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地 一地的意思

一地

简体一地
繁体
拼音yī dì
注音ㄧ ㄉ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基本含义

指到处都是,遍地都是。

一地的意思

一地 [yī dì]

1. 一处地方。同一地方。到处。犹一味,总是。犹满地。

一地 引证解释

⒈ 一处地方。

汉 王充 《论衡·言毒》:“药生非一地, 太伯 辞之 吴 ;铸多非一工,世称 楚 棠溪。”
《旧五代史·谢彦章传》:“瓌 指一地谓 彦章 曰:‘此地冈阜隆起,中央坦夷,好列栅之所。’”

⒉ 同一地方。

《诗·齐谱》“都 营丘” 唐 孔颖达 疏:“以丘临水,谓之 临淄,与 营丘 一地也。”
唐 李山甫 《送李秀才入军》诗:“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⒊ 到处。参见“一地里”。

宋 刘克庄 《浪淘沙·素馨》词:“风露送新凉。山麝开房。旋吹银烛闭华堂。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

⒋ 犹一味,总是。参见“一地里”。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十出:“婆婆八年忺要头髻,才瞥见一地欢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那作怪的书生,坐间悄一似风魔颠倒。大来没寻思,所为没些儿斟酌,到来一地的乱道。”
元 刘致 《新水令·代马诉冤》套曲:“有一等雄心屠户贪微利,曣馋涎豪客思佳味。一地把性命亏图,百般地将刑法陵迟。”

⒌ 犹满地。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和尚一面送酒,公子一面用手谦让……把盅子砸了个粉碎,泼了一地酒。”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过礼那一天, 小芹 跟她娘闹起来,把 吴先生 送来的首饰绸缎扔下一地。”


国语词典

一地 [yī dì]

⒈ 某一特定地方。

汉·王充《论衡·言毒》:「药生非一地,太伯辞之吴。」

⒉ 相同地方。

唐·李山甫〈送李秀才入军〉诗:「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⒊ 满地、到处。宋·刘克庄〈满庭芳·目力已茫茫〉词:「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也作「一地里」。

《红楼梦·第四九回》:「来至王夫人上房,只见乌压压一地的人。」


一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地两检释义:在两个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口岸,在同一处地点完成两地的出境与入境检查、检疫手续。 就是联合办公、各行其是。是由双方出入境管理人员(边检、海关、检验检疫)在同一地点、同时联合执行出入境检查,实行“一站式”检查,两地出入境管理人员独立运作,互不隶属,双方口岸单位在同一地点,按各自查验标准,共同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和货物实行联合检查,所谓“停一次车,过四道关”。
    • 2.
      一地里胡拏释义:见“一地胡拿”。
    • 3.
      一地鸡毛释义:《一地鸡毛》原是一部反映小市民真实生活的短篇小说集。后被用来形容琐碎微小、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
    • 4.
      一地释义:⒈一处地方。 汉 王充《论衡·言毒》:“药生非一地,太伯 辞之 吴;铸多非一工,世称 楚 棠溪。”《旧五代史·谢彦章传》:“瓌 指一地谓 彦章 曰:‘此地冈阜隆起,中央坦夷,好列栅之所。’”⒉同一地方。《诗·齐谱》“都 营丘”唐 孔颖达 疏:“以丘临水,谓之 临淄,与 营丘 一地也。”唐 李山甫《送李秀才入军》诗:“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⒊到处。宋 刘克庄《浪淘沙·素馨》词:“风露送新凉。山麝开房。旋吹银烛闭华堂。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参见“一地里”。⒋犹一味,总是。宋 无名氏《张协
    • 5.
      一块土释义:⒈一块土地;一块泥土。 ⒉同一地方。
    • 6.
      一林二虎释义:两只凶猛的老虎同处于一个森林。形容两个强有力的人或集团同处一地,势不两立。
    • 7.
      一步释义:⒈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 ⒉谓步伐一致。⒊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务的某一段。⒋长度名。历代不一,如周以八尺为一步,秦以六尺为一步,后亦以五尺为一步。⒌中医运气学说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为“一步”。
    • 8.
      一法释义:⒈统一的法令。⒉指专一地行法。⒊越发;更加。⒋一种方法。⒌佛教用语,犹言一事一物。
    • 9.
      一统天下释义:天下:指全国。 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 10.
      三一律释义:欧洲 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的三条规则,就是地点一致(戏剧中的动作应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一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情节一致(情节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11.
      专柜释义:商店中专门出售某一种类或某一地区商品的柜台:床上用品专柜。
    • 12.
      东土释义:⒈古代指陕以东某一地区或封国。 ⒉东晋、南朝时也特指苏南、浙江一带。⒊古代称中国。对西方而言。
    • 13.
      东高士庄释义:东高士庄为一地名。
    • 14.
      主震释义:发生在同一地质构造带上或同一震源体内的一系列地震中,最大的一次叫做主震。
    • 15.
      乐迁释义:古代无田农民从一地迁往另一地之称。谓迁往安乐之地。《隋书·食货志》:“天保 八年,议徙 冀、定、瀛 无田之人,谓之乐迁,於 幽州 范阳 宽乡以处之。”
    • 16.
      九地释义:⒈指各种隐秘难测的地形。⒉指地的最深处。⒊犹九泉。指地下。⒋用兵的九种地势。⒌指根据地质、地形而分的九种土地。⒍犹言遍地,大地。⒎阴阳家谓历数有九地之数。参见“九天”。⒏佛教语。谓众生轮回之三界。凡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
    • 17.
      乡土文学释义:以反映某一地区生活为主要内容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
    • 18.
      乱打释义: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顿猛击。
    • 19.
      乱飞释义:⒈在空中无秩序地飞过或顺风而行。 ⒉不定地从一地方移到另一地方。
    • 20.
      人口机械增长释义: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迁入超过迁出而引起的增长。人口机械增长受社会因素影响。

一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地两检释义:在两个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口岸,在同一处地点完成两地的出境与入境检查、检疫手续。 就是联合办公、各行其是。是由双方出入境管理人员(边检、海关、检验检疫)在同一地点、同时联合执行出入境检查,实行“一站式”检查,两地出入境管理人员独立运作,互不隶属,双方口岸单位在同一地点,按各自查验标准,共同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和货物实行联合检查,所谓“停一次车,过四道关”。
    • 2.
      一地里胡拏释义:见“一地胡拿”。
    • 3.
      一地鸡毛释义:《一地鸡毛》原是一部反映小市民真实生活的短篇小说集。后被用来形容琐碎微小、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
    • 4.
      一地释义:⒈一处地方。 汉 王充《论衡·言毒》:“药生非一地,太伯 辞之 吴;铸多非一工,世称 楚 棠溪。”《旧五代史·谢彦章传》:“瓌 指一地谓 彦章 曰:‘此地冈阜隆起,中央坦夷,好列栅之所。’”⒉同一地方。《诗·齐谱》“都 营丘”唐 孔颖达 疏:“以丘临水,谓之 临淄,与 营丘 一地也。”唐 李山甫《送李秀才入军》诗:“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⒊到处。宋 刘克庄《浪淘沙·素馨》词:“风露送新凉。山麝开房。旋吹银烛闭华堂。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参见“一地里”。⒋犹一味,总是。宋 无名氏《张协
    • 5.
      一块土释义:⒈一块土地;一块泥土。 ⒉同一地方。
    • 6.
      一林二虎释义:两只凶猛的老虎同处于一个森林。形容两个强有力的人或集团同处一地,势不两立。
    • 7.
      一步释义:⒈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 ⒉谓步伐一致。⒊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务的某一段。⒋长度名。历代不一,如周以八尺为一步,秦以六尺为一步,后亦以五尺为一步。⒌中医运气学说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为“一步”。
    • 8.
      一法释义:⒈统一的法令。⒉指专一地行法。⒊越发;更加。⒋一种方法。⒌佛教用语,犹言一事一物。
    • 9.
      一统天下释义:天下:指全国。 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 10.
      三一律释义:欧洲 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的三条规则,就是地点一致(戏剧中的动作应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一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情节一致(情节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11.
      专柜释义:商店中专门出售某一种类或某一地区商品的柜台:床上用品专柜。
    • 12.
      东土释义:⒈古代指陕以东某一地区或封国。 ⒉东晋、南朝时也特指苏南、浙江一带。⒊古代称中国。对西方而言。
    • 13.
      东高士庄释义:东高士庄为一地名。
    • 14.
      主震释义:发生在同一地质构造带上或同一震源体内的一系列地震中,最大的一次叫做主震。
    • 15.
      乐迁释义:古代无田农民从一地迁往另一地之称。谓迁往安乐之地。《隋书·食货志》:“天保 八年,议徙 冀、定、瀛 无田之人,谓之乐迁,於 幽州 范阳 宽乡以处之。”
    • 16.
      九地释义:⒈指各种隐秘难测的地形。⒉指地的最深处。⒊犹九泉。指地下。⒋用兵的九种地势。⒌指根据地质、地形而分的九种土地。⒍犹言遍地,大地。⒎阴阳家谓历数有九地之数。参见“九天”。⒏佛教语。谓众生轮回之三界。凡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
    • 17.
      乡土文学释义:以反映某一地区生活为主要内容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
    • 18.
      乱打释义: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顿猛击。
    • 19.
      乱飞释义:⒈在空中无秩序地飞过或顺风而行。 ⒉不定地从一地方移到另一地方。
    • 20.
      人口机械增长释义: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迁入超过迁出而引起的增长。人口机械增长受社会因素影响。

一地造句

1.他不为金钱、地位所引诱,始终如一地从事教育工作,可谓一片冰心。

2.十几年来,他始终如一地忠于党。

3.他好不容易将散成一地、七零八落的衣服全部挂回衣橱。

4.公安干警对这一地带的地形了如指掌。

5.德来塞作为小说家这一地位众说纷纭。

6.侵略军每到一地,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所不至。

7.几十年来,他始终如一地为党为人民辛勤地工作着。

8.几十年来,她始终如一地关心爱护学生。

9.该市这一地区一度很繁华,如今已江河日下。

10.那个菜贩平时对顾客总是缺斤短两,所以刚才她的菜撒了一地,人们都屈一伸万,没有人去帮她的忙。

11.这一切催生了这一地区自满甚或是耀武扬威的情绪。

12.那位鹤发童颜的老翁,就是四十年前名噪一地的歌星。

13.油菜花金黄金黄的像铺了一地的金子。

14.秋天的田野像铺了一地金子,金黄一片!

15.我的悲伤,像树叶一样飘落了一地

16.梧桐叶飘落一地,远处看,就好似一张华丽的金色大地毯。

17.下课了,我独自一人站在离花坛较远的地方,看着樱花树的花已飘落了一地,风一吹,犹如“天女散花”,只有少数的花苞还在枝头;再看看花苞,我就不由自主的走过去了,那花苞鲜嫩、可爱、含苞待放,我沉浸在花的世界里

18.轻轻地掠过晨光熹微的四月天里,摇动着城畔那一树的嫩绿。拂晓的阳光欢欢喜喜地落下,碰到了一片片睡意朦胧的绿叶,叮叮咚咚地撒了一地。斑斑驳驳的缝隙间,霎时热闹了起来。

19.一片片油菜花像铺了一地的金子。

20.油菜花开得正旺的时候,远远望去大地像铺上了一条金色的地毯,又像大自然撒了一地的金子,还像一副美丽的图画。

一地(yi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一地是什么意思 一地读音 怎么读 一地,拼音是yī dì,一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