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 [yǒng bié]
1. 永远分离;人死。
英[part forever; part never to meet again; be parted by death;]
永别 引证解释
⒈ 永远分别。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到了天明,哭对 孟沂 道:‘从此永别矣!’”
向培良 《六封书·第五书》:“转弯的时候,就是那从先的大枫树底下,我回头一望,对於这故乡的永别,我心里似乎一动。”
邹韬奋 《经历》二:“我把这些题目勉强做好之后,便赶紧把课本搁在一边,希望和它永别,留出时间来看我自己要看的书。”
⒉ 指死别。
引明 吴承恩 《祭卮山先生文》:“尔时不以为恨,意以为他日可酬,岂知遂为永别耶?”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同你永别,才使我们,悲痛难忍。”
国语词典
永别 [yǒng bié]
⒈ 永远离别。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须臾出来道:『从此永别』竟自去了。」
近诀别 永诀
永别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永诀释义:永别:岂料京城一别,竟成永诀。
- 2.
诀别释义: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永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决去释义:辞别离去。决,通“诀”。多指永别。《汉书·苏武传》:“﹝ 李陵 ﹞因泣下霑衿,与 武 决去。”颜师古 注:“决,别也。”南唐 尉迟偓《中朝故事》:“自言年数已尽,合当决去,涕泗而别。”清 吴骞《扶风传信录》:“仲仙 曰:‘我甚怜之,未忍决去。’”
- 2.
分张释义:⒈分散;散布。三国 魏 锺繇《檄蜀文》:“而 巴 蜀 一州之众,分张守备,难以御天下之师。”唐 温庭筠《李羽处士寄新醖走笔戏酬》诗:“檐前柳色分张緑,窗外梅花借助香。”清 汪懋麟《抵舍自嘲》诗:“数卷残书须次第,几竿乱竹任分张。”⒉分离;离散。《宋书·王微传》:“昔仕京师,分张六旬耳。”唐 李白《白头吟》:“寧同万死碎綺翼,不忍云间两分张。”《剪灯馀话·鸾鸾传》:“百年伉儷,一旦分张,覆水再收,拳拳盼望。”陈毅《夕鹤词》:“似此负恩义,轻人只拜金。无奈两分张,高飞永别君。”⒊指解散,遣散。《南齐书·萧景
- 3.
千古释义:⒈长久的年代:流芳千古。⒉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意为留名永久。
- 4.
奄弃释义:忽然舍弃。 犹永别,谓死亡。唐 韩愈《宪宗崩慰诸道疏》:“上天降祸,大行皇帝,奄弃万国。”《元史·文宗纪二》:“朕以先皇帝奄弃方新,摧怛何忍。”明 文徵明《先叔父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文公行状》:“盛年奄弃明时,有可惜者。”
- 5.
如晤释义:⒈如同见面(书面用语)⒉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清.林觉民《与妻书》
- 6.
断头话释义:表示永别的话。
- 7.
死别释义:永别。
- 8.
永绝释义:永别;永远断绝。
- 9.
永诀释义:永别:岂料京城一别,竟成永诀。
- 10.
永辞释义:⒈永别,永远诀别。 ⒉辞世,死亡。
- 11.
永隔释义:犹永别。 永久分离。
- 12.
淹诀释义:永别,死去。
- 13.
生离死绝释义:分离好像和死者永别一样。指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 14.
长乖释义:永别。 多指死亡。
- 15.
长决释义:亦作“长诀”。 永别。
- 16.
长别释义:⒈长久离别:倾诉长别的心情。 ⒉永别。
- 17.
长违释义:永别。 死的婉辞。
- 18.
长辞释义:和人世永别,指去世:长辞人间。 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