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书 [lì shū]
1. 见“历 4 ”
英[almanac;]
历书 引证解释
⒈ 依一定历法编制的记载年月日时节候等的专书。排列月、日、节气等供查考的书。
引唐 刘肃 《大唐新语·记异》:“一行 乃撰《开元大演历》一卷……《历书》二十四卷。”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二诸葛 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天不宜栽种。’”
国语词典
历书 [lì shū]
⒈ 记载年、月、日、时、节气等可供查考的书。
⒉ 《史记》八书之一,专谈律历。
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更相治,闲不容翲忽,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作历书第四。」
历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年历释义:包括很多年或适用于很多年的历书。
- 2.
三元白法释义:术数家计算甲子的方法。清 黄宗羲《七怪》:“形法,理之显者也;方位,理之晦者也。三变而为三元白法。方位,一定不易者也;三元白法,随时改换者也。其法即历书所载一白、二黑、三碧、四緑、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六十年为一元,三元凡一百八十年。上元起一白,中元起四緑,下元起七紫。”
- 3.
佐将释义:太平天囯 前期对军中带兵官或地方行政官的通称。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历书诏》:“朕詔……六部义王、佐将、内外众臣知之!”《太平天囯资料·天王诏旨》:“朕格外体卹民艰,於尔民应征钱漕正款,今该地佐将酌减若干。”原注:“今,疑为‘令’之误。”
- 4.
余历释义:谓历书上馀下的日期。
- 5.
作鄂释义:作噩。《史记·历书》:“昭阳作鄂四年。”司马贞 索隐:“作鄂,酉也。”张守节 正义:“四年,辛酉岁也。”《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酉,岁名曰作鄂。”详“作噩”。
- 6.
修纂释义:编写修纂历书。
- 7.
傍通历释义:指民间使用的普通历书。
- 8.
元历释义:历书。
- 9.
农历释义:⒈阴阳历的一种,是我国的传统历法,通常所说的阴历即指农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24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也叫旧历。⒉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 10.
历头释义:⒈指历书。 ⒉即手历。
- 11.
历尾释义:历书的末尾。指除夕。
- 12.
历本释义:历书。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僖宗 入 蜀,太史歷本不及 江 东,而市有印货者每差互朔晦。”鲁迅《书信集·致徐懋庸》:“偶在报摊上看见今年历本,内有春牛图,且有说明。”
- 13.
历术释义:犹历法。 《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司马贞 索隐:“以十一月朔旦冬至得甲子,甲子是阳气支干之首,故以甲子命历术为篇首,非谓此年岁在甲子也。”《新唐书·西域传上·泥婆罗》:“﹝ 泥婆罗 ﹞重博戏,通推步历术。”
- 14.
历眼释义:历书上标日期的格子。
- 15.
告朔释义:⒈周 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 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郑司农 云:‘……以十二月朔,布告天下诸侯。’”《穀梁传·文公十六年》:“天子告朔于诸侯。”《大戴礼记·用兵》:“夏桀、商紂 羸暴於天下……不告朔於诸侯。”⒉指诸侯于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左传·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朔,非礼也。”杜预 注:“经称‘告月’,传称‘告朔’,明‘告月’必以朔。”⒊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明 阎尔梅《
- 16.
哥升节释义:太平天囯 纪念 耶稣 升天的节日。哥,太父 耶稣;昇,指升天。洪秀全 确定每年正月十三日为“哥昇节”。太平天囯 洪秀全《颁行历书》:“正月十三哥昇节,普天铭感福江河。”
- 17.
商横释义:十干中“庚”的别称。《史记·历书》:“商横涒滩三年。”司马贞 索隐:“商横,庚也。《尔雅》作上章。”按,涒滩为申,即庚申三年。参见“上章”。
- 18.
土精释义:⒈指土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而淫於玄枵”唐 孔颖达 疏:“五星者,五行之精也。历书称木精曰岁星,火精曰荧惑,土精曰镇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⒉人参的异名。宋 刘敬叔《异苑》卷二:“人参一名土精,生 上党 者佳。”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人参》:“其在五参,色黄属土而补脾胃,生阴血,故有黄参血参之名。得地之精灵,故有土精地精之名。”
- 19.
大渊献释义:亥年的别称。古以太岁在天宫运转的方向纪年。太岁指向亥宫之年称大渊献。《尔雅·释天》:“﹝太岁﹞在亥曰大渊献。”后亦用作十二支中“亥”的别称。《史记·历书》:“尚章大渊献二年,闰十三。”司马贞 索隐:“尚章,癸也,《尔雅》作‘昭阳’也。”张守节 正义:“二年,癸亥岁也。”
- 20.
大荒落释义:亦作“大荒骆”。 亦作“大芒落”。亦作“大芒骆”。太岁运行到地支“巳”的方位,这一年称大荒落。《尔雅·释天》:“﹝ 太岁 ﹞在巳曰大荒落。”《史记·天官书》:“大荒骆岁:岁阴在巳,星居戌。”因以为十二地支中“巳”的别称。《史记·历书》:“祝犂大芒落四年。”裴駰 集解:“芒,一作‘荒’。”张守节 正义引 姚察 曰:“言万物皆炽盛而大出,霍然落之,故云荒落也。”《史记·历书》“彊梧大荒落四年”唐 司马贞 索隐:“强梧,丁也。大芒骆,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