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递 [tóu dì]
1. 递送公文、信件等。
例投递信件。
英[deliver; send;]
投递 引证解释
⒈ 递送。
引《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遂写起若干书启,差家人分头投递那些相知。”
清 袁枚 《新齐谐·地藏王接客》:“裘 曰:‘ 地藏王 可得见乎?’曰:‘汝可自书名纸,往西南角佛殿投递。’”
吴晗 《哭一多》:“我昨天看到 郭先生,他说书早已带来了,无法寄。今天,是永远投递不到了。”
国语词典
投递 [tóu dì]
⒈ 寄送书信文件。
例如:「这些文件必须在月底前尽速投递。」
近送达
投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炷香释义:⒈一枝香或一束香。 ⒉明清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因其楷书工整,细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 2.
下书释义:投递书信。
- 3.
下状释义:投递状纸。
- 4.
乡邮员释义:指在村镇间投递邮件的邮递员。
- 5.
乡邮释义:在乡村投递邮件。
- 6.
以便释义: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请在信封上写清邮政编码,以便迅速投递。
- 7.
倒帐释义:⒈亦作“倒账”。欠帐不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也联名写了一张公启,把 钟雷溪 ……如何设骗局,如何倒帐卷逃,并将两年多的往来帐目,抄了一张清单,一齐开了个白折子,连这信封在一起,打发人来投递。”⒉收不回来的帐款。茅盾《林家铺子》四:“党老爷敲诈他,钱庄压逼他,同业又中伤他,而又要吃倒账,凭谁也受不了这样重重的磨折罢?”
- 8.
公启释义:旧时书札的一种写作格式。 给机关、团体、学校等的书札,其封皮可写某单位公启;多人联名写信,其落款亦可用公启。因亦借指这种书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也联名写了一张公启,把 钟雷溪 从前在 上海 如何开土栈,如何通往来,如何设骗局,如何倒账卷逃……连这信封在一起,打发人来投递。”
- 9.
公啓释义:旧时书札的一种写作格式。给机关、团体、学校等的书札,其封皮可写某单位公启;多人联名写信,其落款亦可用公启。因亦借指这种书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也联名写了一张公启,把 钟雷溪 从前在 上海 如何开土栈,如何通往来,如何设骗局,如何倒账卷逃……连这信封在一起,打发人来投递。”
- 10.
实寄封释义:集邮中指经过实际投递的信封。
- 11.
已妥投释义:已经妥善投递。
- 12.
开示释义:⒈指明。《后汉书·马援传》:“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宣温密之詔,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许地山《危巢坠简·无法投递之邮件》:“爱底迷蒙是一切‘天人师’所不能训诲开示的。”⒉展示,显示。《后汉书·李固传》:“固 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故先开示大信,喻以存亡。”宋 曾巩《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父準追封汉国公》:“所以遂吾大臣欲显其亲之志,而开示在位予一人尊奬近辅之心。”郭沫若《女神
- 13.
快信邮票释义:快信邮票指用于快递邮件上的专用邮票,也叫快递邮票。 其图案常常是机车、飞机、时钟、飞禽、天马、天神等,以表示迅速投递和分秒必争的意思。
- 14.
快信释义:邮政部门指需要快速投递的信件。
- 15.
快递释义:从速投递:快递邮件。
- 16.
投刺释义:⒈投递名帖。 ⒉留下名帖。表示解职告退。
- 17.
投名释义:⒈投递名帖。《北齐书·毕义云传》:“天保 元年四月,竇氏 皇姨祖载日,内外百官赴第吊省,义云 唯遣御史投名,身遂不赴。”《南史·齐纪上·武帝》:“时 休范 典籤 许公与 诈称 休范 在 新亭,士庶惶惑,诣垒期赴 休范,投名者千数。”宋 许顗《彦周诗话》:“刘涇 巨济 题诗一絶云:‘……后来可是无奇客,东阁投名尚不通。’”⒉谓入籍。宋 司马光《乞罢免役钱依旧差役札子》:“今召募四方浮浪之人充役……一旦事发则絜家亡去,变易姓名,往别州县投名,官中无由追捕。”
- 18.
投文牌释义:官府用以晓示百姓使之前来投递诉状的牌子。
- 19.
投文释义:⒈投赠文章。⒉投递诉状。
- 20.
投谒释义:投递名帖求见。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侮谑》:“﹝ 范液 ﹞曾为诗曰:‘举意三江竭,兴心四海枯。南游 李邕 死,北望 守珪 殂。’液 欲投謁二公,皆会其沦躓,故云。”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微词·神童》:“赵司寇 乃 费阁老 同年,每投謁,书‘年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