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示 [xuān shì]
1. 显示;展示。
2. 宣布;公布。
3. 宣扬。
5. 晓谕;揭明。
宣示 引证解释
⒈ 显示;展示。
引《左传·昭公九年》:“自 文 以来,世有衰德,而暴灭 宗周,以宣示其侈,诸侯之贰,不亦宜乎?”
唐 黄滔 《内出白鹿宣示百官》诗:“上瑞何曾乏?毛羣表色难。珍於四灵外,宣示百僚观。”
宋 龚鼎臣 《东原录》:“真庙 朝, 汝州 进茯苓一颗,重三十斤。宣示宰臣而下,遂谢表。”
毛泽东 《质问国民党》:“那末,我们亲爱的国民党先生们,可否把你们的这种什么‘蒙汗药’或‘定身法’给我们宣示一二呢?”
⒉ 宣布;公布。
引《后汉书·周兴传》:“臣等既愚闇,而诸郎多文俗吏,鲜有雅才,每为詔文,宣示内外,转相求请,或以不能而专己自由,辞多鄙固。”
唐 韩愈 《皇帝即位降赦贺观察使状》:“二月五日恩赦,今月二十四日卯时至州,当时集百官僧道百姓,宣示讫。”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李赵公 吉甫 时为承旨,以圣人上顺天时,下尽物理,表请宣示天下,编之於令。”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四:“上乃以先后敕除 阿 逆密旨及 班 等狐疑之章奏,宣示中外,黜额駙亲王爵,赴军效力。”
⒊ 宣扬。
引《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益州 刺史 梁国 朱辅,好立功名,慷慨有大略。在州数岁,宣示 汉 德,威怀远夷。”
《晋书·温峤传》:“必得清恪奉公,足以宣示惠化者,则所益实弘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灭六国后, 秦始皇 在帝位十二年,出巡郡县凡五次,目的在‘以示强威,服海内’,并宣示统一四海的功德。”
⒋ 晓谕;揭明。
引《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经书各有多般理,皆劝门徒行孝义;只怕因循不报恩,故於经上明宣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圣祖 移书宣示利害,絶其纠约。”
国语词典
宣示 [xuān shì]
⒈ 宣布。
引《后汉书·卷四五·周荣传》:「每为诏文,宣示内外,转相求请。」
⒉ 展示。
引《左传·昭公九年》:「自文以来,世有衰德,而暴灭宗周,以宣示其侈,诸侯之 贰,不亦宜乎?」
⒊ 法院对于诉讼案件发表判决,称为「宣示」。
宣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丑慢释义:诋毁轻慢。晋 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下》:“今君在位,八年于兹。‘康哉’之歌,既无闻焉,而於两观之下,有丑慢之者,伤 南山 之体,亏穆穆之风,将何以宣示四方,仪刑百寮!”
- 2.
公示释义:公开宣示,让公众了解并征求意见: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
- 3.
告谴释义:宣示谴责之意。
- 4.
品令释义:选拔官吏的格令。分九个品级。《魏书·高祖纪下》:“﹝ 太和 十九年﹞十有二月乙未朔,引见羣臣於 光极堂,宣示品令,为大选之始。”
- 5.
奉先释义:⒈祭祀祖先。《书·太甲中》:“奉先思孝,接下思恭。”《旧唐书·肃宗纪》:“朕早承圣训,尝读《礼经》,义切奉先,恐不克荷。”元 卢琦《中元回家拜祭感怀》诗:“七月十五月正圆,中元遗俗知奉先。”⒉宋 代禁军名。宋 高承《事物纪原·军伍名额·奉先》:“大中祥符 四年五月,真宗 宣示 永安 指挥以奉诸陵军额,犹隶 西京 本城厢军,可赐名奉先,升为禁军。”
- 6.
威怀释义:⒈威服和怀柔。谓威德并用。《后汉书·荀彧传》:“既停军所次,便宜与臣俱进,宣示国命,威怀丑虏。”晋 潘岳《关中诗》:“岳牧虑殊,威怀理二。”唐 柳宗元《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是宜慰荐喣諭,纳为腹心,然后威怀之道备。”⒉畏服。《左传·襄公四年》:“戎狄 事 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
- 7.
宣源释义:宣示源头。
- 8.
宣腾释义:⒈宣示传达。⒉北方方言。犹膨胀。
- 9.
宣示释义:公开表示;宣布:宣示内外。
- 10.
宣视释义:同“宣示”。视,通“示”。
- 11.
宣训释义:宣示训戒。
- 12.
展义释义:宣示德义。 《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天子非展义不巡守,诸侯非民事不举。”杜预 注:“天子巡守,所以宣布德义。”唐 皮日休《忧赋》:“非有事於名山,即展义於群牧。”《旧唐书·音乐志四》:“展义天扃,飞英云岫。”
- 13.
巡师释义:⒈宣示于军。 《左传·宣公四年》:“师惧,退。王使巡师曰:‘吾先君 文王 克 息,获三矢焉,伯棼 窃其二,尽於是矣。’鼓而进之,遂灭 若敖氏。”洪亮吉 诂:“《广雅》:‘徇,巡也。’巡师即徇师也。”⒉视察军队。宋 方勺《泊宅编》卷九:“车驾巡师 江 表,过而覩之,詔物色其人,不復见矣。”
- 14.
布陈释义:⒈颁布;宣示。⒉分布陈列;陈列。⒊陈述。
- 15.
平处释义:⒈平坦的地方,坦途。 唐 曹松《赠镜湖处士方干》诗:“世路不妨平处少,才人惟是屈声多。”⒉平常之处。《新唐书·孟郊传》:“李观 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 谢’云。”⒊平等相处。《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题了钦差出去,凭他巡抚、巡按都是平处。”⒋评判裁决。《汉书·杜周传》:“吏民上书言便宜,有异,輒下 延年 平处復奏。”颜师古 注:“先平处其可否,然后奏言。”《后汉书·史弼传》:“乞露臣奏,宣示百僚,使臣得於清朝明言其失,然后詔公卿平处其法。”
- 16.
府记释义:官府宣示命令的文书。
- 17.
归禾释义:赠送嘉禾。归,通“馈”。周成王 叔父 唐叔 的食邑内获异禾,生于异垄,合为一穗,以为象征天下和同的嘉禾,为 周公 之德所致。王命赠于 周公。又命作《归禾》篇,已亡。《竹书纪年》卷下:“唐叔 献嘉禾,王命 唐叔 归禾于 周文公。”《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镇西将军 卫瓘 上 雍州 兵于 成都县 获璧玉印各一,印文似‘成信’字,依 周成王 归禾之义,宣示百官,藏于相国府。”参阅《书·微子之命》。
- 18.
彰宣释义:显扬,宣示。
- 19.
御书释义:⒈进呈于帝王的书。 后称帝王的书为御书。《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鐸火。火踰公宫,桓 僖 灾。救火者皆曰顾府。南宫敬叔 至,命周人出御书,俟於宫。”杜预 注:“御书,进於君者也。”唐 韩愈《集贤院校理石君墓志铭》:“詔下 河南 徵拜京兆昭应尉,校理 集贤 御书。”⒉皇帝书写的字。唐 张说《端午三殿侍宴应制》诗:“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清 方苞《两朝圣恩恭纪》:“嗣是每以御製诗文、御书宣示南书房。”⒊谓皇帝书写。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余深 罢相,居 福州,第中有荔枝,初实絶大而美,名
- 20.
恩例释义:指帝王为宣示恩德而颁布的条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