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艺术形 艺术形的意思
shùxíng

艺术形

简体艺术形
繁体藝術形
拼音yì shù xíng
注音ㄧˋ ㄕㄨˋ ㄒㄧㄥ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才能,技能,技术。【组词】:工艺。技艺。文艺。艺人。艺术(①戏剧、曲艺、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的总称;②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③形状独特而美观的)。艺苑奇葩。艺高人胆大。(2) 种植。【组词】:园艺。(3) 准则、法度、限度。【例句】:“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shù zhú shú,(1) 技艺。【组词】:技术。艺术。武术。学术。不学无术。(2) 方法。【组词】:战术。权术。心术。(3) 古代城市中的道路。(1) 同“秫”。黏谷子。《説文•禾部》。【组词】:“秫,稷之黏者。或省禾。”(2) 姓。《章丘志》。【组词】:“(章丘)縣有术姓,自云金丞相术虎高琪之後。”(1) 草名。菊科术属植物的泛称。多年生草本。有白术、苍术等数种。也作“?”。《爾雅•釋草》。【例句】:“?,山薊,楊枹薊。”《集韻•術韻》:“?,草名。《説文》:‘山薊也。’或作术。”

xíng,(1) 实体。【例句】: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2) 样子。【组词】: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3) 表现。【组词】:形诸笔墨。喜形于色。(4) 对照,比较。【组词】:相形见绌。(5) 状况,地势。【组词】:形势。(6) 古同“型”,模子。(7) 古同“刑”,刑罚。

艺术形的意思

艺术形 [yì shù xíng]

1. 音乐为什么能够用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的情感呢,一种理论认为,音乐的表情性来自于音乐对人的有表情性因素的语言的模仿。


艺术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国演义释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著。共一百二十回。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所进行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反映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情况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作者善于描写战争,对于各次战争的特定环境、双方的力量对比、战略部署、战术的运用等,都交代得十分清楚,并描绘了许多生动的战争场面。作者也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情节曲折,结构宏大,语言简洁流畅。
    • 2.
      三柱楹联释义:以三支或三支以上联语组合而成,能够充分客观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型对联艺术形式。
    • 3.
      主题释义:⒈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它是文艺作品内容的核心。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锤炼,都应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作品的主题集中反映作者对所描绘的生活的认识和评价。⒉音乐名词。指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处于显著地位的基本思想。⒊泛指谈话、会议、文章等的核心内容。
    • 4.
      光彩炫目释义:炫目:光彩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形容色彩的美丽、鲜艳;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 5.
      典型释义:⒈具有代表性 的人物或事件。 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经验。⒊指文艺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艺术形 象。它既具有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鲜明、生动、丰富的独特个性,同时又表现出一定阶级、阶 层的本质或某些本质方面。它来源于实际生活,但又比实际生活更高,因而也就更带有普遍意义和艺术 感染力。
    • 6.
      创作方法释义:也叫艺术方法。 指文艺工作者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根据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的理解,在创作过程中选择、提炼和概括社会生活现象构成艺术形象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
    • 7.
      动态释义:⒈(事情)变化发展的情况:科技动态。从这些图片里可以看出我国建设的动态。⒉艺术形象表现出的活动神态:画中人物,动态各异,栩栩如生。⒊属性词。运动变化状态的或从运动变化状态考察的:动态分析。
    • 8.
      喜闻乐见释义:喜欢听,乐意看:这是一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 9.
      壁塑释义:中国 绘画、雕塑合一的一种艺术形式。 借壁势塑造神鬼、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等像,并施以色彩,形成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特殊样式。
    • 10.
      大众化释义: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语言大众化。艺术形式大众化。
    • 11.
      奕奕欲生释义: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 12.
      完美释义:完备美好;没有缺点:完美无缺。完美的艺术形式。
    • 13.
      对对子释义:对对子也叫对联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过春节时贴对子,也叫贴对联是中国的风俗。
    • 14.
      形象思维释义: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叫艺术思维。
    • 15.
      意象释义:⒈文艺作品中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形象。如艾青《礁石》创造了一个外形像被斧头千百次砍过而内心“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意象。⒉钢琴曲集。德彪西曲。由二集共六首乐曲辑成。第一集作于1905年,第二集作于1907年。
    • 16.
      戏歌释义:把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
    • 17.
      扑旗子释义:宋代舞队中的扑旗子,是取战争和出行仪仗中以旗子作指挥的素材,采用持巾旋舞的舞蹈艺术形式,发展而成的一种传统舞蹈。
    • 18.
      拟古释义:模仿古代的风格、艺术形式:拟古之作。
    • 19.
      摄影艺术释义:造型艺术的一种。 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主要特点在于所表现的对象必须是实际存在的。体裁上分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动静物摄影等。
    • 20.
      散对子戏释义:戏曲艺术形式之一。对子戏的一种,与“本头对子戏”相对。单折演唱的叫“散对子戏”,数折连贯演出的叫“本头对子戏”。沪剧、锡剧的《秋香送茶》、《拔兰花》、《朱小天》等都是散对子戏。

艺术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国演义释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著。共一百二十回。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所进行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反映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情况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作者善于描写战争,对于各次战争的特定环境、双方的力量对比、战略部署、战术的运用等,都交代得十分清楚,并描绘了许多生动的战争场面。作者也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情节曲折,结构宏大,语言简洁流畅。
    • 2.
      三柱楹联释义:以三支或三支以上联语组合而成,能够充分客观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型对联艺术形式。
    • 3.
      主题释义:⒈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它是文艺作品内容的核心。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锤炼,都应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作品的主题集中反映作者对所描绘的生活的认识和评价。⒉音乐名词。指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处于显著地位的基本思想。⒊泛指谈话、会议、文章等的核心内容。
    • 4.
      光彩炫目释义:炫目:光彩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形容色彩的美丽、鲜艳;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 5.
      典型释义:⒈具有代表性 的人物或事件。 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经验。⒊指文艺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艺术形 象。它既具有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鲜明、生动、丰富的独特个性,同时又表现出一定阶级、阶 层的本质或某些本质方面。它来源于实际生活,但又比实际生活更高,因而也就更带有普遍意义和艺术 感染力。
    • 6.
      创作方法释义:也叫艺术方法。 指文艺工作者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根据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的理解,在创作过程中选择、提炼和概括社会生活现象构成艺术形象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
    • 7.
      动态释义:⒈(事情)变化发展的情况:科技动态。从这些图片里可以看出我国建设的动态。⒉艺术形象表现出的活动神态:画中人物,动态各异,栩栩如生。⒊属性词。运动变化状态的或从运动变化状态考察的:动态分析。
    • 8.
      喜闻乐见释义:喜欢听,乐意看:这是一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 9.
      壁塑释义:中国 绘画、雕塑合一的一种艺术形式。 借壁势塑造神鬼、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等像,并施以色彩,形成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特殊样式。
    • 10.
      大众化释义: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语言大众化。艺术形式大众化。
    • 11.
      奕奕欲生释义: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 12.
      完美释义:完备美好;没有缺点:完美无缺。完美的艺术形式。
    • 13.
      对对子释义:对对子也叫对联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过春节时贴对子,也叫贴对联是中国的风俗。
    • 14.
      形象思维释义: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叫艺术思维。
    • 15.
      意象释义:⒈文艺作品中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形象。如艾青《礁石》创造了一个外形像被斧头千百次砍过而内心“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意象。⒉钢琴曲集。德彪西曲。由二集共六首乐曲辑成。第一集作于1905年,第二集作于1907年。
    • 16.
      戏歌释义:把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
    • 17.
      扑旗子释义:宋代舞队中的扑旗子,是取战争和出行仪仗中以旗子作指挥的素材,采用持巾旋舞的舞蹈艺术形式,发展而成的一种传统舞蹈。
    • 18.
      拟古释义:模仿古代的风格、艺术形式:拟古之作。
    • 19.
      摄影艺术释义:造型艺术的一种。 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主要特点在于所表现的对象必须是实际存在的。体裁上分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动静物摄影等。
    • 20.
      散对子戏释义:戏曲艺术形式之一。对子戏的一种,与“本头对子戏”相对。单折演唱的叫“散对子戏”,数折连贯演出的叫“本头对子戏”。沪剧、锡剧的《秋香送茶》、《拔兰花》、《朱小天》等都是散对子戏。

艺术形造句

1.用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新的内容不正是旧瓶新酒吗?

2.相声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3.小品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4.这种艺术形式虽不常见,但也算聊备一格,可以参考。

5.这个艺术形象血肉丰满、个性鲜明。

6.他的画具有鲜明的艺术形象,生动活泼。

艺术形(yishu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艺术形是什么意思 艺术形读音 怎么读 艺术形,拼音是yì shù xíng,艺术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艺术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