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节 [qū jié]
1. 失去尊严、节操。
例屈节辱命。——《汉书·李广苏建传》
英[ forfeit one’s honour; ]
2. 降低身分,对人谦卑。
例卑躬屈节。
屈节事人。
英[ stoop to; ]
屈节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失节归附。
引《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 汉 ?”
《后汉书·杜林传》:“林 虽拘於 嚣,而终不屈节。”
《三国演义》第七七回:“关公 夜走 临沮,为 吴 将所获,义不屈节,父子归神。”
《痛史》第七回:“原来 伯颜 留 文天祥 在营中,见他举止不凡,有时与他谈论,他却絶无屈节的意思。”
梁启超 《匈牙利爱国者噶苏士传》:“格拉布加 独立不支,寻亦屈节。”
⒉ 降低身分相从。
引汉 刘向 《九叹·怨思》:“顾屈节以从流兮,心巩巩而不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络秀 语 伯仁 等:‘我所以屈节为汝家作妾,门户计耳!’”
清 李渔 《比目鱼·决计》:“祗为美人甘屈节,藉口贤人赋《简兮》。”
国语词典
屈节 [qū jié]
⒈ 不能保持节操。
引《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明公诚能推赤心,屈节以事契丹。」
屈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十四友释义:指 晋惠帝 时以文才而屈节出入于秘书监 贾谧 之门的 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刘琨、左思、潘岳 等二十四人。
- 2.
卑躬屈膝释义:也说卑躬屈节。形容低声下气,奉承讨好的样子。卑躬:弯腰。屈膝:下跪。
- 3.
卑躬屈节释义:卑躬屈膝(屈节:失去气节)。
- 4.
屈让释义:屈节退让。
- 5.
屈节释义:⒈失去气节:屈节事仇。屈节辱命。⒉降低身份:卑躬屈节。
- 6.
抑曲释义:卑躬屈节。 《元典章·户部二·使臣》:“累年以来,朝廷使臣……每到外路,挟恃威势,颐指风使。外路官司,抑曲将迎,恐咈其意。”
- 7.
折身释义:⒈屈身。谓卑躬屈节。宋 王安石《都官郎中致仕周公墓志铭》:“又观古之士,能无折身以市于贵势,盖亦少也。”⒉转身。《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小夫人道:‘主管少待。’小夫人折身进去。”《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素姐 见势不好,折身夺门就跑。”艾芜《端阳节》三:“就把孩子抱回来放在灶房里,再折身出去的。”
- 8.
挠志释义:屈节;违心屈从。
- 9.
挠节释义:屈节。
- 10.
曲节释义:犹屈节。谓屈己下人,降身相从。
- 11.
焦脣乾舌释义:亦作“焦唇乾舌”。 谓忧心如焚,唇舌亦为之干枯。《孔子家语·屈节》:“孤尝不料力而兴 吴 难,受困 会稽,痛於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与 吴王 接踵而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孤﹞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与 吴王 接踵而死。”脣,一本作“唇”。亦省作“焦脣”。《后汉书·何敞传》:“朝廷焦脣,百姓愁苦。”
- 12.
自尊释义: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尊心。
- 13.
贵亲释义:⒈尊贵礼敬亲族。《礼记·祭义》:“殷 人贵富而尚齿,周 人贵亲而尚齿。”孔颖达 疏:“殷 人疏而富者犹贵之,周 人於己有亲乃贵之,就此之中,亦年高者在前,故云尚齿。”《韩诗外传》卷五:“上不知顺孝,则民不知反本;君不知敬长,则民不知贵亲。”⒉尊贵的亲长。南朝 陈 徐陵《孝义寺碑》:“愿此良因,宜资贵亲,三乘并策,四梵为宾。”⒊谓贵在亲近。明 何景明《赠向先生序》:“夫君子之为人上也,使其吏程而民矩也,贵承也,而弗以屈节承也,贵亲也,而弗以回德亲也。”清 唐甄《潜书·讲学》:“是故教者贵亲,亲则易知;承教
- 14.
赔身下气释义:谦躬屈节,低声下气。
- 15.
重宝释义:⒈犹重器。多指鼎彝宝器。《战国策·东周策》:“西周 者,故天子之国也,多名器重宝。”⒉泛指贵重的财宝。《孔子家语·屈节》:“重宝以悦其心,卑辞以尊其礼。”汉 贾谊《过秦论上》:“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收市重宝,逃入反侧之地。”明 刘基《郁离子·犁冥》:“余实有重宝,今将献之。”⒊中国 古钱币的一种名称。以一当十、或当五十,有铜、铁、铅质的三种。币面多在“重宝”二字前铸有年号。最早的是 唐肃宗 乾元 元年(公元758年)铸的“乾元重宝”。后有 南汉 的“乾亨
- 16.
降屈释义:⒈降身屈节。⒉拜服。
- 17.
陟岵释义:⒈《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因以“陟岵”为思念父亲之典。《后汉书·党锢传·李膺》:“ 荀爽 恐其名高致祸,欲令屈节以全乱世,为书貽曰:‘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岵瞻望,惟日为岁。’” 李贤 注:“ 爽 致敬於 膺 ,故以父为喻也。” 宋 王安石 《送子思兄参惠州军》诗:“送君强成歌,陟岵翻感激。”⒉借指父亲。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某自罹陟岵之忧,庐深山莫与往来。”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鹤楼赴义》:“趋庭教,陟岵思,望断 衡阳 季子 悲。” 清 钱谦益 《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
- 18.
餐薇释义:汉字词语,指宁死不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