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愿书 愿书的意思
yuànshū

愿书

简体愿书
繁体願書
拼音yuàn shū
注音ㄩㄢˋ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uàn,(1) 乐意,想要。【组词】:宁愿。愿意。情愿。自愿。(2) 希望。【组词】:愿望。志愿。但愿。夙愿(亦作“宿愿”)。如愿以偿。事与愿违。(3) 迷信的人对神佛许下的酬谢,泛指许给别人的好处。【组词】:许愿。还愿。(4) 老实谨慎,恭谨。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基本含义

愿望的书信,指向上天祈求心愿的信件。

愿书的意思

愿书 [yuàn shū]

1. 写明志愿的文书。

愿书 引证解释

⒈ 写明志愿的文书。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八章:“其男女婚姻,皆告媒氏,自具愿书,领取凭照。”


愿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媒氏释义:⒈官名。掌管婚姻之事。《周礼·地官·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清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八章:“国家当设媒氏之官,选秀才年老者充之,兼司教事。其男女婚姻,皆告媒氏,自具愿书,领取凭照。”⒉说合婚姻的人。三国 魏 曹植《美女篇》:“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唐 王贞白《妾薄命》诗:“妾专修妇德,媒氏却相轻。”元 柯丹邱《荆钗记·受钗》:“你做媒氏,疾忙与我送还他的财礼。”
    • 2.
      懔栗释义:⒈亦作“懔慄”。寒战貌。唐 杜甫《北征》诗:“那无囊中帛,救汝寒懔慄。”一本作“凛慄”。⒉恐惧貌。清 黄景仁《雨中入山访曹以南》诗之一:“懍慄穷畏途,相将搴幽幔。”《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国外代表请愿书》:“大臣咨嗟於上,人民叹息於下,一年现象,即已如此,推之九年,能无懍栗?”冯至《伍子胥》:“人们走着黄昏时崎岖的窄路,箫声婉婉转转地随着游离的鬼火去寻索死者的灵魂,人人的心里都感到几分懔慄。”⒊肃敬貌。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威德入人心》:“今人道及 关壮繆、岳忠武 之名,则自然懍慄,威之在人心
    • 3.
      柴桑翁释义:⒈指 晋 陶潜。因其晚年隐居 柴桑,故称。宋 朱熹《正月五日欲用斜川故事结客载酒过伯休新居分韵得中字》:“愿书今日怀,远寄 柴桑翁。”⒉指 晋 刘遗民。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六:“近见士子多使 柴桑翁 为 陶渊明,不知 刘遗民 曾作 柴桑 令也。”参见“柴桑令”。
    • 4.
      血书释义:为了表示有极大的仇恨、冤屈或决心,用自己的血写成的遗书、诉状、志愿书等。
    • 5.
      语吃气阻释义:谓说话结结巴巴,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 形容情绪紧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各省起义·四川光复》:“传善 平日甚利口,今慑於民气,语吃气阻,愿书同盟誓约,与 荣嘉 皆剪髮缴印降。”

愿书(yuan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愿书是什么意思 愿书读音 怎么读 愿书,拼音是yuàn shū,愿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愿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