生死。每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祭祀。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凡是神,在 中国 仿佛都有些随意杀人的权柄似的,倒不如说是职掌人民的生死大事的罢,就如城隍和 东岳大帝 之类。”沙汀《一个秋天的晚上》:“那是间大神殿,正中的 东岳大帝 已经搬移开了。”
    • 3.
      争权夺利释义:争夺权柄和利益。
    • 4.
      事枢释义:犹职权,权柄。
    • 5.
      事柄释义:犹权柄,权力。
    • 6.
      事要释义:⒈指权柄。⒉事情的要领、要旨。⒊重要的事情。
    • 7.
      人柄释义:治理民众的权柄。
    • 8.
      公行释义:⒈公然行动,公然进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天癘不戒。”《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左右近习,争弄权柄,交通请託,贿赂公行。”《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如今果是 杨国忠 为相,贿赂公行,不知埋没了多少高才絶学。”⒉古官名。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车行列事。《诗·魏风·汾沮洳》:“美如英,殊异乎公行。”毛 传:“公行,从公之行也。”郑玄 笺:“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左传·宣公二年》:“及 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适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为餘子;其庶子为公行。晋 於是
    • 9.
      刀把儿释义:⒈刀一端供人把握的部分。⒉比喻权柄。⒊比喻把柄。‖也说刀把子。
    • 10.
      刀把释义:⒈刀、剑的柄。 ⒉比喻把柄。⒊比喻权柄。
    • 11.
      切命释义:窃命。指盗用帝王权柄。
    • 12.
      厄会释义:众灾会合。犹言厄运。汉 班彪《王命论》:“故虽遭罹厄会,窃其权柄,勇如 信 布,彊如 梁 籍,成如 王莽,然卒润鑊伏鑕,烹醢分裂。”晋 葛洪《神仙传·老子》:“人生各有厄会,到其时,若易名字,以随元气之变,则可以延年度厄。”前蜀 杜光庭《骆将军醮词》:“臣窃虑列宿五行,缠次有照临之咎,九宫三命,阴阳有厄会之期,以此忧兢,恐成灾厄。”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丙午丁未》:“按:阳九、百六、元二之説,自 汉 以来即有之。而丙午丁未,为国家厄会,则其説实倡自 宋 人。”
    • 13.
      国均释义:⒈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钧”,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⒉国家重臣。
    • 14.
      国成释义:犹国均。国家政务的权柄。《诗·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毛 传:“成,平也。”郑玄 笺:“观此君臣,谁能持国之平乎,言无有也。”孔颖达 疏:“谁秉国成,言君臣不能持国平也。”陈奂 传疏:“秉国成,犹云秉国均也。”宋 曾巩《蒲宗孟制妻陈氏封河东郡夫人》:“惟时哲辅进秉国成。”清 黄宗羲《董公墓志铭》:“孙 熊 二公皆书生,不知兵,迎 方 王 二师,拱手而授之国成,凡原设营兵卫军,俱隶 方 王。”《明史·刘宗周传》:“呜呼,八年之间,谁秉国成,而至於是!”
    • 15.
      天常释义:天的常道。常指封建的纲常伦理。《左传·文公十八年》:“顓頊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汉 蔡琰《悲愤诗》之一:“汉 季失权柄,董卓 乱天常。”《明史·程启充传》:“启充 言:‘灾及内寝,良由徇情之礼有戾天常,僭逼之名深乖典则。’”
    • 16.
      天柄释义:天子的权柄。明 宋濂《广薛季昶对张柬之语》:“但 武后 倒持天柄二十有一年,生杀废置皆自其手出。”
    • 17.
      天铎释义:⒈《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 ”木铎,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用的木舌大铃。后即以“天鐸”指为上天宣明教化的权柄。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胡武平《上吕丞相啟》:‘手提天鐸,鏘正始之遗音;梦授神椽,摈夺朱之乱色。’盖不悟 正始 之为年名也。”⒉喻指替上天宣布教化的警世之言。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圣如 孔子,言为天鐸,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况他人乎!”
    • 18.
      太阿之柄释义:太阿:宝剑名。比喻权柄。
    • 19.
      太阿倒持释义:倒拿着太阿(宝剑名),比喻把权柄给人家,自己反而受到威胁或祸害。
    • 20.
      太阿在握释义:太阿:宝剑名。 比喻掌握权柄。

权柄(quanb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权柄是什么意思 权柄读音 怎么读 权柄,拼音是quán bǐng,权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权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