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前人 前人的意思
qiánrén

前人

简体前人
繁体
拼音qián rén
注音ㄑ一ㄢˊ ㄖ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án,(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组词】:前面。前边。前方。面前。前进。前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组词】:以前。前人。前此。前科。前嫌。前言。前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组词】:前五名。(4) 向前行进。【组词】:勇往直前。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含义

前人努力奋斗,后人享受成果。比喻前人的努力为后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前人的意思

前人 [qián rén]

1. 以前的人。

满意地详细讲述这位诗人与他的前人的不同之处。

[ predecessor; ]

2.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 forefathers; ]

前人 引证解释

⒈ 从前的人。

《书·大诰》:“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
《史记·周本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
宋 梅尧臣 《朱武太博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诗:“愿君思前人,文雅庶未坠。”
毛泽东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⒉ 前面的人。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夫前人唾者,发於怒也,汝今拭之,是恶前人唾而拭,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而自乾,何若笑而受之?”
清 杜濬 《拓皋早发》诗:“后骑风相逐,前人影渐明。”
清 李渔 《连城璧》第三回:“太原 之人一来错认了前人之貌,二来误听了先入之言。起先既把假的当做真的,如今自然把真的当做假的了。”


国语词典

前人 [qián rén]

⒈ 以前的人。

《韩诗外传·卷七》:「知恶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蹈其所以安存,则未有以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文选·班固·典引》:「臣固才朽,不及前人。」

后人

⒉ 上文所标举的作者,诗文选本中常用。


前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古人释义:⒈也叫早期智人。介于猿人和 新人之间的人类,为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生活于距今约二十余万年至约四万年前。中国古人化石有大 荔人、丁村人、马坝人、龙骨山人等。⒉泛指古代的人。
    • 2.
      昔人释义:前人;古人。

前人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后人释义:⒈后代的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⒉子孙。

前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统历释义:我国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系 西汉 末 刘歆 据《太初历》等前人的历法修订而成的、我国史志上第一部记载完备的历法。
    • 2.
      上场诗释义: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 元,明 清 仍之。例如: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髮刁骚两髩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 孟,双名 从叔,祖居 汴梁 扶沟县 人氏。”其中“白髮刁骚两髩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
    • 3.
      不嗣释义:⒈谓不足以继承前人之位。⒉设有子嗣。
    • 4.
      不知甘苦释义: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 5.
      东坝红鱼释义:桥子东坝泉眼星罗棋布,漫溢成河,前人拦水筑坝浇田,此地如塞上江南。
    • 6.
      东汉通俗演义释义:一称《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讲史小说。明代谢诏作。十卷,一百四十六回。情节起于王莽建立新朝,终于汉桓帝。对光武中兴尤多着墨。多取材于史书与前人同类小说。
    • 7.
      临书释义:⒈面对所写的书信。 ⒉临摹前人书法。
    • 8.
      事不师古释义: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 9.
      亚迹释义:谓追踪前人而几可比拟。
    • 10.
      以索续组释义:用粗绳去连接丝带。比喻后继者的才学远逊前人。
    • 11.
      企附释义:因景仰前人而附会其事。
    • 12.
      伪书释义:⒈中国古书中,作者隐匿本名而托名前人的作品;或作者姓名和作品时代不可靠的作品。⒉假造的文件。
    • 13.
      余思释义:⒈事后或身后留下来的思念。⒉指思念前人、前事。⒊传留后世的思想情致。
    • 14.
      余爱释义:⒈未全部施与的仁爱。 ⒉前人留下的恩德。
    • 15.
      余膏剩馥释义:剩馥,馀香或遗泽;余膏剩馥,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同“残膏剩馥”。
    • 16.
      余论释义:⒈识见广博之论;宏论。 ⒉前人传留下的言论。⒊指一言半语。⒋指闲言碎语。
    • 17.
      余馂释义:⒈吃剩馀的食品。⒉比喻前人用过的陈词滥调。
    • 18.
      侍巾栉释义:巾,手巾之类;栉,梳篦之类。古代以服侍夫君饮食起居为妻妾本分,故用作为人妻妾的谦词。语出《左传·僖公二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櫛,以固子也。”《晋书·列女传·刘聪妻刘氏》:“后人之观妾,亦犹妾之视前人也,復何面目,仰侍巾櫛。”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粗婢得封》:“杨 元配为 严夫人,殁后,以婢 郭氏 侍巾櫛。”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有小女及笄,可侍巾櫛。”
    • 19.
      依傍释义:⒈依靠。 ⒉模仿(多指艺术、学问方面):艺术家要善于创新,不要一味依傍前人。
    • 20.
      倒错释义:颠倒错乱。《列子·周穆王》:“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使前人迷乱失心,倒错法相,终年累岁空无所获。”《晋书·刘毅传》:“今之中正……上欺明主,下乱人伦,乃使优劣异地,首尾倒错。”唐 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发言则嗤鄙怪诞,叙事则参差倒错。”

前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统历释义:我国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系 西汉 末 刘歆 据《太初历》等前人的历法修订而成的、我国史志上第一部记载完备的历法。
    • 2.
      上场诗释义: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 元,明 清 仍之。例如: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髮刁骚两髩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 孟,双名 从叔,祖居 汴梁 扶沟县 人氏。”其中“白髮刁骚两髩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
    • 3.
      不嗣释义:⒈谓不足以继承前人之位。⒉设有子嗣。
    • 4.
      不知甘苦释义: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 5.
      东坝红鱼释义:桥子东坝泉眼星罗棋布,漫溢成河,前人拦水筑坝浇田,此地如塞上江南。
    • 6.
      东汉通俗演义释义:一称《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讲史小说。明代谢诏作。十卷,一百四十六回。情节起于王莽建立新朝,终于汉桓帝。对光武中兴尤多着墨。多取材于史书与前人同类小说。
    • 7.
      临书释义:⒈面对所写的书信。 ⒉临摹前人书法。
    • 8.
      事不师古释义: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 9.
      亚迹释义:谓追踪前人而几可比拟。
    • 10.
      以索续组释义:用粗绳去连接丝带。比喻后继者的才学远逊前人。
    • 11.
      企附释义:因景仰前人而附会其事。
    • 12.
      伪书释义:⒈中国古书中,作者隐匿本名而托名前人的作品;或作者姓名和作品时代不可靠的作品。⒉假造的文件。
    • 13.
      余思释义:⒈事后或身后留下来的思念。⒉指思念前人、前事。⒊传留后世的思想情致。
    • 14.
      余爱释义:⒈未全部施与的仁爱。 ⒉前人留下的恩德。
    • 15.
      余膏剩馥释义:剩馥,馀香或遗泽;余膏剩馥,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同“残膏剩馥”。
    • 16.
      余论释义:⒈识见广博之论;宏论。 ⒉前人传留下的言论。⒊指一言半语。⒋指闲言碎语。
    • 17.
      余馂释义:⒈吃剩馀的食品。⒉比喻前人用过的陈词滥调。
    • 18.
      侍巾栉释义:巾,手巾之类;栉,梳篦之类。古代以服侍夫君饮食起居为妻妾本分,故用作为人妻妾的谦词。语出《左传·僖公二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櫛,以固子也。”《晋书·列女传·刘聪妻刘氏》:“后人之观妾,亦犹妾之视前人也,復何面目,仰侍巾櫛。”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粗婢得封》:“杨 元配为 严夫人,殁后,以婢 郭氏 侍巾櫛。”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有小女及笄,可侍巾櫛。”
    • 19.
      依傍释义:⒈依靠。 ⒉模仿(多指艺术、学问方面):艺术家要善于创新,不要一味依傍前人。
    • 20.
      倒错释义:颠倒错乱。《列子·周穆王》:“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使前人迷乱失心,倒错法相,终年累岁空无所获。”《晋书·刘毅传》:“今之中正……上欺明主,下乱人伦,乃使优劣异地,首尾倒错。”唐 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发言则嗤鄙怪诞,叙事则参差倒错。”

前人造句

1.在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之余,我们也应该感谢前人的辛苦耕耘。

2.这是仗义疏财,其成因与前人的思想与实践相关联。

3.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后人超前人

4.解放前人民的生活暗无天日。

5.晓宇常在人前人后吹嘘自己的藏书可谓汗牛充栋,直到他去过老师家后,方才自行惭愧,再也不提藏书之事。

6.只要你肯努力学习,必能青出于蓝,超过前人

7.风,也是位精确的预言家,在没次乌云大汇集时,它也早就预料出,将会有一场大雨来临,于是它会在大雨来临前,前来告知人们将有大雨的到来,提前人们做好准备。

8.真理是总结概括前人经验的,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9.读书是学习,读书是充实,读书是体味文化,读书是回顾历史,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是思想的驰骋,读书是与前人会心的交流,读书是自我灵魂的感悟。

10.读书,可以让我们充实,读书,可以让我们体味文化,读书,可以让我们回顾历史,读书,可以让我们体会精神的旅行,读书,可以让我们思想驰骋,读书,可以让我们与前人会心交流,读书,可以让我们自我灵魂感悟。

11.读书,让我们充实,读书,让我们体味文化,读书,让我们回顾历史,读书,让我们体会精神的旅行,读书,让我们思想驰骋,读书,让我们与前人会心交流,读书,让我们自我灵魂感悟。

12.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顺变珍惜眼前人

13.在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之餘,我们也应该感谢前人的辛苦耕耘。

14.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5.喜欢就去看看人家有对象没,如果没有就去大胆的追求,追求幸福的权利面前人人平等,加油!支持你。

16.我们正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

17.我们不能蹈袭前人所走的弯路。

18.天安门前人真多啊!他们口音各异,南腔北调各有特点。

19.写文章应该新颖,而不应搜岩采干,抄袭前人

20.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扩荒者,永远是不朽的。

前人(qian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前人是什么意思 前人读音 怎么读 前人,拼音是qián rén,前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前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