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教徒 教徒的意思
jiào

教徒

简体教徒
繁体
拼音jiào tú
注音ㄐㄧㄠˋ ㄊ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o jiāo,(1) 指导,训诲。【组词】: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2) 使,令。【例句】:风能教船走。(3) 指“宗教”。【组词】:教士。教主。教皇。教堂。(4) 姓。(1) 传授。【组词】:教课。你教给我做。

tú,(1) 步行。【组词】:徒步。徒涉。(2) 空。【组词】:徒手。(3) 白白地。【组词】:徒然。徒劳无益。(4) 只;仅仅。【组词】:家徒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组词】: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组词】:信徒。教徒。党徒。(7) 人(多指坏人)。【组词】: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组词】:徒刑。

基本含义

指信仰某种宗教的人,也泛指坚定信仰某种理念或追求某种事业的人。

教徒的意思

教徒 [jiào tú]

1. 宗教的信仰者。

[saint; believer(follower) of a religion;]

教徒 引证解释

⒈ 信仰某一种宗教的人。

巴金 《利娜·第二封信》:“我认识你,你这可爱的教徒!”
丁玲 《韦护》第三章:“而他,他忍不住大哭起来,跪在她膝前像一个忏悔的教徒。”


国语词典

教徒 [jiào tú]

⒈ 信仰某一宗教的人。

如:「天主教徒」。


教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尘不倒释义: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 2.
      一尘不受释义: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 3.
      一尘不涉释义: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 4.
      七曜历释义:以日、月和五星纪日的历法。我国通行顺序为日、月、火、水、木、金、土,周而复始。始于古代 巴比伦(一说始于古代 埃及)。我国四世纪时曾有此法。八世纪时摩尼教徒又由 中亚 康国 传入我国。
    • 5.
      三官手书释义:道教徒祈祷三官神的文书。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雄据 巴、汉 垂三十年”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典略》:“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説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 6.
      三白食释义:佛教徒食乳、酪、饭,三者均白,故称。
    • 7.
      三自释义:⒈指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参见“三自一包”。⒉指解放后我国基督教广大爱国教徒开展的“自治、自养、自传”运动。1954年正式成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 8.
      下火释义:⒈点火。⒉指佛教徒火葬时举行燃火的仪式。
    • 9.
      丧钟释义:西方风俗,教堂在宣告本区教徒死亡或为死者举行宗教仪式时敲钟叫做敲丧钟。因此用敲丧钟来比喻死亡或灭亡。
    • 10.
      中阴释义:佛教语。谓轮回中死后生前的过渡状态。其间虽离形躯,仍有五阴(色、受、想、行、识)。佛教徒认为中阴身如小儿,以七天为一期而生于本处。若在七日末了仍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天,最长的到第七期之终,必然往生于一处。后世俗演变为七七追荐的法事。
    • 11.
      中食释义:⒈进食之中。 《国语·晋语九》:“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中食而自咎也,曰:岂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叹。”三国 魏 钟会《生母张夫人传》:“﹝ 孙氏 ﹞愈更嫉妬,乃置药食中,夫人中食,觉而吐之。”⒉指佛教徒于中午进斋食。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忽见一寺,门宇炳焕,遂求中食。”《释氏要览·中食》引《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时得食,当日中,故言中食。”⒊普通饮食。《宋史·孝义传·郭琮》:“凡母之所欲,必亲奉之。居常不过中食,絶饮酒茹荤者三十年,以
    • 12.
      丹侣释义:古代道教徒多以炼丹为修道成仙之务,故称道士为丹侣。
    • 13.
      主日释义:基督教徒称星期日为主日。
    • 14.
      主麻释义:伊斯兰教徒做集体礼拜,在每周的星期五午后举行,伊斯兰教定星期五为礼拜日,称主麻日。伊斯兰教徒习惯称一周为一个主麻。[阿拉伯jum‘a]
    • 15.
      事魔吃菜释义:明教徒信奉光明之神 摩尼,不荤食。
    • 16.
      五戒释义: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应遵守的五项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 17.
      五斗米道释义:也叫天师道。 道教各派中创立最早的一派(即正一道)。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道教徒尊称创立者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
    • 18.
      五月花号释义:英国第一艘将清教徒移民载运到北美的船。1620年9月从英国出发,11月到达目的地。船上载有移民一百零二人。在航程中,部分移民商订了《五月花号公约》。上岸后,根据这一公约,组织了自己的管理机构。
    • 19.
      五桩天命释义:伊斯兰教徒宗教功修课程的统称,也译“五功”。
    • 20.
      亚门释义:希伯来语āmēn的译音。 或译为“亚孟”、“阿们”。意为“真诚”。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祈祷结束时的常用语,表示“心愿如此”。

教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尘不倒释义: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 2.
      一尘不受释义: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 3.
      一尘不涉释义: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 4.
      七曜历释义:以日、月和五星纪日的历法。我国通行顺序为日、月、火、水、木、金、土,周而复始。始于古代 巴比伦(一说始于古代 埃及)。我国四世纪时曾有此法。八世纪时摩尼教徒又由 中亚 康国 传入我国。
    • 5.
      三官手书释义:道教徒祈祷三官神的文书。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雄据 巴、汉 垂三十年”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典略》:“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説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 6.
      三白食释义:佛教徒食乳、酪、饭,三者均白,故称。
    • 7.
      三自释义:⒈指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参见“三自一包”。⒉指解放后我国基督教广大爱国教徒开展的“自治、自养、自传”运动。1954年正式成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 8.
      下火释义:⒈点火。⒉指佛教徒火葬时举行燃火的仪式。
    • 9.
      丧钟释义:西方风俗,教堂在宣告本区教徒死亡或为死者举行宗教仪式时敲钟叫做敲丧钟。因此用敲丧钟来比喻死亡或灭亡。
    • 10.
      中阴释义:佛教语。谓轮回中死后生前的过渡状态。其间虽离形躯,仍有五阴(色、受、想、行、识)。佛教徒认为中阴身如小儿,以七天为一期而生于本处。若在七日末了仍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天,最长的到第七期之终,必然往生于一处。后世俗演变为七七追荐的法事。
    • 11.
      中食释义:⒈进食之中。 《国语·晋语九》:“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中食而自咎也,曰:岂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叹。”三国 魏 钟会《生母张夫人传》:“﹝ 孙氏 ﹞愈更嫉妬,乃置药食中,夫人中食,觉而吐之。”⒉指佛教徒于中午进斋食。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忽见一寺,门宇炳焕,遂求中食。”《释氏要览·中食》引《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时得食,当日中,故言中食。”⒊普通饮食。《宋史·孝义传·郭琮》:“凡母之所欲,必亲奉之。居常不过中食,絶饮酒茹荤者三十年,以
    • 12.
      丹侣释义:古代道教徒多以炼丹为修道成仙之务,故称道士为丹侣。
    • 13.
      主日释义:基督教徒称星期日为主日。
    • 14.
      主麻释义:伊斯兰教徒做集体礼拜,在每周的星期五午后举行,伊斯兰教定星期五为礼拜日,称主麻日。伊斯兰教徒习惯称一周为一个主麻。[阿拉伯jum‘a]
    • 15.
      事魔吃菜释义:明教徒信奉光明之神 摩尼,不荤食。
    • 16.
      五戒释义: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应遵守的五项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 17.
      五斗米道释义:也叫天师道。 道教各派中创立最早的一派(即正一道)。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道教徒尊称创立者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
    • 18.
      五月花号释义:英国第一艘将清教徒移民载运到北美的船。1620年9月从英国出发,11月到达目的地。船上载有移民一百零二人。在航程中,部分移民商订了《五月花号公约》。上岸后,根据这一公约,组织了自己的管理机构。
    • 19.
      五桩天命释义:伊斯兰教徒宗教功修课程的统称,也译“五功”。
    • 20.
      亚门释义:希伯来语āmēn的译音。 或译为“亚孟”、“阿们”。意为“真诚”。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祈祷结束时的常用语,表示“心愿如此”。

教徒造句

1.他是个半路出家的天主教徒

2.汝与异教徒之间的作战将要不留余地,不予宽厚。

3.教徒们努力修行,期望死后能升到极乐世界去。

4.教徒与天主教徒对人生的想法迥然不同。

5.而只是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才这么耐心地忍住了我的执拗,给我那么长时间思考和忏悔。

6.麦加是伊斯兰教徒的圣地,每年各地前往朝圣的人络绎不绝。

7.我们热爱自然,就像虔诚教徒信奉无上的真主。

8.总统千篇一律是新教徒,而且三分之二是大学毕业生。

教徒(jiao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教徒是什么意思 教徒读音 怎么读 教徒,拼音是jiào tú,教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教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