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和气 和气的意思
qi

和气

简体和气
繁体和氣
拼音hé qi
注音ㄏㄜˊ ㄑ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基本含义

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和气的意思

和气 [hé qi]

1. 和睦的感情。

别伤了和气。

[ friendly feelings; ]

2.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 gentle; kind; polite; ]

和气 引证解释

⒈ 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万物由此“和气”而生。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韩非子·解老》:“孔窍虚,则和气日入。”
唐 刘商 《金井歌》:“文明化合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灵。”
宋 王安石 《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之一:“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

⒉ 引申指能导致吉利的祥瑞之气。

汉 王充 《论衡·讲瑞》:“瑞物皆起和气而生。”
《朱子语类》卷一〇六:“自古救荒只有两説:第一是感召和气,以致丰穰;其次只有储蓄之计。”
明 杨慎 《词品·雪辞》:“满天和气,太平有象。”

⒊ 温和的气度。

《礼记·祭义》:“有和气者必有愉色。”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上:“伯淳 既见,和气蔼然见眉宇间。”

⒋ 指态度温和。

《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刘君荐 极是为人和气,乡里见爱,都称他 刘官人。”
老舍 《骆驼祥子》一:“﹝ 祥子 ﹞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

⒌ 和睦融洽。

宋 陈师道 《南柯子·贺彭舍人黄堂成》词:“万家和气贺初成,人在笙歌声里暗生春。”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开宗义富贵孝义传》:“衣服不曾分你我,家中和气不曾分。”
赵树理 《登记》:“小晚 这一家……日子也过得,家里也和气。”

⒍ 指和睦的感情。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
老舍 《茶馆》第一幕:“都是自己弟兄,别伤了和气呀!”

⒎ 犹元气;中气。中医谓人体内能使各器官发挥机能的原动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若销鑠精胆,蹙迫和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清晨荣卫流行,法当省节语言,葆惜和气。”
明 陆深 《停骖录摘抄》:“﹝ 神宗 问﹞:‘闻卿摄生亦有道乎?’ 潞公 对:‘无他,臣但能任意自适,不以外物伤和气,不敢做过当事。’”

⒏ 指调和血气。

宋 叶适 《橘枝词记永嘉风土》之二:“只消一盏能和气,切莫多盃自害身。”


国语词典

和气 [hé qi]

⒈ 天地间阴阳调合而成的气,万物由此而生。

唐·刘商〈金井歌〉:「文明化洽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灵。」

戾气 乖气 凶暴 生气 粗鲁

⒉ 态度温和可亲。

《儒林外史·第四回》:「范家老奶奶,我们自小看见他的,是个和气不过的老人家。」

⒊ 和睦融洽。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大家各管各业,和气过日子罢了。」


和气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温和释义:⒈(气候)不冷不热: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⒉(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脸色温和。谈吐温和。温和的目光。另见wēn·huo。⒊(物体)不冷不热:粥还温和呢,快喝吧! 另见wēnhé。
    • 2.
      平和释义:⒈(性情或言行)温和:语气平和。 态度平和。⒉(药物)作用温和;不剧烈。⒊平静;安宁:气氛平和。⒋(纷扰)停息:这场争端终于平和下来。
    • 3.
      和蔼释义: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和蔼可亲。慈祥和蔼的笑容。
    • 4.
      和善释义:温和而善良;和蔼:态度和善。和善待人。

和气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生气释义:⒈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孩子考试成绩很差,妈妈非常生气。 快去认个错吧,他还在生你的气呢!⒉生命力;活力:生气勃勃。青年是最有生气的。
    • 2.
      粗暴释义:鲁莽;暴躁:性情粗暴。态度粗暴。
    • 3.
      粗鲁释义:粗暴鲁莽:性格粗鲁。 他是个火性人,说话粗鲁,你别介意。
    • 4.
      凶暴释义:(性情、行为)凶狠残暴:脾气凶暴。凶暴残忍。
    • 5.
      戾气释义:邪恶之气。
    • 6.
      乖气释义:邪恶之气;不祥之气。

和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团和气释义:原指态度和蔼可亲。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指程颢)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后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 2.
      一堂和气释义:本指态度和霭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 3.
      业宇释义:学识和气宇。南朝 梁 沉约 《沉文季加侍中诏》:“散骑常侍尚书左僕射 西丰县 开国侯新除镇军将军 沉文季 ,业宇流正,鑑识超凡。”
    • 4.
      五星连珠释义:亦作“五星联珠”。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时出现于一方。这种现象比较罕见,故古人附会为祥瑞。后人推广到只要五行星各居一宫相连不断也叫“连珠”。《竹书纪年》卷上:“帝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凤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旧唐书·张廷珪传》:“和气上通於天,虽五星连珠,两曜合璧,未足多也。”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咸丰季年三奸伏诛》:“八月朔旦,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登极之日,久阴忽霽,八表镜清。”
    • 5.
      亚洲释义:全称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人口34亿(1999年)。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和最低的洼地。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地形和气候最复杂的一洲。
    • 6.
      仪容美释义:指美好的或健康的外貌和气质。
    • 7.
      休庆释义:犹嘉庆。《后汉书·马融传》:“欢嬉喜乐,鼓舞疆畔,以迎和气,招致休庆。”《北史·崔光传》:“然惧灾修德,咸致休庆,所谓家利而怪先,国兴而妖豫。”《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五年》:“纂 违先帝之命,杀太子而自立,荒淫暴虐,番禾 太守 超 顺人心而除之,以安宗庙,凡我士庶,同兹休庆。”
    • 8.
      休宝释义:泛指美好珍贵的东西。 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上帝溥临,赐朕休宝。”唐 沉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之一:“和气居于中则泰,泰则有餘,有餘则交让于变化,涵而为休宝,流而为精神。”
    • 9.
      体势释义:形状和气势。
    • 10.
      佳兵释义:《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河上公 注:“祥,善也。兵者,惊精神,浊和气,不善人之器也,不当修饰之。”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上·老子》:“佳当作‘隹’,字之误也。隹,古‘唯’字也。”唐 碑本作“唯”。
    • 11.
      倒海翻江释义:也说翻江倒 海。形容水势浩大,波浪翻滚。宋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余里,遂抵雁 翅浦》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现多用来形容力量和气魄很大。
    • 12.
      傅鹰释义:化学家。福建福州人。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曾任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提出利用润湿热测定固体粉末比表面的方法;利用热力学理论考察固液界面和气液界面吸附层的性质,设计出一种计算表面活度系数的方法;与人合作研究鸡蛋清蛋白溶液的表面张力,并根据吉布斯公式计算出鸡蛋清蛋白分子的横截面积等。著有《化学热力学导论》、《普通化学》等。
    • 13.
      八项注意释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 毛泽东 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纪律。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重行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八项注意如下:(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 14.
      冲静释义:⒈亦作“冲静”。⒉淡泊宁静。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晋书·华峤传》:“冲静和气,嗇养精神;颐身於清简之宇,留心於虚旷之域。” 宋 曾巩 《福州举知泉州陈枢久不磨勘特与转官表》:“方当朝庭崇尚廉素,诫抑浮竞之时, 枢 独安於冲静,所守如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计其生平,必无胶胶扰扰分外之营求,宜其恬然冲静,颐养天和,得以保此长龄矣。”
    • 15.
      几谏释义:对长辈委婉而和气的劝告。
    • 16.
      割削释义:⒈削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 鼂错 是也。”《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今强敌在前,唯患众少,不应割削见力,置无用之地。”⒉犹切割。汉 王充《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⒊犹剥削。《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三年》:“卿等司计,当以公正为心,无事割削,致害民而伤和气。”
    • 17.
      功泽释义:功德恩泽。《管子·宙合》:“夫强言以为僇,而功泽不加。”明 李东阳《双瑞诗序》:“二十年间,功泽所被,和气所召,将使《簫韶》之凤仪於 虞 廷,越裳 之雉贡於 周 郊。”
    • 18.
      势焰释义:势力和气焰(含贬义):势焰万丈。势焰熏天。
    • 19.
      势焰可畏释义:势:权势;焰:气焰;畏:畏惧。 权势和气焰很盛,让人望而生畏。形容权贵气焰嚣张,仗势作恶,使人畏惧。
    • 20.
      协气释义:和气。

和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团和气释义:原指态度和蔼可亲。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指程颢)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后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 2.
      一堂和气释义:本指态度和霭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 3.
      业宇释义:学识和气宇。南朝 梁 沉约 《沉文季加侍中诏》:“散骑常侍尚书左僕射 西丰县 开国侯新除镇军将军 沉文季 ,业宇流正,鑑识超凡。”
    • 4.
      五星连珠释义:亦作“五星联珠”。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时出现于一方。这种现象比较罕见,故古人附会为祥瑞。后人推广到只要五行星各居一宫相连不断也叫“连珠”。《竹书纪年》卷上:“帝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凤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旧唐书·张廷珪传》:“和气上通於天,虽五星连珠,两曜合璧,未足多也。”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咸丰季年三奸伏诛》:“八月朔旦,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登极之日,久阴忽霽,八表镜清。”
    • 5.
      亚洲释义:全称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人口34亿(1999年)。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和最低的洼地。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地形和气候最复杂的一洲。
    • 6.
      仪容美释义:指美好的或健康的外貌和气质。
    • 7.
      休庆释义:犹嘉庆。《后汉书·马融传》:“欢嬉喜乐,鼓舞疆畔,以迎和气,招致休庆。”《北史·崔光传》:“然惧灾修德,咸致休庆,所谓家利而怪先,国兴而妖豫。”《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五年》:“纂 违先帝之命,杀太子而自立,荒淫暴虐,番禾 太守 超 顺人心而除之,以安宗庙,凡我士庶,同兹休庆。”
    • 8.
      休宝释义:泛指美好珍贵的东西。 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上帝溥临,赐朕休宝。”唐 沉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之一:“和气居于中则泰,泰则有餘,有餘则交让于变化,涵而为休宝,流而为精神。”
    • 9.
      体势释义:形状和气势。
    • 10.
      佳兵释义:《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河上公 注:“祥,善也。兵者,惊精神,浊和气,不善人之器也,不当修饰之。”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上·老子》:“佳当作‘隹’,字之误也。隹,古‘唯’字也。”唐 碑本作“唯”。
    • 11.
      倒海翻江释义:也说翻江倒 海。形容水势浩大,波浪翻滚。宋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余里,遂抵雁 翅浦》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现多用来形容力量和气魄很大。
    • 12.
      傅鹰释义:化学家。福建福州人。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曾任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提出利用润湿热测定固体粉末比表面的方法;利用热力学理论考察固液界面和气液界面吸附层的性质,设计出一种计算表面活度系数的方法;与人合作研究鸡蛋清蛋白溶液的表面张力,并根据吉布斯公式计算出鸡蛋清蛋白分子的横截面积等。著有《化学热力学导论》、《普通化学》等。
    • 13.
      八项注意释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 毛泽东 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纪律。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重行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八项注意如下:(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 14.
      冲静释义:⒈亦作“冲静”。⒉淡泊宁静。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晋书·华峤传》:“冲静和气,嗇养精神;颐身於清简之宇,留心於虚旷之域。” 宋 曾巩 《福州举知泉州陈枢久不磨勘特与转官表》:“方当朝庭崇尚廉素,诫抑浮竞之时, 枢 独安於冲静,所守如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计其生平,必无胶胶扰扰分外之营求,宜其恬然冲静,颐养天和,得以保此长龄矣。”
    • 15.
      几谏释义:对长辈委婉而和气的劝告。
    • 16.
      割削释义:⒈削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 鼂错 是也。”《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今强敌在前,唯患众少,不应割削见力,置无用之地。”⒉犹切割。汉 王充《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⒊犹剥削。《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三年》:“卿等司计,当以公正为心,无事割削,致害民而伤和气。”
    • 17.
      功泽释义:功德恩泽。《管子·宙合》:“夫强言以为僇,而功泽不加。”明 李东阳《双瑞诗序》:“二十年间,功泽所被,和气所召,将使《簫韶》之凤仪於 虞 廷,越裳 之雉贡於 周 郊。”
    • 18.
      势焰释义:势力和气焰(含贬义):势焰万丈。势焰熏天。
    • 19.
      势焰可畏释义:势:权势;焰:气焰;畏:畏惧。 权势和气焰很盛,让人望而生畏。形容权贵气焰嚣张,仗势作恶,使人畏惧。
    • 20.
      协气释义:和气。

和气造句

1.待人接物决不能蛮不讲理,古人说的“和气致祥”是很有道理的。

2.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

3.我们最后总会一团和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藕断丝连吧。

4.老李在待人接物上,总是一团和气

5.量器统一,童叟无欺,纠纷就少,民间一团和气

6.他对人总是和蔼可亲,一团和气

7.这家主人对人非常和气、热情,来到他家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8.语言美就是和气、谦虚,不说脏话、粗话,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

9.都是街坊邻里的,说话都和气点好不好?

10.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丑人俊,顺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穷家富,和气就好;谁对谁错,理解就好;人的一生,平安就好。

11.爷爷说话和气,大家遇到了伤心事都愿说给他听。

12.为人要和气,不要轻易和别人发生口角。

13.渐渐地感觉到他身上的温和气息。

14.新上任的经理具有企业家的胆识和气魄。

15.跟其他队伍所表现出来的一团和气相比,更让我们觉得汗顏,无地自容。

16.都是在情绪和气头上,包括她一气之下删掉了你。也不必太介怀,过段时间,冷静下来了,就好了。

17.争吵有伤和气,你还是冷静一些吧。

18.不出乎我们的意料,在被工作准则和气候加快了生活节奏的北方城市居住的人们将永远行驶在快车道上。

19.立党为公讲正气,执政为民讲浩气,严谨持身讲清气,刚直不阿讲勇气,团结共事讲和气,见义勇为讲胆气。

20.老师对同学们很和气

和气(he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和气是什么意思 和气读音 怎么读 和气,拼音是hé qi,和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和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