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书 [chóng shū]
1. 秦八体书之一。王莽变八体为六体。又名鸟虫书。
3. 谓虫蚀过的痕迹像文字。
虫书 引证解释
⒈ 秦 八体书之一。 王莽 变八体为六体。又名鸟虫书。参阅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
引《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书。”
颜师古 注:“虫书,谓为虫鸟之形,所以书幡信也。”
清 叶襄 《禹陵》诗:“窆石虫书古,穹碑鸟篆工。”
⒉ 谓虫蚀过的痕迹像文字。
引唐 杜甫 《湘夫人祠》诗:“虫书玉佩蘚,燕舞翠帷尘。”
仇兆鳌 注:“虫蚀如字书。”
唐 乔知之 《长信宫中树》诗:“餘花鸟弄尽,新叶虫书遍。”
国语词典
虫书 [chóng shū]
⒈ 书体名。秦书八体之一。是在篆书结构的基础上,装饰蜿蜒回绕的笔画,使字体像虫形盘旋弯曲的样子,因而得名。
虫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体释义:秦始皇时定的八种书体。即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刻符、摹印、署书、殳书是由于用途不同而区别的。
- 2.
六体释义:⒈六种字体。(1)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2)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 张怀瓘 有《六体论》。⒉指六书。《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唐 贾公彦 疏:“书有六体,形声实多。”参见“六书”。⒊《尚书》的六种文体。汉 孔安国《尚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书》之体例有六:曰典,曰謨,曰训,曰誥,曰誓,曰命,是称六体。”@
- 3.
彫虫篆刻释义:虫书、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西汉时蒙童所习。 以之喻词章小技。
- 4.
殳虫释义:秦 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泛指古文字。
- 5.
虫书鸟篆释义:鸟虫书。比喻无法认读的字,借指外国文字。《文明小史》第五十回:“勞航芥 上 黄撫臺 那裏去,正在外簽押房裏談天,巡捕傳進一個洋式片子來,上面寫著蟲書鳥篆,説有位洋老爺拜會大人。”
- 6.
虫书鸟迹释义:指古代的鸟虫书。借指变化莫测、难以辨认的书体。明 李东阳《答罗明仲草书歌》:“紫陽 之書冠今古,其大如斗小者巵,蟲書鳥跡不復識。”
- 7.
虫文释义:即虫书。 古文字书体的一种。
- 8.
虫篆释义:⒈犹虫书。 ⒉犹雕虫。喻指末技。⒊借指虫鱼之学。
- 9.
虫虎释义:书体名。 虫书与虎书的合称。
- 10.
虫鱼篆释义:指鸟虫书。《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契丹 以所献传国宝追琢非工,又不与前史相应,疑其非真”胡三省 注引 宋 李心传 曰:“秦 璽者,李斯 之虫鱼篆也,其围四寸。”
- 11.
虫鸟释义:⒈指蛇和鸟。 ⒉泛指昆虫和鸟类。⒊即虫书。⒋泛指文字。
- 12.
蜃市释义:海市。滨海和沙漠地区,因折光而形成的奇异幻景。明 张煌言《海上观灯》诗:“香拥虹桥千里外,芒寒蜃市九霄间。”清 吴伟业《海狮》诗:“海粟蜗庐满,虫书蜃市悬。”清 孔尚任《桃花扇·闹榭》:“蜃市楼縹緲,虹桥洞曲斜。”
- 13.
雕虫小计释义:雕:刻;虫:鸟虫书,古代的字体;技:技能。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14.
鹄头释义:⒈书体名。南朝 梁 庾肩吾《<书品>序》:“蚊脚傍低,鵠头仰立。”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南齐 萧子良 撰古文之书五十二种,鵠头、蚊脚、悬针、垂露、龙爪、仙人、芝英、倒薤、蛇书、虫书、偃波、飞白之属,皆状其体势而为之名;虽义涉浮浅,亦书家之前流也。”清 赵翼《题百体寿字》诗:“垂露偃波取殽列,鵠头虎爪倣走飞。”⒉指辟召贤士的诏书。因用鹄头体书写,故称。宋 杨亿《君可思赋》:“版急鵠头,书详马尾。”宋 王安石《后殿朝次偶题》诗:“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鵠头。”元 吕诚《次韵答偶武孟》:“犹忆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