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意思
yǒngdiǎn

永乐大典

简体永乐大典
繁体永樂大典
拼音yǒng lè dà diǎn
注音ㄩㄥˇ ㄌㄜˋ ㄉㄚˋ ㄉㄧㄢˇ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ǒng,(1) 水流长。【例句】:“江之永矣”。(2) 久远。【组词】:永远。永生。隽永。永昼(长昼)。永年(a.整年;b.长寿)。永诀。永志不忘。永垂不朽。(3) 古同“咏”,以诗词等来叙述。

lè yuè yào lào,(1) 地名用字。【例句】: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diǎn,(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组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2) 标准,法则。【组词】:典章。典制。典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3) 指典礼。【组词】:盛典。大典。(4) 主持,主管。【例句】: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组词】:典卖。典押。典契。(6) 姓。

基本含义

指内容广泛、详尽无遗的书籍或资料。

永乐大典的意思

永乐大典 [yǒng lè dà diǎn]

1. 7亿字。采录宋元以前古籍七、八千种,按韵目分列单字,依单字辑入各项内容。元以前佚文秘籍多赖以保存。永乐大典正本毁于明亡之时,副本毁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现遗存约800卷。

[Yongle Canon;]


国语词典

永乐大典 [yǒng lè dà diǎn]

⒈ 书名。明朝成祖敕编,聚经史子集等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按韵编排成书,王圻《续文献通考》谓一万一千一百册,缪荃荪谓一万二千册,为四库全书编修前我国典籍之最大结集,惟迭经兵火,屡有散失,民国初年由翰林院移存教育部图书馆者,仅存六十册。


永乐大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副本释义:⒈著作原稿以外的誊录本:《永乐大典》副本。⒉藏书中一种书有数本,一本为正本,其余的为副本。⒊文件正本以外的其他本:照会的副本。
    • 2.
      大典释义:⒈国家举行的隆重 盛大的典礼:开国大典。⒉规模大的典籍、著作:《永乐大典》。
    • 3.
      寄附铺释义:唐 宋 时一种代人出售物品并放高利贷的商行。类似后世之当铺与寄卖商店。唐 蒋防《霍小玉传》:“﹝ 霍小玉 ﹞资用屡空,往往私令侍婢卖篋中服玩之物,多託於西市寄附铺 侯景先 家货卖。”《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六引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寄附铺》:“今世所在市井,有寄附铺,唐 世已然矣。”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唐 时商业多至二百余行,每行总有较大的商店。据现有材料看,最大的商业当是放高利贷的柜坊。柜坊又有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名称,类似后世的当铺。”
    • 4.
      散片释义:指古书之残存部分。 《四库全书总目·圣谕》:“乾隆 四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奉上諭,据四库全书馆总裁将所辑《永乐大典》散片各书进呈,朕详加披閲。”
    • 5.
      武英殿聚珍版书释义:也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聚珍版全书》。丛书名。武英殿是清宫内殿名,设有修书处。1773年乾隆帝命从《永乐大典》中汇辑罕见著作,计一百三十八种,用木活字排版,定名“聚珍版”。
    • 6.
      类书释义:中国古代一种资料性的参考书,多系大型的。是从多种古籍中辑录成语典故、诗、赋、文章,甚至整部著作,按类或按字韵等编排,以备寻检。如《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佩文韵府》等。
    • 7.
      逸失释义:散失;失落。明 李东阳《<黎文僖公集>序》:“及往反故邑,回翔旧都,道途篋笥间逸失过多。”《<宛署杂记>出版说明》:“《永乐大典》中曾载有 元 代的《析津志》,已经逸失了。”《新华文摘》1985年第2期:“日本 政局时而动荡,内阁藏书也有部分逸失。”
    • 8.
      驰传释义:⒈驾驭驿站车马疾行。 《史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 后悔出 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资治通鉴·汉高帝十二年》:“平 行,闻帝崩,畏 吕嬃 谗之於太后,乃驰传先去。”《明史·文苑传一·赵撝谦》:“门人 柴钦,字 广敬,以庶吉士与修《永乐大典》,进言其师所撰《声音文字通》当采録,遂奉命驰传,即其家取之。”⒉古代驿站的一种马车。驾四匹中等马。《汉书·高帝纪下》“横 惧,乘传诣 雒阳”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律:四马高足为置传,四马中足为驰传,四马下足为乘传。”
永乐大典是什么意思 永乐大典读音 怎么读 永乐大典,拼音是yǒng lè dà diǎn,永乐大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永乐大典造句子