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岁考 岁考的意思
suìkǎo

岁考

简体岁考
繁体歲考
拼音suì kǎo
注音ㄙㄨㄟˋ ㄎ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uì,(1) 年。【组词】:岁首。岁暮。岁夕(即“除夕”)。岁除(年终)。岁阑(一年将尽的时候)。(2) 一年的收成,年景。【例句】:岁凶(年成歉收)。歉岁(收成不好的年份)。(3) 年龄。【组词】:年岁。周岁。(4) 星名。【例句】:岁星(即“木星”。)(5) 指时间,光阴。【例句】:岁月(泛指时间)。

kǎo,(1) 试验,测验。【组词】:考试。考查。(2) 检查,查核。【组词】:考察。考勤。稽考。考核。(3) 推求,研究。【组词】:考古。考据。考订。考证。(4) 老,年纪大。【组词】:寿考。(5) 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组词】:先考。如丧考妣。(6) 击,敲。【例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基本含义

指每年年底或年初的考试。

岁考的意思

岁考 [suì kǎo]

1. 古代每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明代提学官和清代学政,每年对所属府、州、县生员、廪生举行的考试。分别优劣,酌定赏罚。凡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皆须应岁考。

岁考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每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

《北史·楼宝传》:“时边事屡兴,人多流散,及 寳 至,稍安集之,残坏旧宅,皆命葺构,人归继路,岁考为天下最。”

⒉ 明 代提学官和 清 代学政,每年对所属府、州、县生员、廪生举行的考试。分别优劣,酌定赏罚。凡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皆须应岁考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目今提学要到 台州 岁考,待官人考了优等,就出吉帖便是。”
《明史·选举志一》:“提学官在任三岁,两试诸生。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一等前列者,视廪膳生有缺,依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一二等皆给赏,三等如常,四等挞责,五等则廪、增递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六等黜革。”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他便收拾行装,去应岁考。”
鲁迅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俗语说:‘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我既非秀才,又要周考,真是为难。”


国语词典

岁考 [suì kǎo]

⒈ 科举学制,凡生员一年一次由提学官和学政主持的考试,以评定优劣、赏罚。

《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提学官在任三岁,两试诸生。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〇》:「目今提学要到台州岁考,待官人考了优等,待官人考了优等,就出吉帖便是。」


岁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岁考释义:⒈古代每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北史·楼宝传》:“时边事屡兴,人多流散,及 寳 至,稍安集之,残坏旧宅,皆命葺构,人归继路,岁考为天下最。”⒉明 代提学官和 清 代学政,每年对所属府、州、县生员、廪生举行的考试。分别优劣,酌定赏罚。凡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皆须应岁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目今提学要到 台州 岁考,待官人考了优等,就出吉帖便是。”《明史·选举志一》:“提学官在任三岁,两试诸生。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一等前列者,视廪膳生有缺,依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一二等皆给赏,三等如常,四等
    • 2.
      岁试释义:岁考。清 陈确《上闵辰生先生书》:“但不欲造学具呈,谓岁试不到,将自除名。”《文明小史》第一回:“齐巧这年春天,正逢岁试,行文下去,各学教官传齐廪生,携带门斗,知会了文武童生,齐嚮府中进发。”参见“岁考”。
    • 3.
      归农释义:⒈回乡务农。⒉明制,凡生员岁考列末等者,除去学籍,黜为民,叫“归农”。
    • 4.
      极等释义:⒈谓以准则衡量。⒉清代秀才岁考中成绩最低劣的等次。
    • 5.
      科岁释义:指科考和岁考。
    • 6.
      领案释义:谓考试成绩第一。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有一人以岁考领案补廪,次年科考,即以劣等斥之。”
岁考是什么意思 岁考读音 怎么读 岁考,拼音是suì kǎo,岁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岁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