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制敕 制敕的意思
zhìchì

制敕

简体制敕
繁体
拼音zhì chì
注音ㄓˋ ㄔ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规定。【组词】: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组词】: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例句】: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组词】: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句】: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组词】: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chì,(1) 帝王的诏书、命令。【组词】: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2) 告诫。【组词】:申敕。戒敕。(3) 古同“饬”,整顿。

基本含义

指皇帝下旨制定法令或命令。

制敕的意思

制敕 [zhì chì]

1. 亦作“制勅”。亦作“制勑”。

3. 皇帝的诏令。

制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制勅”。皇帝的诏令。

《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安乐 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廷,常自草制敕,掩其文而请帝书焉。”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六》:“时露布之文,类制勅之体,盖执笔者悮,颇为识者所嗤。”
宋 范仲淹 《推委臣下论》:“置门下封駮司,使制勑无得悮者。”


制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制勅释义:见“制敕”。
    • 2.
      制勑释义:见“制敕”。
    • 3.
      官徵释义:官府的征敛。《旧唐书·狄仁杰传》:“里陌动有经坊,闤闠亦立精舍。化诱倍急,切於官徵;法事所须,严於制敕。”
    • 4.
      封駮释义:亦作“封驳”。 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此制 汉 时已有,但无专职掌管。如 西汉 哀帝 益封 董贤,丞相 王嘉“封还詔书,因奏封事”,见《汉书·王嘉传》。东汉 明帝 时,锺离意 为尚书仆射,亦“独敢諫争,数封还詔书”,见《后汉书·锺离意传》。至 唐 始由门下省掌管,对有失宜诏敕可以封还,有错误者则由给事中驳正。五代 废。宋 太宗 时复 唐 旧制。明 罢门下省长官,诏敕有不便者,由六科给事中驳正。清 代给事中与御史职掌合并,此制遂废。唐 白居易《郑覃可给事中制》:“给事中之职,凡制敕有不便於时者,得封
    • 5.
      扆座释义:亦作“扆坐”。帝王的座位。南朝 陈 徐陵《梁贞侯答王太尉书》:“居称扆座,行曰乘舆。”《陈书·高祖纪上》:“十月甲戌,敕丞相自今入问讯,可施别榻以近扆坐。”《资治通鉴·唐昭宗大顺元年》:“诉姦回於陛下之扆坐,纳制敕於先帝之庙庭。”清 叶廷琯《吹网录·三河县辽碑》:“因集 宣圣 庙,见轩墀促窄,扆座不正。”
    • 6.
      批敕释义:代皇帝批示处理奏章和对草拟的制敕签署意见。
    • 7.
      文书房释义:明宫廷掌握主办敕诰等一应机密文书的机构。亦称制敕房。
    • 8.
      沮劝释义:谓阻止恶行,勉励善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赏罚无章,何以沮劝?”唐 元结《辩惑上》:“若法令不行,则无以沮劝;苟失沮劝,则赏罚何为?”《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三年》:“累年以来,制敕纔下,未踰月而輒更,奏语方行,又随时而追改。民知命令之不足信,则赏罚何以沮劝!”
    • 9.
      滋久释义:⒈愈久。《庄子·徐无鬼》:“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宋 苏轼《赐李乾德制敕书》:“卿守藩滋久,事上益虔。”⒉渐久;长久。《魏书·律历志上》:“岁月滋久,而 崇 及 胜 前后併丧。”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宪圣不妒忌之行》:“德妃 吴氏,服劳滋久,外廷之议,谓其宜主中馈。”清 厉鹗《东城杂记·叶居仲》:“惜乎歷年滋久,故散佚不传者多。”
    • 10.
      科参释义:明 代凡制敕有失,得封还执奏,内外章疏下,则由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科臣参驳称为“科参”。
    • 11.
      缴奏释义:谓给事中行使职权,驳正制敕之违失而封还章奏。《宋史·刘一止传》:“﹝ 刘一止 ﹞迁给事中……居琐闥百餘日,缴奏不已,用事者始忌。”《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帝曰:‘去冬以宫中缺人使令,因召旧人十数辈,此何繫外廷利害,而 范祖禹、丰稷、文及甫 并有章疏陈古今祸福以动朕听,希纯 等又缴奏争之,何乃尔也!’”
    • 12.
      缴还释义:⒈唐 时给事中,宋 时给事中及中书舍人认为制敕有违失,得驳正而将章奏封还,称“缴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唐 制,惟给事中得封还詔书;中书舍人缴还词头,盖自 弼 始也。”⒉交还。《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三日之后,先生遽向 孙宾 索其原书。宾 出诸袖中,缴还先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上面便説这边揑报灾情,擅动公款,勒令缴还。”
    • 13.
      进画释义:⒈谓献计策划。 《隋书·房陵王勇传》:“﹝ 萧子宝 ﹞进画姦谋,要射荣利,经营间构,开造祸端。”⒉谓进呈文件给皇帝圈阅审批,然后发布施行。《新唐书·百官志二》:“凡詔旨制敕,璽书册命,皆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行。”《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二月辛亥,安禄山 使副将 何千年 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 汉 将,上命立进画,给告身。”胡三省 注:“进画者,命中书为发日敕,进请御画而行之。”《明史·职官志一》:“凡上之达下,曰詔,曰誥,曰制,曰册文,曰諭,曰书,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
    • 14.
      追夺释义:⒈追究剥夺。《南史·羊希传》:“凡是山泽先恒熂爈,养种竹木杂果为林芿,及陂湖江海鱼梁鰌鮆场,恒加功修作者,听不追夺。”⒉指追削剥夺。《元史·文宗纪一》:“囊 加台 拒命西南,罪不可宥,所授制敕,宜从追夺。”《绿野仙踪》第九二回:“已故者,请旨革除,追夺封典;现任者,请立行斥革。”⒊事后更改。《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以先帝临政,信任台諫官,所陈已行之事多有追夺。”
    • 15.
      黄敕释义:皇帝的诏书。 因用黄纸书写,故名。《旧唐书·李藩传》:“制敕有不可,遂於黄敕后批之。吏曰:‘宜别连白纸。’藩 曰:‘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耶!’”宋 刘克庄《浪淘沙·丁未生日》词:“今年黄敕换称呼,只为此翁霜鬢秃,老不中书。”

制敕(zhic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制敕是什么意思 制敕读音 怎么读 制敕,拼音是zhì chì,制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制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