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守礼 守礼的意思
shǒu

守礼

简体守礼
繁体守禮
拼音shǒu lǐ
注音ㄕㄡˇ ㄌ一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ǒu,(1) 保持,卫护。【例句】: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2) 看管。【组词】:看守。守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组词】:守株待兔。留守。(4) 遵照。【组词】:遵守。守法。守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组词】:保守。因循守旧。(6) 呆在一起。【组词】:厮守。(7) 节操。【组词】:操守。(8) 靠近,依傍。【例句】: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组词】:太守。守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守刺(太守,刺史)。守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lǐ,(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组词】:婚礼。丧(sāng)礼。典礼。(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例句】: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组词】: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组词】:礼物。礼金。献礼。(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基本含义

遵守礼仪,守规矩。

守礼的意思

守礼 [shǒu lǐ]

1. 遵守礼教,奉行礼制。

守礼 引证解释

⒈ 遵守礼教,奉行礼制。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而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衝讐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
清 恽敬 《姜太孺人墓志铭》:“本朝之制,命妇不得以节旌门,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礼明让也。”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但是我家产业也尽足使你享福;你就不愿回家,便大归守礼也是不妨的事情,但你怎可轻贱你金玉之质,做出这样有伤风教的举动呢?”


守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尺喙释义:⒈《庄子·徐无鬼》:“丘 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於此乎言之。 市南宜僚 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 甘寝秉羽而 郢 人投兵。丘 愿有喙三尺。”后多用以比喻能言善辩。宋 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臣等虽三尺之喙,日诵五车之书,反不如医卜执技之流,簿书奔走之吏。”宋 杨万里《和王司法雨中惠诗》之一:“絶怜法曹三尺喙,不辨太仓五升米。”⒉用以状嘴之长而尖利。宋 刘克庄《吊锦鸡一首呈叶任道》诗:“酷哉三尺喙,残此一段锦。”
    • 2.
      不体释义:不遵守礼制。
    • 3.
      乖乱释义:⒈变乱;动乱。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诸侯乖乱,楚 必大奔。”汉 贾谊《治安策》:“秦 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隋书·天文志中》:“狼弧张,害及胡,天下乖乱。”⒉反常。《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魏太史 屡奏天文乖乱。”清 戴震《原善》卷中:“当其气无乖乱,莫不衝虚自然也。”⒊谓不守礼法,胡作非为。《清史稿·傅喇塔传》:“諭责 富善 乖乱,夺爵。”
    • 4.
      修谨释义:谓行事或处世谨慎,恪守礼法。
    • 5.
      十阿父释义:五代 后周 郭威(太祖)无子,以后兄 柴守礼 子 荣(世宗)为养子。
    • 6.
      博文约礼释义: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 7.
      博约释义:⒈指文章内容广博,言简意明。《文选·陆机<文赋>》:“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李善 注:“博约,谓事博文约也。”明 沉鲸《双珠记·师徒传习》:“连年请 冯先生 在家教习举业,喜得功深博约,理极精微,从此奋发,取青紫如拾芥。”⒉广求学问,恪守礼法。宋 梅尧臣《依韵和酬韩仲文昆季联句见谢》:“次第极言笑,左右排图书,终日欣博约,贬异正则扶。”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陈去病《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之三:“循循知善诱,博约能折中。”参见“博文约礼”。
    • 8.
      守礼释义:遵守礼教,奉行礼制。《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唐 柳宗元《驳复仇议》:“而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衝讐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清 恽敬《姜太孺人墓志铭》:“本朝之制,命妇不得以节旌门,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礼明让也。”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但是我家产业也尽足使你享福;你就不愿回家,便大归守礼也是不妨的事情,但你怎可轻贱你金玉之质,做出这样有伤风教的举动呢?”
    • 9.
      官常释义:⒈官之常职。《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四曰官常,以听官治。”郑玄 注:“官常,谓各自领其官之常职。”唐 崔嘏《授崔璹给事中制》:“无忝官常,自貽公让。”宋 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之二:“今乃以文字为官常,语言为职业。”⒉指官职。宋 王禹偁《有怀戚二仲言同年》诗:“闻説去官常,悽悽返故乡。”⒊官吏,官员。宋 苏轼《赐奉安神宗御容礼仪使吕大防口宣》:“汝卿祇率官常,往严像设。属此寒凝之候,眷言往返之劳。式示宠绥,特加优锡。”⒋犹官规。清 朱克敬《暝庵杂识》卷二:“因办釐而旷误职守,既恐
    • 10.
      循礼释义:遵守礼法。
    • 11.
      恪礼释义:严格遵守礼仪法规的意思。
    • 12.
      慎终思远释义:终:人死;慎终:居丧能遵守礼法;远:指祖先。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 13.
      执礼释义:守礼;彬彬有礼。
    • 14.
      文俗释义:谓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
    • 15.
      服度释义:遵守礼法。一说,服御物有制度。
    • 16.
      检饬释义:⒈谓检点,自我约束。 宋 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第二札》:“以孱陋之资,将军旅之众,顾惟匪称夙夜,惶惧惟恐,检飭修省,有所未至,不足以服众。”《明史·蜀献王椿传》:“自 椿 以下四世七王,几百五十年,皆检飭守礼法,好学能文。”⒉整治。清 曾国藩《台洲墓表》:“饎爨必躬,在视必恪,宾祭之仪,百方检飭。”
    • 17.
      目不妄视释义:形容遵守礼制。
    • 18.
      礼治释义:中国历史上儒家的政治主张。 要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各级统治者都安于名位,遵守礼制,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 19.
      脩谨释义:谓行事或处世谨慎,恪守礼法。
    • 20.
      荡检逾闲释义:逾、荡:超越;闲、检:指规矩、法度。形容行为放荡,不守礼法。

守礼(shou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守礼是什么意思 守礼读音 怎么读 守礼,拼音是shǒu lǐ,守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守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